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公路路线设计的要素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07-13
/ 2

现代公路路线设计的要素分析

曹宇扬

广东省交通规划设计研究院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510507

摘要:通过考察可知,科学、合理的公路路线设计可以确保驾驶员行车时视野宽阔、行车方向清晰。因此,为了确保行车安全性以及舒适性,必须要做好公路路线设计工作。而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发展,人们对于公路交通质量也提出了更高要求,这就需要加强对其的重视程度。公路上安全设施和路线几何形状等均对交通安全产生影响,而这一切又和公路设计有不可分割的关系。所以在进行现代公路路线设计的过程当中应该充分考虑多种因素,对其进行设计,这样才能够保证我国公路建设更加符合我国社会的需要,因此本篇文章将针对现代公路路线设计过程当中所需要考虑的重点要素进行简要论述。

关键词:高等级公路;路线设计;分析;设计原则

引言

道路路线设计前,道路整体走向的判定对道路几何路线的判定起着决定作用,道路设计人员需根据道路几何曲线对相应位置进行安全设施等配套设施的布置,确保驾驶人能及时了解前方道路情况,对道路具有一定的预警功能。因此,本文首先对公路工程设计过程当中所需要遵循的原则,其次分析了公路设计的作用,最后针对现代公路设计问题提出了具体建议,旨在为相关工作人员提供参考意见。

1对公路路线进行设计的原因分析

高等级公路的路线设计,不仅要保证线路的流畅与美观,有利于驾驶人员对路况进行全面把握,还要结合地方交通特点,适当超前设计,提供人民便捷、安全与舒适的出行体验。公路路线设计所涉及的内容有很多,总体来看有平面线形设计、纵断面线形设计和横断面线形设计。在实际的设计过程中,由于受到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往往会出现不同程度的问题,其中最常见的就是公路与沿线地块高差取值问题,牵涉到规划竖向、场地、道路衔接、通道布设、区域排水等一系列使用问题,处理好沿线的控制因素也意味着公路设计的成功。不管行业如何发展,路线设计一直处于整个公路设计中的核心地位,科学合理地布设通道、标高能更好地服务沿线地方、更好地促进经济发展。

2在进行公路路线设计的过程中所要遵循的原则

2.1需要遵循实效性的原则

公路路线设计作为线性工程建设关键环节,通常建设方采用信息化方面的设施来协助公路设计的完成。但是在具体实践过程当中,由于受各种因素影响,使得公路设计工作中存在一定问题。例如:资金短缺等。这些因素严重制约了整个公路项目施工效率和质量水平提升。所以为体现公路设计目标的实效性,则对于公路设计领域中各项物力投入,人力成本投入和资金投入均应实现有效监督,从而实现利用较少经费取得较好路线设计总体效果。

2.2应该遵循相关安全性的原则

安全性原则在公路路线设计中是最为核心的且必须坚持的。随着社会经济水平的不断提升,我国对交通安全问题越来越重视,公路工程中存在着诸多安全隐患,为了更好地保护人民群众的生命和财产安全,我们需要进一步完善我国的公路建设标准,进一步结合周边控制条件去思考。在公路路线中,国家标准对直线曲线衔接段、曲线段、转弯段和坡路段有比较严格的规定,设计者应严格按照国家标准设计,确保转弯段和坡路段等高危险系数路段的路线安全指标值,以确保出行者的生命安全。同时应充分综合考虑国家标准,地质条件和公路项目要求等因素,尽量缩小道路转弯弯度和升降坡度,并且尽量不要设计“胳膊肘弯”等高难度线路,以避免车辆行驶视距较差、侧翻等安全问题,增加出行人员安全性。同时结合新时代的交通要求,应结合地方特点,加强交通安全措施,减少事故的诱发点。

2.3应该遵循环保性原则

公路项目一般连接城镇与乡村,公路路线所经之处不可避免会占用部分耕地,存在征用土地和砍伐树林等情况,在山区公路建设中也有可能会涉及隧道开挖和在山谷间架桥等问题,对于周边环境的影响非常巨大,在公路路线设计时一定要注意线路的环保性问题,尽量减少对水源地、耕地造成的影响,切忌大量砍树,确保道路沿线植物生存环境完整。如果需进行隧道建设,应进一步对地下及地上水资源进行深入勘探,在施工方案中应做好防护、环保措施,在施工时应按设计方案做好准备工作,尽量减少公路建设给周围环境带来的影响。在景观绿化方面,应注重生态环境保护,因地制宜选择树种,提高道路沿线植被覆盖率,注意水土保持措施,与当地地理环境相适应,要对原有人文景观、古迹遗址进行保护,使之和谐共存。

