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建筑工程管理的制约因素及应对措施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07-13
/ 2

浅谈建筑工程管理的制约因素及应对措施

1刘硕 ,2宋永利

1身份证号:21120219930401129X

2身份证号:372930198803101518

摘要: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和城镇化建设的深入,推动着建筑产业的进一步腾飞,但同时也给建筑工程的管理工作带来了巨大压力。工程质量作为影响建筑使用性和安全性的重大因素,一旦出现问题不仅会造成建筑工程项目成本的增加和工期的延长,甚至还有可能造成安全事故,为后期社会公众财产利益带来损害。基于此,本文针对建筑工程管理的制约因素及应对措施进行探讨分析,以供参考。

关键词:建筑工程管理;制约因素;应对措施

引言

在生活水平持续提高的当下,人们针对建筑所提出诉求也与以往有所不同。作为我国的经济支柱,建筑行业与社会发展间存在密切的联系。对建筑项目进行全方位管理,既能够使项目质量得到提升,又可推动行业实现可持续发展。鉴于此,在施工期间,相关人员应给予管理工作充分的重视,借助创新性方法有序开展管理工作,通过提高管理水平的方式,为行业发展奠定基础。

1建筑工程管理的制约因素

1.1管理体制不健全

系统的内部管理体系是加强建筑工程企业和施工团队等内部合作与支持的重要手段,也是维持建筑行业稳定发展的有利帮手。内部管理体系即管理人员需要通过完善内部控制制度加强对建设工程团队各环节的系统管控,在约束施工人员操作行为的同时也是引导其发展的核心。但就现阶段建筑工程管理的内部控制实施效果研究结果不难发现,其目前的建筑工程项目管理的体制尚不健全,主要体现在管理人员的法律意识和制度的执行力不足,对施工环节各责任人的执行措施和奖惩措施不当等,管理体制不健全带来的种种问题也造成了建筑工程的质量管理缺失。

1.2管理部门专业性人才储备不足

人才团队的建设是推动建筑工程管理的重要支撑,城市化进程的持续推进促进建筑工程项目数量的大幅上涨,城市规划建设对建筑工程项目的重视程度也随之提升,相应地对工程管理和施工高质量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加之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建筑企业的经营压力也越来越大。但是目前大部分建筑企业的管理人员并不具备足够的施工管理知识和技术储备,导致常常会出现决策失误等问题从而给整体项目带来不必要的经济损失,并且由于管理层对施工技术等方面的知识匮乏,且缺乏足够的管理经验作为支撑,导致在施工过程中无法对施工人员提出的具体问题提出建设性意见和建议,甚至还会由于管理不善而加大施工难度和拉长工期进度,不仅无法让施工人员的完全信服,造成施工团队的凝聚力不强、管理效率较差,还不能为工程质量和工程进度的顺利推进提供保障[1]

1.3安全管理工作不到位

虽然如今许多建筑企业在开展施工工作时,都会十分注重进行工程管理,但是目前所取得的工程管理效果仍然差强人意。在开展工程管理工作时,最为主要的一个问题是安全管理工作做得不到位,由于缺乏完善的安全施工管理制度,使得在施工过程中会经常出现一些安全问题,如果问题较为严重还会威胁到施工人员的生命财产安全。除了缺乏完善的安全施工管理制度以外,建筑企业在发展过程中并没有建立完善的奖惩制度,部分施工人员在施工时存在侥幸心理,没有严格按照制度标准来完成工作,这就导致一些安全问题的出现,针对这一部分施工人员并没有给予及时的惩罚,导致施工人员没有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为了能够对施工人员的综合素质能力进行提高,需要定期开展针对性的培训工作,在开展培训工作时,还要注重提高安全意识,这样才能使得工作人员具有较强的安全责任感,进而对自身的行为进行严格规范。许多安全事故的发生其实都是可以完全避免的,需要在前期做好相应的安全预防工作,但是目前在开展工程管理工作时,并没有制定完善的紧急预案,缺乏对一些突发事件进行有效处理的措施,这就导致一旦发生突发性的安全事故,将很难进行高效处理。

