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系统理论视角下中职新生入学适应问题初探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07-14
/ 2

生态系统理论视角下中职新生入学适应问题初探

崔凤娟,高秀清,何燕

山东医药技师学院  山东·泰安  271000

摘 要:

   中职新生入学之初,由于入学适应不良而出现生活、学习、纪律和人际关系等诸多方面的问题,进而产生一系列不良的影响。基于生态系统理论视角,要从多方面分析问题成因和对策。为了让中职院校新生更好的适应学校生活,可以从学生个人、学校、家庭三个方面着手,帮助学生端正人生态度,塑造健康心理和体魄,顺利度过适应期,完成学业,成就美好人生。

关键词:生态系统理论;中职新生;入学适应

目前对于职业院校新生适应问题的研究不多,研究的群体主要涵盖艺术类、卫生类、学前教育类专业的学生。据调查,很多中职院校的新生在刚入学的第一个月就萌生了退学的想法,很大程度上都与学生入学适应不良有关。张晓彬提出部分中职新生会产生想家、离开学校的想法,心神不定,内心孤独,严重影响学习和生活[1]。 因此,做好中职新生入学适应工作,不仅有利于学生适应学校,减少退学率,也有利于学校管理工作开展。

一、中职新生入学适应问题表现

中职院校新生入学时,基本处于14-16岁左右,存在诸多的入学适应问题,进而产生厌学,甚至退学的想法。中职新生入学适应的问题大致分为以下几种:

1、生活方面:由于很多学生在进入中职之前没有寄宿的经历,父母溺爱孩子,凡事包办代替,导致学生过分依赖父母,自理能力差,不适应集体生活。例如不会洗衣服,不注意个人卫生,一日三餐和作息不规律,也不会根据气温变化增减衣服等等。生活自理能力差,不仅会导致身体抵抗力下降,容易生病,也有可能产生自卑心理,影响人际关系。

2、学习方面:很多初中起点的中职院校学生大都是没有考上高中,迫于无奈才选择中职院校。这些学生普遍存在学习态度不端正、学习动机不强、缺少自律性等问题。尤其是一些基础比较差的学生,很难听懂任课老师讲解的内容,进而产生更大的挫败感。

3、纪律方面:由于自律性差,以自我为中心,很多中职院校新生不太愿意遵守学校的规章制度。比如:很多学生找各种理由和借口,不参与学校的集体活动;编造谎言、谎称生病等逃避训练和惩罚等。根据对部分中职院校的调查,每年新生军训期间,就有近五分之一的新生在军训期间找各种理由见习,不愿参加军训,甚至有新生刚刚军训几天就萌生出退学的想法。

4、人际关系方面:中职院校的学生很多来自农村,甚至是贫困或离异家庭,学生大多比较敏感且自尊心较强,人际交往方面存在各种各样的问题。比如很多学生喜欢说粗话、脏话,不注意自己的言行举止,导致矛盾频发;有的学生以自我为中心,受不了一点委屈;有的学生沉迷网络世界,人际关系较差,导致孤独、焦虑等心理问题。

二、中职新生入学适应不良的原因分析

    社会工作专业中的生态系统理论认为,人不是完全独立存在的个体,必须将其放到他所处的环境中,研究各种环境要素对人的影响。中职新生入学时之所以会出现很多不适应的状况,不仅与学生个人生理、心理特点有关,也与其周边的环境有关系,包括家庭、学校、社会层面。

1、学生特点

首先,从生理方面来说,中职院校的新生处于青春期,是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形成和发展的关键期,情绪变化较大且有反复性。其次,从心理方面来说,中职院校的学生被贴上了“差生”的标签,缺乏自信心,思想和行为容易偏激。一部分学生存在一定的心理问题,人格不健全。还有少部分学生是初中提前辍学,进入社会一段时间后又重返校园,沾染了一些社会不良习气,频繁违规违纪,喜欢在学生中搞小团体,孤立甚至欺负弱势的同学。

