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形势下高校学生管理存在的不稳定因素及对策建议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07-14
/ 2

疫情形势下高校学生管理存在的不稳定因素及对策建议

马子堂

衡水学院 河北 衡水 053000

摘  要:疫情的发生给高校学生管理工作带来了巨大的困难和挑战。存在的不稳定因素表现为疫情对学生的生活、经济、心理、就业等方面的影响。对策建议为: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完善心理健康教育,多种方式助力学生就业。

关键词:疫情;高校;学生管理

疫情防控对学生管理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本文从多角度研究分析疫情形势下高校学生管理存在的不稳定因素并提出对策建议,希望能够为高校学生管理工作提供借鉴。

一、高校学生管理存在的不稳定因素

)学生进出校园受到限制。在疫情防控的情况下,虽然采取封闭管理的方式,但学生经常会有因病、因伤、因事等各种各样的原因需要进出校园。学生刚性的进出校园需求严格落实校园管控措施之间的有效衔接,是高校普遍存在的问题

)外卖餐饮生活方式被禁止。当代大学生普遍存在点外卖的现象,然而面对新冠疫情的严峻形势,高校要进行封控管理,最大限制地减少学生与外卖的接触,这会对学生的生活造成一些影响。如何引导学生正视此类问题是学生管理工作的一道难题。

)部分学生陷入经济困境现阶段我国相当比例的大学生来自农村和中小城市学生家庭的主要经济来源是父母在城市打工或者从事个体经营收入。新冠疫情使得一部分小微企业、服务行业倒闭,部分行业停工停产或转型使得许多农民工、中小个体经营者失业而导致家庭经济困难,这种父母失业带来的经济困扰使部分高校大学生陷入经济困境。

(四)疫情对学生心理的影响。1.封闭式校园管理限制了大学生的活动范围。一些社交、娱乐等本可以起到减轻心理压力的活动停止引发学生心理焦虑和情感失落2.就业类考试延期或取消造成心理压力。就业类考试如:教师资格证考试、公务员考试、事业单位招录考试延期或取消,使应届毕业生情绪困扰、心理压力较大,如不能及时得到有效地缓解和调适,则有可能发展为心理疾病

(五)毕业生求职受影响。中国社科院“中国大学生追踪调查(PSCUS)”项目组在 2020 年 3 月的调查结果显示,疫情增大了毕业生的就业压力,给毕业生就业带来的负面影响主要体现在招聘面试受阻、工作落实率降低、对未来经济预期不乐观等方面[1]。高校就业工作开展除了存在毕业生外出求职、用人单位进校招聘受限,还存在招聘企业和招聘岗位的减少、网络海量招聘信息难以实现精准招聘、线上面试环节存有不足等问题。

二、对策及建议

)严格落实校园外出请假审批制度。辅导员要掌握学生出行的具体目的地、出行时间、交通方式等信息,同时为避免学生出现顺路购物等此类情况,可采取辅导员或班干部陪同等形式进行监督。为确保出行时减少学生与重点防控人群接触,可采取学校公务用车接送,避免其乘坐公共交通工具。

)加强思想教育引导与加强人防相结合。1.让学生正确看待疫情防控期间加强校园管理以防止疫情反弹危险的重要性,明白外卖存在卫生、疫情防控等多方面的隐患,增强学生学校主人翁精神和社会责任感。让学生从被动执行者变为主动参与者2.加强人防力度,充分运用学生干部、志愿者这类学生队伍,对学校可能与外界接触的地方采取值班巡逻的措施,彻底掐灭个别学生存在的侥幸心理,同时也发挥学生干部、志愿者的模范带头作用。

(三)加强对学生思想政治教育。1.正面宣传国家、省市和学校的防疫措施,正确引导大学生对时事实施的关注点;发挥学生干部和学生组织的作用,积极组织学生参与学校防疫、教育、卫生等工作,让学生了解、认识、理解、支持学校的防疫措施;通过多种途径广泛接收学生意见和建议,改善学生管理措施。2.强化辅导员对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视。积极主动地占领网络思想政治教育重要阵地,运用新媒体对学生开展思想引领、学习指导、生活辅导、心理咨询等。引导学生适应“网上学习”新常态,做好学习自律,养成良好的新“网上学习”好习惯。3.发挥共青团职能,丰富校园文化活动。2018 6 月,团的十八大报告将团的职责定位表述为“引领凝聚青年、组织动员青年、联系服务青年”三个方面[2]团组织是共青团组织体系中的基础性力量,起着承上启下的重要作用,校、系、班三级共青团组织多措并举,持续开展多种形式的思想政治教育,使校园文化活动更加丰富。通过线上和线下、集中和分散相结合的方式开展青马班培训、主题实践教育、团日团课、入团仪式、志愿服务、青春歌会、青春故事会、校园广场舞、趣味运动会等活动。

(四)多渠道完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1.开好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积极引导学生正确面对现实压力和情绪变化,培养学生积极心理品质。通过各类网络渠道发布疫情防护知识、心理科普类文章等,帮助学生正确看待和接纳自己在疫情中的心理状态,增强心理调适能力。2.提供多样化的心理健康支持。充分发挥专兼职心理指导教师的作用,运用心理热线、电子邮箱、QQ群和微信群等平台开展心理咨询辅导,增强学生的心理抗疫能力。3.预防学生心理危机。充分发挥辅导员、包联教师、班级心理委员的力量,定期摸排学生思想动态、心理状况等信息,确定重点人群并及时组织召开学生心理异常情况研判会,将心理疏导与解决实际问题结合起来,减少和预防疫情引发的各种情绪困扰、身心压力与行为等问题。对发现反应异常的学生,及时向院系主管领导报告预警,由院系和心理中心协同进行心理帮扶和干预。

(五)多种方式助力毕业生就业。对于疫情低风险区,建议适度组织用人单位与高校进行线下“面对面”的招聘会,弥补疫情防控期间线上招聘会的不足,为毕业生就业提质增效高校应着力构建就业指导与服务“五化”体系,包括就业工作全员化、就业帮扶精准化、就业指导多样化、就业关怀全程化、就业创业指导及职业规划教师职业化毕业班辅导员应充分利用线上线下多种形式加强就业指导方面的教育,引导毕业生积极就业。

综上所述认清疫情形势下高校存在的不稳定因素并做好预防和处置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高校学生、社会的共同努力,尤其需要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者转变工作思路,积极应对挑战,引导帮服学生,让广大学生增强应变能力和综合能力成为有用之才

参考文献:

[1]李春玲.疫情冲击下的大学生就业:就业压力、心理压力与就业选择变化[J].教育研究,2020,41(7):4-16

[2]王冬梅.国家治理现代化背景下共青团的职能定位及实现路径[J].中国青年研究,202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