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库工程移民安置补偿措施的改进及建议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07-14
/ 2

水库工程移民安置补偿措施的改进及建议

周凤杯

恒晟水环境治理股份有限公司    广西桂林     541199

摘要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我国逐渐加强了对水资源的利用程度,并持续推进各类水利工程的建设进程,但大型水利工程如水库等在建设过程中,不可避免地会面临工程施工地原住民安置等问题,妥善对水利工程移民进行安置并予以补偿,有利于工程的推进以及社会的稳定。本文将论述对水库工程移民进行安置补偿的必要性,分析我国现行规范下安置补偿措施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改进方案。

关键词:大型水利工程;移民安置补偿措施;对策分析

水库工程的移民安置补偿问题向来是大型水利工程规划、论证以及具体建设过程的正常开展受到的主要制约因素之一[1]。该问题的妥善解决需要从合理统筹规划设计、具体施工、生态环境以及社会经济等要素,具有明显的综合性特征。且由于水库工程以及安置点建筑工程的用地规划、审批以及具体建设流程所需时间较长,因此该问题又是一个长期性的问题。综上,该问题的解决需要长期处理多种复杂问题,对现有安置补偿措施进行探讨以及改进论证,具有充足的现实意义。

一、对水库工程移民进行安置补偿的必要性分析

水库作为重要的大型水利工程设施,具有防洪、水利发电、为农业灌溉以及工业生产提供水资源以及提高生态系统稳定性等重要作用,对区域内的国民经济发展有极大利好。从经济角度来看,水库工程在建设过程中一般会淹没大量的农田、牧场以及林场等耕地以及林业资源,此类资源在水库建设之前一般位于河谷两侧,质量较优,水库工程蓄水后,原本的地区大部分农业林业经济产业将被迫转移,库区原住民的收入水平也会遭到重大影响。从社会角度来看,水库工程建设需要对库区原住民进行异地安置,原住民受到安土重迁等观念影响,常出现自行返回库区等问题,在经济补偿、社会补偿不到位的情况下该问题尤为严重。异地安置工作开始之后,库区居民区处于无政府管辖状态,社会治安难以保障,水库建设的工程进度也会遭到拖延。综上所述,对水库工程移民的安置与补偿在经济层面以及社会层面均具有相当的必要性。

二、水库工程移民安置补偿措施实施中存在的问题

(一)缺乏切实可行的协调统一机制

水库工程的移民安置是一项系统性工程,涉及到的单位包括原库区与安置地政府、水库的规划设计部门、工程参建单位等。尽管各地在水库工程规划初期即会出台一系列文件,明确各单位的职责划分,对职能部门设置、移民安置与补偿规划、工程项目验收、监理等工作做出具体安排。但从各地水库建设过程中的实践来看,大部分地区缺乏切实可行的协调同一机制,存在重工程、轻移民;重转移,轻安置的问题[2],将主要精力投入于工程建设中,忽视了对既定移民安置补偿政策的落实,认识不到原住民搬迁安置工作的长期性与复杂性,不能将工程建设与移民安置等量齐观,其各自负责部门的工作难以协调开展,给工程的统筹推进带来影响。例如农转非移民在安置后既不能享受城镇低保,也不在工程的后续扶持范围内,缺乏灵活的协调机构对其进行扶持。

(二)安置补偿政策落实不到位

关于水库工程移民问题,我国自上世纪九十年代更新了关于安置补偿政策的规定,将一次性的补偿政策改为“前期补助、后期扶持”政策[3],并设置了多层专项基金以供相关工作调用。但新的安置补偿政策在实际实施过程中难以得到落实,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首先,为了通过工程可行性论证,负责预测安置补偿资金耗费的部门往往按照最低补偿标准进行统计,甚至将淹没损失、移民旷工补贴等耗费排除在计算范围之外,导致最终下拨的安置补偿经费不足满足要求。其次,各地对于政策的落实标准不统一,表现在对不同身份地域的居民补偿标准不一致等方面,容易造成部分移民心理不平衡,扰乱安置地社会治安,对当地社会稳定造成一定影响。