2、家庭原因

计划生育政策实施以来,家庭少子化成为大趋势。中职学校新生的年龄基本在15岁左右,从小娇生惯养,没太受过挫折。互联网时代背景下,这批孩子畅游在网络世界,缺少与同伴交往的经验。并且中职院校学生有很大比例来自于单亲或重组家庭,或者属于留守儿童,缺少父母的关爱和教育,存在强烈的自卑心理和社交恐惧心理,缺乏人际沟通的技巧。俞国良等人提出,留守儿童、城市农民工子女的心理健康状况堪忧,表现在抑郁水平、孤独感较高和自尊水平、情绪稳定性、人际关系较差等[2]。如果家庭教育存在缺失,家长在为人处事方面存在问题,那么孩子身上往往也会有各种各样的问题。

2、学校方面

   首先,中职院校多采取军事化或者半军事化管理,目的是想锻炼学生的意志力,执行力,培养职业道德高尚、技能高超的工匠人才。但是很多学生从小娇生惯养,刚开始入学时很难适应高强度的军事化管理和训练,产生抵触心理。其次,中职院校的产教融合做的不够到位,上课以文化知识的灌输为主,实训实习占比相对较少。第三,学校日程安排不满足当下中职学生的需要,学生业余生活太过单调,很多兴趣社团没有真正发挥作用。

3、社会层面

社会上一些用人单位招聘将学历作为硬指标,将中职毕业生拒之门外。这一定程度上对中职学生产生误导,导致他们丧失信心,觉得中职院校不属于学历教育,对于未来的发展产生畏难心理。有一部分职业院校的学生入学以后,看到学校里的学习氛围,听到一些负面的评价,容易产生自我怀疑,觉得上中职院校没有前途。

三、中职新生入学适应的对策和建议

生态系统理论强调应将个人置于其生活场景中,即“人在情境中”。重视人的生活经验、发展时期、生活空间与生态资源分布等有关个人与环境的交流活动。具体到学校社会工作中,尤其是中职院校新生的入学适应问题上,可以从学生个人、家庭、学校和社会五个层面来提出相应的对策和建议。

1、学生个人

首先要转变观念,主动适应。学生是主体,是问题的核心。社会工作强调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优势,中职院校的新生也不例外。遇到困难时,多给自己一些积极的,正向的暗示和鼓励,主动去交朋友或寻求老师帮助,获得社会支持。其次,学生应该端正态度,听从老师的要求,尽快熟悉校园,熟悉学校的作息和管理制度,减少因不熟悉而产生的陌生感,焦虑感。第三,中职院校对于课业成绩的要求不高,学生业余时间较多,学生可以主动去发展一项或多项兴趣爱好,充实自己的业余生活。

2、学校层面

首先,学校既要严格管理学生,严肃组织纪律。也应在学生入学之初,多组织丰富多彩的活动,充实课余生活,帮助学生尽快消除陌生感,融入集体生活。其次,班主任老师利用同理心,倾听等专业技巧,尽快与新生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多一点耐心和爱心,解决学生的实际困难。建立学生心理档案,有针对性的分类施教。任课教师要遵循循循善诱的教学原则,以兴趣引导为主,不强求教学的难度。对学生多一些正面的引导,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择业观和远大人生理想。第三,利用好军训,培养学生独立生活能力。在军训开始前,真正做好军训动员工作,而不是流于形式,走过场。同时,军训的强度也要循序渐进,要符合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

3、家庭方面

家长是学生最好的榜样,但现实中很多家长或忙于工作,缺少对孩子的关心和教育;或缺少科学的教育子女的方式技巧,导致亲子关系恶化。多数家长单纯的把学校当成“托儿所”,觉得把孩子托付给老师就万事大吉了,这些都是不正确的认识。因此,家长应该多学习一些亲子沟通的技巧,不能因为孩子没有考上高中就贬低,否定孩子,给予孩子更多的包容和关爱;以身作则,引导孩子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做好家庭教育,坚持原则和底线,在原则性问题上不纵容、溺爱孩子。

参考文献:

[1]张晓彬,张琳. 中职新生入学适应对策[C]//.2020科教创新学术研讨会论文集(第四辑).[出版者不详],2020:195-198.DOI:10.26914/c.cnkihy.2020.045351.

[2]俞国良,李建良,王勍.生态系统理论与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J].教育研究,2018,39(03):110-1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