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试验设备温度、相对湿度偏差测量不确定度评定报告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07-13
/ 2

环境试验设备温度、相对湿度偏差测量不确定度评定报告

张宗宇,陈颖超

河南心连心化学工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河南新乡  453700

[摘要]为校准实验提供编制技术报告、不确定度评定依据,指导企业进行环境试验设备温度、相对湿度偏差测量不确定度评定。

[关键词]环境试验设备;不确定度;数字模型

1 概述

1.1 测量依据

JJF1101-2019  环境试验设备温度、湿度参数校准规范

1.2 被测对象

被校对象为环境试验设备温度,温度范围:(-50~150)℃   湿度范围(30~90)%RH                

1.3 测量方法

按照本规范对温度、相对湿度偏差的校准要求,将标准器——温湿度场训检仪温度按规范测试点要求布置。干燥箱设定值:50℃,60%开启运行。试验设备达到设定值并稳定后开始设备的温度、湿度示值及各布点温度、相对湿度,记录时间间隔为2min,30min内共记录16组数据。

计算各温度测试点30min内测量的最高温度与设定温度的差值,即为温度上偏差;各测试点30min内测量的最底温度与设定温度的差值,即为温度下偏差。

计算各温度测试点30min内测量的最高湿度与设定湿度的差值,即为湿度上偏差;各湿度测试点30min内测量的最底湿度值与设定湿度的差值,即为相对湿度下偏差。

2、测量模型:

2.1温度上偏差公式

tmax= tmax - tS

式中:△tmax ------温度上偏差,℃;

        tmax ------各测量点规定时间内测量的最高温度,℃;

        tS ------设备设定温度,℃;

2.2相对湿度上偏差公式

tmax = tmax - hS

式中:△tmax ------相对湿度上偏差,%;

        tmax ------各测量点规定时间内测量的最高相对湿度,%;

        hS ------设备设定相对,%;

3、不确定度来源及分析

3.1不确定度来源:被校对象测量重复性引入的标准不确定度分量,标准器分辨力引入的标准不确定度分量,标准器修正值引入的标准不确定度分量,标准器的稳定性引入的标准不确定度分量。

由于上偏差与下偏差不确定度来源和数值相同,因此本文仅以温度上偏差和相对湿度上偏差为例进行不确定度评定。

3.2温度测量重复性引入的标准不确定度u1

  表1在50℃校准点重复测量10次,标准偏差S用下式计算:

次数

1

2

3

4

5

6

7

8

9

10

50℃

51.07

51.12

51.13

51.06

51.09

51.08

51.05

51.07

51.09

51.12

3.3温度测量重复性引入的标准不确定度u1

  在50℃校准点重复测量10次,标准偏差S用下式计算:

u1=s=0.027℃

3.4相对湿度测量重复性引入的标准不确定度

  表2在60%校准点重复测量10次,标准偏差用下式计算:

次数

1

2

3

4

5

6

7

8

9

10

60%

58.89

58.96

58.75

58.34

58.60

58.43

58.60

58.43

58.29

58.39

= =0.234%

4.标准器辨力引入的标准不确定度分量

4.1标准器温度分辨力引入的标准不确定度分量u2

标准器温度分辨力为0. 01℃,不确定度区间半宽0. 005℃,服从均匀分布,则分辨力引入的标准不确定度分量:

u2=≈0.003℃

4.2标准器相对湿度分辨力引入的标准不确定度分量

标准器相对湿度分辨力为0. 1%,不确定度区间半宽0. 05%,服从均匀分布,则湿度分辨力引入的标准不确定度分量:

=≈0.03%

5.标准器修正值引入的不确定度分量

5.1标准器温度修正值引入的标准不确定度u3

标准器温度修正值的不确定度U=0.16℃,  k=2,则标准器温度修正值引入的标准不确定度分量:

u3= U/ k =0.16/2=0.08℃

5.2标准器相对湿度修正值引入的标准不确定度

标准器相对湿度修正值的不确定度U′=1.0%,  k=2,则标准器湿度修正值引入的标准不确定度分量:

= U′/ k =1.0/2=0.5%

6.标准器稳定性引入的标准不确定度分量

6.1标准器温度稳定性引入的标准不确定度分量u4

本标准器相邻两次校准温度修正值最大变化0.01℃,按均匀分布,由此引入的标准不确定度分量:

u4==0.006℃

6.2标准器相对湿度稳定性引入的标准不确定度分量

本标准器相邻两次校准相对湿度修正值最大变化0.5%,按均匀分布,由此引入的标准不确定度分量:

==0.29%

7标准不确定度分量汇总表见

表3 温度上偏差校准标准不确定度分量汇总表

标准不确定度符号

不确定度来源

标准不确定度

u1

温度测量重复性

0.027℃

u2

标准器温度分辨力

0.003℃

u3

标准器温度修正值

0.08℃

u4

标准器温度稳定度

0.006℃

表4 相对湿度上偏差校准标准不确定度分量汇总表

标准不确定度符号

不确定度来源

标准不确定度

相对湿度测量重复性

0.234%

标准器相对湿度分辨力

0.03%

标准器相对湿度修正值

0.5%

标准器相对湿度稳定度

0.29%

8.合成标准不确定度

8.1温度上偏差校准合成标准不确定度uC计算

由于u1、u2、u3、u4相互独立,则合成标准不确定度uC按下式计算:

uC==0.08℃

8.2相对湿度上偏差校准合成标准不确定度c计算

由于相互独立,则合成标准不确定度uC按下式计算:

uC==0.62%

9.扩展不确定度

取包含因子k=2,温度上偏差校准不确定度为:U=kuc=0.16℃

取包含因子k=2,相对湿度上偏差校准不确定度为:U′=kc=1.3%

10.不确定度报告

见表5干燥箱温度偏差校准不确定度报告

校准温度/℃

50

校准湿度/%RH

60

温度上偏差△tMAX/℃

1.13

温度上偏差扩展不确定度U/℃ (k=2)

0.16

湿度上偏差△hMAX/%RH

-1.0

湿度上偏差扩展不确定度U′/%RH (k=2)

1.3

11.申请认可的校准和测量能力

  11.1根据校准规程,常规校准在50℃进行校准。不确定度评定见表4:

表6

校准点(℃)

u4

(℃)

U(℃)(k=2)

20

0.029

0.003

0.08

0.006

0.09

0.18

50

0.027

0.003

0.08

0.006

0.08

0.16

100

0.043

0.003

0.08

0.006

0.09

0.18

150

0.019

0.003

0.08

0.006

0.08

0.16

11.2根据校准规程,常规校准在50℃进行校准。不确定度评定见表4:

表7

校准点(%

(%)

U(%)(k=2)

30

0.225

0.03

0.5

0.29

0.62

1.3

60

0.234

0.03

0.5

0.29

0.62

1.3

80

0.206

0.03

0.5

0.29

0.61

1.3

参考文献:

[1]JJF 1059.1—2012 测量不确定度评定与表示

[2]JJF 1101-2019环境实验设备温度、温度参数校准规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