奶牛场兽医卫生保健与管理方法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07-14
/ 2

奶牛场兽医卫生保健与管理方法分析

乌青格乐图

内蒙古自治区巴彦淖尔市乌拉特中旗海流图人民政府综合保障和技术推广中心 015300  内蒙古

摘要:随着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的持续提升,现阶段的养殖行业逐渐受到社会的重点关注,加之食品安全管理在社会发展中的重要性凸显,奶牛场兽医卫生保健与管理更是成为管理中的核心部分。但是在实际的管理养殖中,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导致卫生保健以及管理中出现较多的问题,继而对后期相关的工作的开展也会产生不利的影响。本文就立足于此,针对这一主题进行分析论述,以供参考。

关键词:奶牛场;兽医;卫生保健;管理方法

引言部分

伴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进步,人们对食品安全的标准以及要求持续提升,食品安全保障问题是目前社会发展中重点关注的部分。并且我国的养殖水平相较于以往有了很大的提升,在2008年起,我国的奶牛存栏数量已经达到了较高的水平和高度,奶制品的供销量也得以提升。但在养殖规模的不断扩大中,由于卫生保健以及管理中出现问题,导致相应的产品中出现安全质量问题,对社会发展以及人们的身体健康都会产生不利的影响。为此,注重和加强其保健管理深化是目前奶牛养殖场重点关注的内容。本文就通过三个方面进行分析论述。具体如下:

一、卫生消毒方面

综合实际的养殖能够发现,卫生消毒工作对养殖质量以及效益的提升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同时此部分也是产生问题较多的环节,为保障奶牛场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在实际的养殖管理中应当注重卫生消毒工作的强化。

其一,养殖区域消毒。消毒工作的开展对奶牛的成长和产奶量有着直接的作用,尤其是挤奶器具以及奶牛生活区域的消毒质量影响重大。针对这一要求,在实际的养殖过程中,相关的养殖人员应当定期对牛舍进行消毒,常用的消毒药物主要有石灰乳、火碱水、漂白粉混悬液、臭氧水、过氧乙酸等。在实际的消毒工作中,使用这些消毒物时应当严格依据比例进行。

其二,粪便消毒。此部分的消毒主要是因为粪污物质在长期的堆积发酵中会存在病原菌和寄生虫,若是温度达不到一定阶段,其中存在的病菌以及寄生虫得不到消灭,长时间下会对周边环境以及奶牛场产生污染,影响产奶质量。针对这一问题,消毒中可以在粪污物质中加入相应剂量的氨水或者尿素、碳酸钙等,加入后再进行搅拌,放置一段时间后能够杀灭粪污物质中的病虫以及幼虫等。

其三,污水消毒。在此部分的消毒中可以将污水进行集中排放,排放至相应的区域后进行过封闭式发酵或者化学处理,也能够消除其中的有毒物质。

其四,车辆用具消毒。

在奶牛场的发展中,车辆用具的消毒工作不完善,会导致运输过程中造成传染病风险加剧,对养殖产生不利的影响。针对此,注重和加强此部分消毒是很有必要的。在此过程中需要养殖人员通过漂白粉和火碱液体进行消毒[1]

二、保健预防方面

(一)预防层面

除却上述的消毒工作处理外,养殖人员还要注重预防保健工作的开展。其中预防工作主要是针对养殖场区域的定期检查和消毒,并且在此过程中注重驱虫、隔离、检疫以及免疫等多项工作开展优化,继而保障养殖质量。同时在日常的养殖中,一方面要注重禁止或者尽量避免外来人员进入养殖区域,另一方面则是加强养殖人员自身的消毒效果,发现疫病及时处理,避免影响扩大。

(二)保健层面

保健工作的开展进行主要通过两个方面进行。

其一,乳房保健。在此过程中,养殖人员要正确认识到奶牛的乳房健康度不但会影响牛奶的质量,而且对奶牛自身也有着较大的影响。因此在保健中首先要注重挤奶前工作的开展,相关的工作人员应当依据科学的时间、方式以及顺序进行准备工作,并且挤奶前保障双手的干净度,尽量采用一定比例的过氧乙酸溶液进行清洗。其次,在挤奶前还要对奶牛的乳房进行清理,可以使用科学比例的有机氯溶液或者高锰酸钾溶液,清洗中要保障水质、毛巾的干净,并且挤奶前进行适当的按摩。最后,完成挤奶后要对其中使用过的工具进行彻底的消毒,先用清水进行涮洗,然后再进行消毒液以及清水的处理。并且每个月都要进行奶牛乳房健康度的检测[2]

其二,牛蹄保健。综合实际的养殖能够发现,由于养殖过程中出现不合理现象导致奶牛牛蹄出现变形,不但会造成奶牛的产奶量降低,而且还会因疾病影响而产生牛不能站立的现象。为规避这一现象的产生,在养殖过程中养殖人员应当注重牛蹄保健深入,对养殖管理进行优化,加强消毒工作力度,并且在养殖过程中还要注重牛蹄的清洁和保养,避免产生相应的问题,且还要注重饲料管理的优化,如可以针对高产奶牛提供全价日粮,能够提升奶牛的免疫力。

三、养殖管理方面

养殖管理工作的开展主要针对养殖场的日常管理进行。例如在实际的养殖中,奶牛的品种、饲养条件以及健康状况都会对奶牛的产奶量造成一定的影响,其中利用草料进行饲养的奶牛其产奶量低,但是奶质较好,想要提升产奶量可以在养殖过程中适当加入玉米、豆粕等精饲料,但是这一饲养方法虽然会提升产奶量,但是奶质量不足,并且对奶牛自身也会产生不利的影响。因此在实际的饲养过程中,养殖人员应当注重饲料管理的强化,结合科学的养殖标准进行饲料调整。同时在管理过程中还要注重疫病的防控和监测,将养殖过程中产生的风险因素控制到最低,在养殖中还要注重疫苗接种工作的强化,尤其是针对口蹄疫等疾病。除此以外,养殖中还要结合奶牛的年龄以及健康程度等进行饲养的调整,保障奶牛的营养均衡,例如在饲养过程中可以适当添加维生素,如维A、维D等,既能够由此提升奶牛的免疫力,还能够保障奶牛的产奶量,对整个养殖质量的提升能够起到非常积极的作用

[3]

结束语:综上所述,在奶牛养殖场的发展进程中,需要相关的管理人员注重和加强卫生保健和管理工作,对其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深度的分析,由此提升整个养殖质量。只有在不断地加强和促进下,才能够在保障奶牛生长质量的基础上提升牛奶的质量,能够满足日益提升的食品安全标准。同时不断加强和完善奶牛场的卫生保健和管理工作,能够显著提升养殖场的市场竞争力,对促进奶牛养殖业更好的发展进步也能够起到积极的助推作用。

参考文献:

[1]王振, 李勇. 奶牛场兽医卫生保健与管理工作的深入开展探讨[J]. 畜牧业环境, 2022(1):1.

[2]孙丽杰. 奶牛场兽医卫生防疫技术[J]. 吉林畜牧兽医, 2021, 42(1):2.

[3]张明平, 秦燕, 刘明然. 畜牧兽医管理工作存在问题及提升策略[J]. 畜牧兽医科学:电子版, 2021(1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