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路与桥梁过渡段设计与施工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07-13
/ 2

道路与桥梁过渡段设计与施工分析

邱伟

天元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276000

摘要:在进行道路与桥梁过渡段的施工过程中,容易因为施工方式不当以及质量控制力度不足等方面因素影响,而造成失稳以及出现缺陷等方面的状况,会预埋下严重的安全隐患。为保证该部分的施工水平,需要加大对道路与桥梁过渡段设计与施工方法的研究力度。不仅要掌握正确的施工方式,做好施工操作质量管控,同时还要针对施工常见问题以及存在隐患,制定出针对性较强的优化方案,保证工程施工各项不足能够得到妥善解决,做好道路与桥梁工程建设。

关键词:道路与桥梁;过渡段设计;施工

引言

在道路与桥梁过渡段的施工过程中,只要从设计、施工工艺优化等方面强化管控,加强施工质量控制,施工质量问题就可以得到有效的防止,可以节约运营期的养护成本,延长道路与桥梁的使用寿命,同时也能保障行车安全。

1道路与桥梁过渡段设计与施工的重要性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推进,交通工程的地位明显提升,且越来越高。在交通工程中,道路与桥梁过渡段施工可谓是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其可以划分到城市现代化基础建设这一类中,属于各个城市之间的桥梁,可以把各个城市紧密地连接在一起。基于此,在道路与桥梁工程的建设过程中,交通部门也会积极参与。交通部门参与之后,道路与桥梁工程的建设变得更加科学、更加合理。究其原因主要是交通部门在交通路线规划方面的经验比较丰富,对城市交通现状的了解比较全面。所谓道路与桥梁过渡段施工主要是指道路与桥梁这二者之间的衔接段施工,这一部分的施工在道路与桥梁工程中起着承接的作用。道路与桥梁过渡段施工可以在一定程度上保障道路与桥梁过渡段与水平路面接壤,在此基础上保护道路与桥梁过渡段以及稳定路面。在设计的过程中,要全面把控其整体结构,因为道路与桥梁过渡段的整体结构与路桥的使用安全性息息相关。除此之外,其还会影响道路与桥梁的使用年限。随着城市交通压力的不断增加,道路建设的重点正在发生着潜移默化的改变,已经转变为提升道路与桥梁过渡段的建设。

2道路与桥梁过渡段设计与施工中存在的问题

2.1路桥过渡段处理施工中存在的问题

对焦我国当前工程道路桥梁施工的实际情况,道路与桥梁过渡段处理施工仍存在着一些问题。从过往工程建设的实际情况来看,多数工程的建设都存在路桥过渡段施工的处理不当问题,从而对工程的整体质量带来了负面影响。从导致道路与桥梁过渡段问题的主要原因来看,主要体现在道路桥梁工程的路基施工方面,由于路基本身的不均匀沉降,继而给道路与桥梁过渡段带来了安全隐患,在车辆行驶过该部分时,往往很容易出现桥头跳车问题。针对这一问题,目前一些施工单位和施工人员的施工行为本身便缺乏规范性,没有明确工程施工的流程和标准,没有针对软土地基进行妥善处理,从而在工程施工后,造成了道路桥梁工程的高度差,影响了道路桥梁工程路面整体的平整度,进而埋下了安全隐患。

2.2缺乏合理的结构设计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全国各地道路与桥梁过渡段建设趋于白热化,但有的业主急于上项目,随意压缩勘察设计工期,导致勘察设计深度不够,或设计单位内部桥梁专业、路基专业设计衔接不密切,致使设计图纸存在差、错、漏等一系列问题。如设计地基承载力,桥头搭板长度、宽度、厚度设置,道路与桥梁过渡段长度设置、填筑材料、土工格栅设置、排水设施设置等设计不合理,均有可能会造成过渡段路基沉降,引发跳车。

