岩土工程地基处理技术措施探讨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07-13
/ 2

岩土工程地基处理技术措施探讨

曹嘉晨

苏州筑园景观规划设计股份有限公司215000

摘要:现今我国社会经济水平迅速发展,工程行业是社会经济发展的主要支柱产业,在其施工建设中施工技术水平逐渐提升,对施工建设的工程项目质量也有更高的要求。在工程地基处理施工技术应用的过程中,其施工技术水平会直接影响地基建设质量,对后期建筑施工以及整体建筑物的质量也会产生严重的影响。对此,笔者主要针对岩土工程的地基处理技术进行分析,为施工单位提高地基处理技术水平奠定保障,也为我国建筑工程行业的发展起到推动作用。

关键词;岩土工程;地基处理技术;技术措施

    在岩土工程施工中,地基处理技术将会直接影响地基施工建设质量,地基的质量更会影响建筑物的稳定性和使用的安全性,对此,在建筑工程施工中要注重地基建设。在地基施工中要根据不同的建设要求选择合理的地基处理方法,以保障地基施工建设的质量。以下内容重点对岩土工程中的地基处理技术进行分析,并对其施工措施开展探讨,以此为提升建筑工程施工质量打下良好的基础,建筑工程整体质量也随之得到保障。

一、岩土工程中主要的地基处理技术措施

1、强夯法

    强夯法是岩土工程中处理地基的主要方法,其原理是使用一定重量的重锤在地基双方吊起,夯锤由高处下落对地基土层进行夯击,对土层进行强制的压密,此方法能够有效提高地基的承载力和稳定性,地基的强度也得以提升。在实际施工中强夯法的使用范围较为广泛,其施工操作也较为简单,但在使用方法的过程中会产生较大的噪声,对周围建筑结构的稳定性也会产生一定的影响。对于饱和性粉土以及粘性土质的施工环境强夯法没有明显的效果,施工单位应该根据实际施工场地的土质环境合理应用强夯法。

2、水泥粉煤灰碎石桩

    水泥粉煤灰碎石桩主要是以碎石、粉煤灰以及水泥和水为原材料进行搅拌形成复合材料,并利用机械成桩的形式在地基土层中灌入,从而形成能够提高土层稳定性的复合地基。在工程施工中桩体能够承受更为深层的土层压力,桩间的荷载承受能力得以提高,地基的承载力以及稳定性都能够得到提高。在岩土工程施工中其处理技术经常使用在粉土、杂填土、淤泥土等地基土中,此方法施工建设成本也较为低下,在施工中的应用较为广泛,也能够有效降低地基的沉降量。

    在施工中应用水泥粉煤灰碎石桩,技术人员应该对混合料的温度进行控制,温度不能低于五摄氏度。如若在冬季施工,温度较低时可对桩间土或者桩头进行保温。在施工过程中以及施工结束之后,都要对桩体的垂直度进行实时监控并测量,如若出现偏差就要及时对其进行修正,确保将垂直度的偏差控制在规定范围内。

3、注浆法

    注浆法是对岩土地基中压入合适的浆液量,浆液在压入的压力作用下能够填入到土层的孔隙裂缝中,也能够将地基中孔隙的水和空气进行排出。浆液在地基土层的内部能够凝结固化,能够起到防渗的效果,也能够改善地基的力学性质。相对比其他地基处理技术,注浆法的施工技术较为复杂。不同的工程项目适用于不同的注浆技术,因此施工单位要深入了解各项注浆方法,并根据施工项目地基的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注浆方法。

(1)单液硅化法

    如若地基土质为湿陷性黄土,在使用注浆液的过程中就要加入浓度为12.5%的硅酸钠溶液,也可以加入适量的氯化钠溶液,浆液与土体在接触的过程中能够产生化学反应,从而提高土体的硬化程度,地基的坚固性也得以提高。

(2)加气硅化法

    加气硅化法经常使用在抗压强度较高的地基中,也可以使用在高饱和度的湿陷性黄土地基中。在施工过程中地基土层可以压入少量的氨气,从而对土地进行活化,之后向土体内注入硅酸钠溶液以及二氧化碳,以确保地基土层的硬化。