(三)缺乏对安置地发展的长期规划

从过去的水利工程移民安置情况来看,大部分工程决策层为节约移民成本,往往选择经济欠发达地区对移民进行安置,移民将面临交通相对闭塞、生态环境难以保障以及产业结构过于单一难以发展等问题。同时决策者受到重工程,轻移民思想的影响,仍旧希望一劳永逸地在短期内解决移民安置补偿问题,忽视对于安置地经济社会发展的后续规划。导致移民进入安置区后,出现难以获取稳定的经济来源,其原本熟悉的产业结构不适合在安置地展开等问题,造成移民经济困难,过度依赖补偿款,产生各类消极思想,即不能做到脱贫致富,也会对安置地的社会治安造成一定影响。

三、水库工程移民安置补偿措施的改进对策与建议

(一)建立健全移民工作协调机制

针对现有水库工程建设中移民工作的复杂管理现状,应当建立健全移民工作协调机制。在有水库建设任务的县市区,应当设置统联合调度指挥部对建设过程中涉及到的诸多方面进行统一协调安排,确保各环节之间有序衔接,将相互间的负面影响降到最低程度。按照规划设计、工程监理、移民安置补偿、移民管理等内容进行职责划分以及相应职能部门建设,将参建单位、库区以及安置地政府纳入到该体系中来,确保信息通畅,调度指挥命令能够在短时间内得到落实,从而使得移民安置工作有法可依、有制度可循,协调机制高效有序运转。

(二)全方位落实移民安置补偿政策

针对现有的移民安置补偿措施难以落实到位的情况,应当建立合理的补偿调查以及监督政策落实的机制。首先,在水库建设任务下达后,调查人员应深入库区,针对淹没区域内居民的固定财产、土地财产以及生态收益等原有经济基础进行细致调查,分门别类做好统计工作。对难以直接定价的财产建立科学合理的评估体系,避免统计工作中的主观因素,做到移民损失评定工作的科学化、规范化。其次,在划定补偿力度时,不应当仅只考虑移民现有损失,还应当考虑在何种补偿扶持力度下,移民在安置区的经济收入能够恢复到移民前的水平。最后,在政策落实方面,应建立严格的监督机制,避免资金滥用,保证精准补贴、精准扶持。

(三)全方位落实移民安置补偿政策

针对移民安置后期缺乏长期发展规划的现状,应当制定因地制宜,以人为本的方针,切实做好安置地社会经济发展规划工作。在选择安置地的过程中,不能仅出于安置成本考虑来对安置地点进行选址,应当充分考虑库区原有的经济产业结构以及原住民的社会结构、风俗习惯以及自然生态环境等因素、参照水库工程建设的客观现实条件,并考察库区周围剩余土地资源、生态资源所能接受的原住民数量等来进行选址。对于超出剩余空间限制的居民,应当尽可能使安置地的自然生态环境、农业工业产业结构、地区习俗等与原住地一致或大体相似,推进移民与安置地社会的融合进程,提升其归属感。完成对移民的初步安置后,需要将后续扶持资金妥善用于配套资源的落实以及新供销结构的建设,尽快恢复移民的经济生产活动,并设置政策奖励,调动其回归生产的积极性。

总结

    水库作为利国利民的水利设施,在建设过程中应当遵循保障人们权益的原则,针对受到工程影响的移民做好安置与补偿工作。为此,需要充分考虑该工作所面临的的复杂性以及长期性特征,通过建立健全移民工作协调机制、全方位落实移民安置补偿政策、全方位落实移民安置补偿政策等手段,高质量完成水库移民工程,促进地区经济的平稳高效发展。

参考文献

[1]梁栋. 托帕水库工程建设移民安置措施探究[J]. 水利科学与寒区工程, 2020, 3(2):3.

[2]冯雪. 水库工程建设征地移民安置规划工作探讨[J]. 智能城市, 2020, 6(14):2.

[3]阿迪力  尼扎木. 我国水利水电工程移民利益补偿机制改革思路及建议[J]. 水电水利, 2020, 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