2提高建筑工程管理水平的措施

2.1完善工程质量的监督管理

在新时代背景下,想要保证工程项目的建设质量则必须将重点放在建筑工程管理工作上,注重对现有的工程管理水平进行提升,从多方面入手来开展高效的管理工作,首先需要注重对现有的工程质量监督管理进行优化和完善。建筑企业在发展过程中需要对现有的质量标准进行全方位的了解,并且根据工程的实际建设情况制定具有针对性的管理体系,在选择工作人员时,需要选择实践经验较强的工作人员来开展监督管理工作,注重对现有的管理体系进行不断的优化和完善,进而更好地提高建筑工程的管理质量。

2.2注重提高人员素质

建筑工程的施工需要有大量的施工人员参与其中,施工人员在一定程度上是建筑工程质量管理的主体,想要更加高效地开展建筑工程管理工作,则需注重对工作人员的综合素质能力进行提升,注重提高工作人员的责任心和责任感。针对工作人员需要开展定期的培训工作,对于不同的岗位所开展的培训内容要具有一定的区别,需要根据岗位的实际需求来进行合理的设定,国家需要注重加强对专业人员的培训力度,对现有的知识结构体系进行优化和完善,在保证工作人员具备完善的理论知识基础的同时,还要有较强的实践能力,这样才能更加高效地开展一系列建筑工程管理工作,避免在开展工作时出现失误

[2]

2.3增强安全教育,消除工程隐患

首先建筑企业需要落实企业主体的安全责任,建筑工程本身是一项专业性强且危险系数较高的行业,从前期规划到中期施工和后期验收都有可能受到环境因素、人为因素等各方面因素的影响而存在诸多安全隐患问题,因此在建筑工程管理中,增强员工安全教育、消除工程安全隐患是一项十分重要的工作,为尽可能降低施工安全事故发生的几率,施工人员需要严格按照既定程序和标准进行操作,同时还要加强日常工作的安全检查,政府相关部门也要对相应建筑工程单位加强安全检查,落实企业主体的安全责任,从根本上践行“安全第一”的施工原则。首先,在实行建筑工程管理工作时需要重点对安全管理人员和监督人员的安全教育和培训,只有管理人员先意识到了安全施工的重要性,才能更好地引导施工人员进行安全施工,同时鼓励施工人员积极了解和申报职业危害,为自身安全提供有力保障。其次要加强对施工人员的安全培训,尤其是对于特种工程和技术一定要求员工必须持证上岗,同时加强员工对建筑工程中常用设备和技术工艺的全方位掌握,充分了解和熟悉紧急情况的处理流程,提高员工突发事件的应对能力。

2.4重视施工进度的把控

在对施工进度进行管理时需要制定合理的施工进度计划,保证各个阶段的施工工作都能高效开展,在对施工进度进行管理时,需要根据工程的实际建设特点以及施工单位的情况来制定相关的计划方案,部分外界环境因素会对施工进度造成影响,因此需要提前制定相应的预案措施。科学技术水平的提高,使得能够被应用在施工进度管理工作中的先进技术变得越来越多,在开展进度检查工作时,可以利用先进的信息化技术,以周期性循环管理模式为主来开展细致的编制执行和检查工作,这样能够保证施工进度的同时,避免出现赶工的问题。

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新时代背景下,建筑工程领域的发展推动了我国社会经济水平的提高,想要保证工程建设的质量,则需注重开展工程管理工作,从多方面入手,对现有的制度和机制进行优化和完善,注重提高工作人员的综合素质能力,做好施工前、施工中以及施工后的管理工作,这样才能推进我国建筑领域得到更好的发展。

参考文献

[1]袁文辉.建筑工程管理的制约因素及其应对策略[J].现代物业(中旬刊),2019(12):134.

[2]胡知平.建筑工程管理的制约因素及其应对措施分析[J].现代物业(中旬刊),2019(12):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