4、换填法

   在施工中地基中含有大部分的软土,如若以上提到的处理技术无法提高土体的强度,施工单位可以选择换填法。换填法主要是对垫层进行更换,将地基中的软土挖出,之后回填强度较高或者具备良好力学性能的材料,例如碎石、矿渣都可以作为回填的材料。此方法能够直接提高地基的承载力,也能够提高地基的抗变形程度,地基沉降量也能够得以降低。

    但在岩土工程施工中使用换填法会增加建设成本,在实际施工中通常会对浅层地基土层进行换填,从而在提高地基土层处理质量的同时也能够控制施工建设成本。

5、水泥搅拌桩

    水泥搅拌桩在施工中是将水泥作为主要的固化剂,并利用搅拌桩设备对地基土层喷入水泥,之后对地基土层进行搅拌,水泥和土体通过搅拌能够互相接触从而产生化学反应,其地基固结程度较高,水泥土桩的强度和稳定性都较高。在应用水泥搅拌桩地基处理技术时,施工单位要在地基处理施工环节之后利用钻芯取样法对成桩的质量进行检验,从而判断地基处理效果是否达到工程建设对地基的质量要求。

6、预压处理

    预压处理技术在施工中是将具有重量的重物放在软土地基上,地基承受较大的荷载会出现下沉以及固结的情况,地基土层的空气以及水都能够被挤压排出。此技术能够提高地基的承载力,地基沉降量也能够得到良好的控制。在使用预压处理技术的过程中要想获得较好的处理效果,可以利用分层、间歇性堆土等不同的方法。对于含水量高的粘性土图纸,可以提前在地基土中设置砂井排水。

7、抛石挤淤

    抛石挤淤是将一定质量和数量的片石抛进软土土层中,填筑的土体两侧会向上隆起,当抛入的片石达到一定的深度,就会形成平衡状态,其填筑的土体结构也会更为稳定。

     其处理方法的施工操作较为简单,其施工效率也较高,其建设成本能够得以控制。

二、岩土工程地基处理技术措施的应用建议

1、岩土勘察

    在地基处理的过程中不同的地基土质需要采取不同的处理技术方法,在施工中如果选择的技术应用不符合实际地基土质的情况,就无法保障地基处理的质量,更会浪费较多的施工成本,施工质量也无法得到保障。在岩土工程施工中要想保障地基处理技术的有效性,在施工前要根据施工地基土质开展详细的勘察作业,并根据勘察结果进行分析,从而选择合理的地基处理技术,确保地基处理施工质量。

2、地基处理施工全过程控制

    为保障地基处理施工方案的合理性及施工技术质量,施工单位就要在地基处理施工的全过程中加强对施工现场的控制力度,严格监管地基处理施工等环节,并对地基处理的实际情况和处理技术进行系统分析。如若没有达到预期的处理效果,就要及时对地基处理方法进行优化,从而保障地基处理质量。首先,在地基处理施工的过程中,管理人员要对施工人员的操作的规范性和标准性进行监管,严谨出现操作不规范或者私自更改施工方案的情况,如若出现就要严格进行惩处并追究责任。其次,地基处理的过程中要时刻开展检测作业,处理作业完成之后也要对地基处理质量进行检测,主要是地基的变形程度、地基动力特性以及沉降等情况,从而保障地基处理的质量符合工程建设要求的地基质量标准。

3、地基验槽

   在地基处理之后要对地基处理的效果进行评价,施工单位要开展地基验槽作业,地基验槽能够对地基结构的稳定性进行详细的检验和检定。地基验槽的方式较为多样化,常用的方法是土样分析、搅拌效果、涂层密实程度、勘察地基深度等。如果地基处理质量达不到预定的要求,就要制定地基处理方案并进行返工,保障其施工质量。返工之后再次进行地基验槽,确保地基处理的质量。

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岩土工程施工建设的过程中,合理选择与运用地基处理技术具有提升建筑工程施工质量及建筑工程整体质量等重要优势。因此施工单位要在地基处理之前选择合适的地基处理技术,并以多种措施不断提升施工人员的处理技术水平,以此保障地基处理施工技术质量。此外,建筑企业要重视地基处理技术,并对不同的处理技术适用的地基土质情况进行分析,从而得以根据实际的土质选择合理的地基处理技术。
参考文献:
[1] 张浩然. 岩土工程地基处理技术措施探讨[J]. 砖瓦世界,2022(6):10-12.

[2] 胡忠民. 浅谈岩土工程地基处理技术[J]. 百科论坛电子杂志,2020(10):16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