供热暖通节能技术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07-14
/ 2

供热暖通节能技术研究

马新玉

370982198808147077

摘要:现代人对生活质量提出了高要求,暖通节能技术在施工建设中也有极大的作用。供热暖通节能技术,其目的在于节省资源,坚持绿色生态的相关原则,转变传统的施工工序,减小暖通的能耗。本文通过分析和概括我国供热采暖系统的能耗原因,从围护结构、室内采暖、热源以及管网等方面提出了节能措施,旨在使节能技术迈向良性循环,推动建筑节能的发展。

关键词:供热暖通;节能技术

1 1 造成供热采暖系统能量损耗的原因

1.1 建筑围护结构能耗

长时间以来,因过度地看重造价,再加上未针对建筑热工与节能制定出一套统一的标准规范,影响了围护结构的保暖效果。相比西方各国,我国建筑外墙要多出4倍~5倍;屋顶多2.5倍~5.5倍;外窗多1.5倍~2.2倍;门窗气密性多3倍~8倍,空气渗透多3倍~6倍。

1.2 供热运行设备能耗

在一些采暖地区,城镇、农村都在使用火炉,热效率仅仅为20%;部分中小城市, 城镇区域会优先考虑分散锅炉,其占比非常高,燃料以煤为主。煤不完全燃烧,空气中排放出很多的烟尘,到处都飞扬着细小煤粒。另外,很多地区均选择间歇供暖,锅炉长期处于低负荷、低效的状态。实际的供热面积,还不到锅炉的40%,这就浪费了不少的能源。

1.3 供热管网系统能耗

不少落后的区域,施工人员的素质低、业主纵容不管,加上地方质监部门的不作为等,室外管网系统中随处可见很多保温性能差的管道。

1.4 现行收费体制能耗

在一些中小城市,城镇均是按面积进行收费,耗能大小和用户利益并无关联。室温过高可以随时进行开窗放热,过低则会投拆或是扩大电耗。因此,设计人员被迫地会增加锅炉、散热器自身的容量,从而陷入高能耗的境地。

1.5 室内采暖系统能耗

在国内,供热采暖系统在实际供暖时都会考虑按上供下回单管顺流,部分则改为单管顺流带跨越管,无需用热计量。正因为此,室温在多数情况下是没有办法自动调节的,甚至会牵扯到别的社会问题。这种情况下,单位面积形成的供热显著地高于发达国家,2~3倍。为了让居民有更好的生活条件,科学地利用能源资源,遏制气体排放,有必要设计和推广供热系统节能。不过,能耗成因相对繁琐,环节也很多,其中某个环节缺位,则会浪费很多的能源。

2 供热暖通节能关键技术

2.1 区域集中供热节能技术

区域集中供热技能技术,需以锅炉房节能技术为支撑,使其可以持续的运行,它的热效率不低于75%,能够对锅炉设备进行综合利用。另外,区域集中供热技术还可以减少燃料、运输费以及人力投入,防止燃料带来过多的环境污染,减少供热暖通背后的投资。为了节约供暖投资,缩小项目的占地面积,这类工程同样应当选择集中供热技术,挖掘锅炉房潜在的能力,对锅炉容量进行科学配置。

2.2低温热水地板辐射技术

地面辐射采暖多是选择低温热水来辅助完成供热。而热水,实质上是该采暖方式的核心热源,热水温度应小于60度。地面辐射采暖,需要埋设先进的采暖设施,以热水为载体对地板进行加热,使其在地暖管中自由地流动,借助热流辐射进行成功地供热采暖。地面辐射采暖,表现出很强的节能、舒适性,在各地供热暖通工程中均有较多的应用。除上述外,地面辐射采暖在某些情况下也会影响室内观感,它无需占用室内空间,有很高的实用性。

3 加强暖通供热节能技术的措施

3.1 建立并完善与供热系统相适应的控制系统

供热系统,是集热源、用户和管网为一体的综合系统。为确保热生产、分配以及使用的安定有序,提高供热系统总体的利用效率,我们应当建立与供热系统匹配的控制系统。该控制系统,能够为供热管理者传送供热系统在各个时点的运行状况,使工作人员从中选出最理想的运行方式,促进供热系统内部的水力平衡,确保供热,节省宝贵的能源。投资方面,控制系统通常不超过系统初投资的5%。不过,它的经济和环保效果十分突出。