3关于高等级公路路线设计的相关内涵

3.1必须要进一步加强对公路沿线的勘察工作

公路路线设计与地质地形勘察工作密不可分,公路设计人员只有把握好精准详细的地形资料才能根据实际情况进行科学合理的路线设计,最大限度地提升其实用性与安全性。此外,设计人员应根据地质资料对道路设施以及道路结构做出相应的调整,以此来促进道路整体安全性能的提高。同时,还要根据不同区域内自然环境特征等因素来选择合适的设计方案,使其达到经济适用、安全可靠的要求。对于地质情况比较复杂的区域,或地势地形变化很大的山区来说,更需要设计者对当地交通事故产生的原因进行分析,综合这些资料来认识到当地公路建设中出现的一些问题,并且在进行设计时对其进行规避,从而提升公路路线设计的质量。

3.2面对复杂地势的路线设计

许多公路设计选择平曲线形式,圆曲线与缓和曲线为平曲线的两种普遍形式,但也常使两条道路联系起来,以确保车辆能安全地由一条道路转换为另外一条比较并行的道路。为了确保道路行驶的安全性,应该合理选择平纵组合以及路线方案。随着经济的发展,交通压力日益增大。平曲线形线路设计时应尽可能增大平曲线半径,若地形条件对线路设计有约束,设计者可采用拓宽路面来发挥缓和曲线段效果,或对对应段速度进行约束,以控制速度来减少汽车受到离心力和减少汽车侧向滑移,也可减少大曲率和大转角以确保驾驶人员行车视距。在地势情况多变的较复杂地区,道路超高缓和曲线起着圆曲线路段和直线路段衔接的作用。设计时应注意由正常路拱横坡渐变为平坡时通过路段曲线半径应大于等于指定不设超高时最小半径,还要注意由标准路拱转换为平坡时超高渐变率应比排水时最小渐变率大,以提高道路排水效率。

3.3特殊地形的综合性设计

越河、越岭、越山及山间平原这类特殊地形,需依据自然环境与公路建设要求去衡量实际情况,多方案进行比选,选择合理方案进行勘察设计。例如公路建设所波及的水库、水塘等,它不仅给农户蓄水、灌溉工作带来了影响,还减少了人们对于水资源的使用,要想避免这一现象的发生,就必须要妥善控制公路实际路线,在采用合适弯道设计的前提下,在某种程度上避免给沼泽、水域等自然环境带来负面影响。同时需考虑环境协调性内容,对环境破坏路段予以安全防护并补充景观设计。加强交通诱导及标志标线提醒措施,并通过中分带高、低、疏、密按路段区分的绿化景观来缓解驾驶者疲惫、压迫感,进而提高行车的安全性。通过添加复合植被群落,修复绿化设施以及不同景观带来进行环境补偿以及景观段落设计可以有效地调节水土平衡并提高道路生态功能,如可以对道路排水设计和周围农田灌水设施设计具有一致性。

结语

在高等级公路路线设计中,需严格遵循安全、环保、效率等设计原则,关注直线、曲线、坡路和大流量等公路路段设计重点,梳理沿线地方发展需求,以保障人民群众自出行便捷、安全为主要目的,采用前沿的公路设计科学,在以公路建设的经济性及环保性基础上,尽可能地联动区域经济发展,促进公路项目经济效益提升。

参考文献

[1]李振海. 公路路线设计原则及注意要点[J]. 黑龙江交通科技,2021,44(11):45+47.

[2]谭沥东. 现代公路路线设计的要素分析[J]. 黑龙江交通科技,2021,44(03):66-67.

[3]彭向敏. 高速公路改扩建路线设计方法研究[J]. 四川水泥,2021,(01):291-292.

[4]谭卫平. 公路路线纵断面设计方法的探讨思路构建[J]. 建筑技术开发,2020,47(24):101-102.

[5]贺亦彭. 高原山区公路路线方案综合比选研究[D].重庆交通大学,2020.

[6]叶娅丽,景律灵. 改扩建公路路线的设计要点分析[A]. 中国智慧工程研究会智能学习与创新研究工作委员会.2020万知科学发展论坛论文集(智慧工程二)[C].中国智慧工程研究会智能学习与创新研究工作委员会:中国智慧工程研究会智能学习与创新研究工作委员会,2020:189-1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