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铁隧道火灾消防现状对策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07-14
/ 2

地铁隧道火灾消防现状对策研究

窦亚魁

神铁二号线(天津)轨道交通运营有限公司 天津 300000

摘要:本文从两个方面进行说明,首先对地铁隧道火灾消防现状进行说明,其次对加强地铁隧道消防建设措施进行说明。

关键词:地铁隧道;火灾消防;现状及对策

引言:

随着城镇化的飞速发展,城市内开发地铁网线越来越发达,相应的,地铁隧道内的火灾消防也备受人们重视,一旦在地铁隧道内发生火灾问题,极容易引发群死群伤事件,造成非常恶劣的社会影响,而地铁隧道内空间密闭、人员众多,就会导致火灾发生时烟雾迅速集聚难排除、救援难、疏散难、扑救难等一系列难点。因此必须做好地铁隧道内消防建设才行,将火灾危险扼杀在摇篮之中。

一、现状

(一)火灾特点

1.烟气迅速集聚难排除:一旦在地铁隧道中发生火灾,在地铁隧道这个密闭空间内,烟气会迅速集聚难以排除,氧气含量迅速降低,会对火灾救援工作造成非常大的影响。其有两个主要方面的影响,一是烟气本身会对人们的呼吸系统造成危害,烟气集聚导致让空气内产生高热量,烟气携带着一些未燃烧充分的有毒有害气体更是会影响人们的健康。二是烟气会给人们带来极大的心理压力,加剧现场混乱情况。

2.疏散困难:正是因为火灾、烟气等影响,会造成现场混乱,导致现场疏散比较困难,人挤人的现象因此发生,不仅会导致疏散的效率大大下降,甚至会产生踩踏等恶性事件。再加上火情或烟气会对人们造成极大的心理负担,烟气也可能会遮盖疏散标志,愈发对火灾现场疏散造成负面影响。

3.救援难度大:地铁隧道中空间狭隘,所采用的电缆设备、电子元件较多,大面积燃烧也会造成空间松动、顶部坍塌等问题,这都给消防救援工作造成极大的影响,可能会出现:消防救援人员进不来,大型消防设备进不来、消防水源距离太远、消防信号被干扰难联动等很多问题,消防救援的效果可想而知。

(二)消防建设现状

正是因为地铁隧道烟气难排除、难疏散、难救援的诸多问题,国家对于地铁隧道消防建设非常重视,颁布了《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2006),其中“城市交通隧道”一章重点说明了在地铁隧道中的消防建设,明确说明了应采取一定结构耐火等级,设置人行、车行横通道或疏散通道等防火措施,还应设置消防给水与灭火设施、通风和排烟系统、火灾自动报警系统等,对具体消防灭火措施有精细的规定,可以说极具有指挥方向,并取得了喜人的成效。

在政策指引下,如何将其落实是重要内容,就如何落实而言还有不足之处,重点在于对地铁隧道消防建设重要性认知不足,虽有一定建设但是却力度不够,政府管控力度也需加强等多方面,还需要针对不足之处加强建设力度才行,相信未来会越来越好。

二、策略

(一)设计疏散通道和应急照明系统

根据地铁隧道的具体地形、空间元素,设计科学的疏散通道,疏散通道的原则是宽敞无杂物,能保障人们快速疏散。在前方发生火灾时,列车停车,启动隧道火灾模式,两侧通风,一侧送风,一侧排烟,人们朝着送风方向快速疏散。

而就照明系统而言,照明系统分为普通照明、应急照明以及备用照明三个方面,在地铁隧道交通中,关键的要属应急照明,应急照明系统设计应该在地铁隧道避难间、楼梯、疏散通道、配电室、消防控制室等关键位置安装应急照明灯,设置警示标牌,在灯具的设计方面,应选择安全、耐高温、能透过烟雾照明、经久耐用的电源和灯具,如采用高压钠等[1]

(二)设计通风与排烟系统

在合适的位置设计自然通风口,在火灾发生情况下能起到通风排烟的作用。而除了自然通风之外,更重要的是机械排烟系统,在监测到火情之后,打开排烟风机,向指定方向吹风排烟,进一步控制火灾情况,目前多采用加压射流风机。

(三)保证消防建设配置到位

按照《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2006)“城市交通隧道”的要求,应配置相应的消防设施,例如规定隧道内宜设置消火栓给水系统,遂道内部消火栓用水量为20L/s,应在隧道两侧配置ABC类灭火器等等,只有保证消防建设配置到位,才能在关键时刻派上用场。消防监管部门展开监管,对地铁隧道的消防设施进行检查,如发现以次充好、维护不到位等问题,要进行严肃处理[2]

(四)选用耐火耐高温材料和方案

要解决消防建设问题,地铁隧道各类型材料以及建设方案的高温耐火性能是重中之重,保证材料和方案的耐火性,提高火情控制能力,进而更有力的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混凝土结构是地铁隧道工程的主体,在混凝土结构上要保证耐火保温性能,可采用耐火保温的混凝土材料,比如采用水玻璃结合的耐火混凝土。电气设备也是地铁隧道必需的,那么在电气设备解决方案上,要选择合适的耐火耐高温方案,例如在配电方式方面,主要有四个类型,第一种是放射式、第二种是树干式,第三种是链式,第四种是混合式,其中放射式的配电方式比较完善,某一连接用电单元发生故障时,其他用电单位不会受到影响,不过相应的成本也较高,却正适合在地铁隧道配电系统中应用,再例如在电气线材选择上,选用矿物绝缘线缆或者是具备阻燃功能的耐火线缆,将具有更好的耐火耐高温效果

[3]

(五)加强自动化消防系统建设

新时代消防建设提倡构建应用自动化消防系统,其具有“快速发现火情”以及“快速扑灭火情”两方面优势。

于“快速发现火情”而言,利用传感器、物联网、摄像技术等技术,来了解目标区域是否发生了火灾,例如温感、烟感监测系统,顾名思义功能是监控目标区域的温度和烟气浓度,如果数值超过了设定数据,那么迅速判断发生了异常情况,控制中心警报,快速通报现场人员勘察。除此之外还有电气监测设备、可燃气体监测设备、画面监控设备等,原理不同,但都是为了监测地铁隧道火灾情况。

于“快速扑灭火情”而言,主要是通讯技术、PLC控制、中央控制等多个功能单元来实现,包括消防水炮、气体灭火装置、烟气导流装置、电气控制装置等,在发现火情之后,按照预定的控制逻辑执行,迅速实现喷水、喷气、排烟、断闸等灭火措施,将火情扼杀在摇篮之中[4]

、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地铁隧道中一旦发生火灾,后果不堪设想,国家对这方面非常重视,有一系列标准政策指引。而相应的,如何将政策落实才是问题,负责消防建设的单位需要做好地铁隧道中各方面建设,消防监督部门需要加强监督管理。

参考文献

[1]陈火炬,韩柯柯,曹松,柳鹏鹏.地铁区间隧道火灾状况下人员应急疏散效率研究[J].城市轨道交通研究,2022,25(03):141-144.

[2]赵恒泽,张红梅,冯静霞,齐艺裴,李晔.挡烟设施对地铁隧道火灾烟气温度的控制[J].华北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21,43(02):81-85+95.

[3]杨兆光.地铁隧道通风系统火灾运行模式分析[J].工程技术研究,2021,6(14):251-252.

[4]贾巍,袁东升.地铁隧道火灾消防现状对策研究[J].建筑安全,2019,34(12):69-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