3提高道路与桥梁过渡段设计与施工的措施

3.1过渡段防护施工质量强化举措

较为常见的防护举措主要有以下几种:①支挡防护。在对该项技术进行应用过程中,会在过渡段区域中进行合适的问题选择,通过对锚索以及混凝土等防护材料进行科学挑选,对地质结构进行有效加固处理,避免出现地表水进入到地基或淹没路面的状况,可对地基结构稳定性形成有效保护。②边坡防护。在对边坡防护技术进行使用时,会在过渡段所处位置设置一些边坡防护结构,通过进行绿色化工程的应用方式,代替传统边坡防护结构,有效规避传统结构所存在的不足,利用绿色工程对周边绿化以及地基稳固形成有效保护,达到良好的边坡结构巩固效果。③冲刷防护。此种技术和支挡防护技术较为相似,能够通过对水资源进行有效阻止的方式,避免其对地基结构形成侵蚀。会通过对挡土墙以及铁丝石笼的应用,展开相应防护处理。各项技术的应用需要按照因地制宜的原则展开,避免按照经验盲目使用的状况,需要根据实际需要进行防护技术选择。

3.2加强图纸审核,深化设计

施工前,施工单位技术负责人应组织开展道路与桥梁过渡段的图纸审核,及时发现设计遗漏、不合理之处,图纸审核时应重点关注地基承载力、填料、压实标准、桥头搭板宽度、厚度、长度等要求。道路与桥梁过渡段设计图纸一般为通用图,但现场每座桥梁桥台与路堤搭接段地基承载力、地质条件等都有所不同。如过渡段地质为一般土质路基则可按通用图组织施工,如与桥台衔接段为石质开挖路堑,且桥台与路堑间部位狭窄时,可联系设计单位变更施工方法,采用低强度等级混凝土、浆砌片石等材料进行回填。图纸审核时应结合地质勘探资料、桥梁工程、路基工程相关设计图纸进行综合评审,最大可能暴露设计缺陷,并及时与设计单位沟通,进一步深化设计。

3.3地基处理施工

地基处理是有效提高道路与桥梁过渡段稳定性的重要手段,能够有效规避坍塌以及沉陷等方面问题。如果在施工中遇到膨胀土壤或软土地基等特殊地质,需要按照地质的特性制定出针对性的施工方案。需要做好排水系统的设置,确保施工现场积水能够得到妥善清理,以防对地基稳定性造成干扰。同时,需要通过对挤密桩以及桩柱结构设置等手段的合理应用,达到切实提升地基稳定度的目标,确保能够在完成桩柱等结构的设置之后,在科学展开桥台基础桩基施工操作,保证整体的施工质量。

3.4重视路桥过渡段施工组织设计

通常将道路与桥梁过渡段施工视为路基工程的一个分项工程,只编制路基工程施工组织设计,不单独编制路桥过渡段施工组织设计,但道路与桥梁过渡段路基填筑材料、分层厚度、压实机械设备、压实标准等施工参数均与普通路基填筑存在较大差异,综合性的路基施工组织设计针对性、指导性不强。图纸审核完成后技术负责人应组织编制路桥过渡段施工组织设计,施工组织实际内容主要关注:人员、机械设备配置、防排水措施、地基处理、填料来源及调配、土工格栅铺设、填筑碾压工艺、试验检验等方面。道路与桥梁过渡段施工前要对施工人员做好技术交底,施工过程中严格执行隐蔽工程验收,加强试验检测,确保填筑质量。

3.5桥头搭板施工

桥头搭板可以有效地减缓车辆和桥台所受的冲击作用,合理的增加桥头搭板长度可以减小桥台和路堤之间的沉降差。另外,桥头搭板施工时还可以预留反向坡度,根据路基与桥梁平面高差,合理设计坡度,使车辆借助行驶惯性,顺利通过路桥过渡段。

结束语

虽然道路与桥梁过渡段施工处理方法众多,但还是需要结合路桥地理位置和地质性质进行实施,才能够更好的提升施工水平和工程质量。所以为了我国道路桥梁建设行业的有效发展,需要加大对道路与桥梁过渡段设计的重视,严格把控施工质量,确保道路与桥梁工程能够顺利完成。

参考文献

[1]宋建容.现场施工技术在道路桥梁施工中的应用探究[J].砖瓦世界,2020(6):259.

[2]侯继鹏.道路桥梁过渡段的路基路面施工技术[J].居舍,2020,(2):43.

[3]魏巍.公路施工中路桥过渡段的路基加固措施[J].绿色环保建材,2002,2(99):128-1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