3.2 适度扩大供热规模

锅炉容量、效率二者呈直接的正相关。应适当缩减小型锅炉房,扩大供热系统的整体规模。容量越大,代表锅炉的效率相对也就越高,它的供热效果越好,产生的环保效益也就越大。这种情况下,不易浪费资源,对绿色节能均有好处。除上述外,采暖锅炉炉型也要结合实情进行选择,考虑长期供应使用的煤种,切勿随意。换言之,要按煤种来选择适当的炉型。

3.3 加强锅炉房的运行管理

推广和应用供热暖通节能技术时,需要对供热运行进行规范地管理。所以,供热企业也应当重视起司炉人员整体的技术水平,让他们在岗前就考取相关的资质证书。另外,供热企业同样也要建立一套供热运行体系,让锅炉房供热系统可以在一种安全的状态下运行。而供热暖通工程同样也要妥善地处理对锅炉房水,并对供热水分别做好软化、脱盐处理,使供热水满足我国的水质要求。

3.4 安装热工仪表,掌握系统的实际运行情况

对供热系统而言,热工仪表是了解它的运行工况、分析系统相关问题、选择正确方法以促进节能的可靠方法。如今,热工仪表安装不恰当的情况十分常见。正因为此,需按要求补齐必要的热工仪表,维持仪表的准确性。

3.5 用户末端节能

按行业规定,室内采暖系统有两种不同的供暖方式,一是分户热计量,二是温度控制。不仅能够结合热负荷的大小来对供热量进行调节,同时还可以调节温度,促进节能。1) 引进低温热水地板辐射供暖系统, 它的供热源头在于低温热水,50℃~60℃,热媒传送不会产生很大的热损失,热效 率非常高。在舒适的环境里,室内温度相比对流供暖设计仍旧要低出2℃~3℃,总耗热量大概会降低20%~30%,省去一大笔能源。利用余热水或是热网回水,可以节约供热能耗。在系统中,还能够进行恒温控制,提高节能效果。2)利用地方就近的自然资源,如分户燃气采暖系统,电热采暖系统,有助于保护自然资源。3) 对原建筑进行节能技术方面的改造,如外墙保温、门窗密封或是安装散热器热量分配表,以达到节能目的。

4 供热暖通设计中的节能效益

由于建筑业的进步与创新,暖通系统也在逐步的变化中,节能降耗成为未来的主流方向,这就为建筑工程带来可观的效益,反映在如下几点:一是暖通节能设计帮助建筑工程优化了以往的供暖和通风方式,利用太阳能、地热能等绿色的清洁能源,在不影响暖通效果的前提下,利用建筑附近的环境、资源,以适应环保的需求。除上述外,技术人员应当利用外界的自然因素,简化暖通设计, 为室内建筑寻找更大的空间,提供可观的环境效益。 二是建筑暖通节能带来了较为显著的经济效益。特别是节能技术的推广,省去很多电能和电费,暖通节能设计有助于节约系统设计以及运行成本,提高工程项目的利润。在一些小区,该智能供暖节能调控系统早已看到了初步的应用效果,符合国家各项性能指标。如在不影响采暖温度的基础上,节约20%甚至更多的燃料;锅炉效率低提升幅度早就超过了90%;采暖系统在垂直、水平失调温差≤1.5°C;补水量相比从前也少用了1/4;按用户的意愿和要求,建议对室内采暖温度进行调控。这就说明:该系统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结束语

如今,我国仍在节能技术推广的关键期。节能效果的好坏,取决于经济技术指标的好坏。一套科学的供热设计方案是节能的条件和基础,节能工作的重点在于当地政府的关注、质监部门的全面监管、施工团队的素养建设和社会风气的转变,同时百姓也要养成较高的节能意识和习惯,运用各项技术性节能措施,使供热节能工作进入良性循环。

参考文献:

[1]李向东,于晓明.分户热计量采暖系统设计与安装[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2004 .

[2]李海峰,王光辉.建筑节能的意义与节能途径[J].山西建筑,2018,34(8) :257-258 .

[3]JGJ 142-2004,J365-2004.地面辐射供暖技术规程[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