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建筑工程测量常见错误分析及应对措施探讨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07-13
/ 2

关于建筑工程测量常见错误分析及应对措施探讨

周宗禹

广东省水利水电第三工程局有限公司  523710

摘要:在建筑工程建设过程中,许多事项在施工前都需要对施工材料、施工目标、施工场地等进行测量工作,保证在施工时用料的准确性。测量工作的质量直接影响到整体的建筑施工质量以及工程进度,是绘制建筑图纸并将设计内容转变成现实的基础,施工测量是整个施工体系中的关键环节。随着我国科学技术在建筑工程领域的应用和发展,我国的建筑工程测量工作已经逐渐趋于成熟,但是社会不是停滞不前的,人们的生产生活需求伴随经济的发展逐步提高,对建筑工程领域的要求也就越来越高。相比从前,现阶段结构越发复杂的建筑也对工程测量技术以及工程测量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加强对建筑工程测量工作的改进必不可少。本文主要是从建筑工程测量中常见的错误问题入手进行分析,并根据这些问题提出相关的应对措施。

关键词:建筑工程;施工测量;常见错误;应对措施

建筑工程中的测量工作在施工的每一个阶段都需要进行,贯穿了建筑工程的整个过程,是非常重要的施工内容。一般情况下,工程测量主要包括施工之前对建筑工程的测绘、整个蓝图设计、二维控制网和高程控制网的建立;工程中每个建筑物的位置设定、放线;不同规格建筑材料的运用;大型施工设备位置的布控;施工中的轴线设置;建筑结构的沉降程度;建筑内部的水平位移等,测量工作在施工过程中无处不在。因此,在进行工程测量时必须做到精准和严格要求,对于不同的建筑物要根据其结构特点和建设需求来考虑工程测量如何进行,对不同结构不同施工要求的建筑物构筑物要采用相适宜的测量方式,使测量方式与实际的施工情况相符合,从而提高测量工程的整体质量。但是,在建筑工程过程中依旧存在一些常见的测量问题,以下主要从测量人员的专业能力比较薄弱而导致的人为操作失误、测量仪器设备管理不当导致的仪器失准以及周围的施工环境对测量工作的影响这三个方面进行了分析论述,并提出了相应的改善策略。

一、建筑工程测量中常见的错误分析

(一)工作人员专业能力薄弱,操作出现失误

因为测量工作在整个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都必不可少,所以工作量相对来说非常大,并且进行测量工作时经常要露天作业、进入到尚未完成的建筑物内部测量等,还有测量工作的质量直接决定着各项工程的质量和进度,测量人员承担的风险和责任也就非常高。这就存在一些工作人员由于承受不了压力或者其他方面的因素而无法全程干下来,测量人员的流动性就比较高,工作经验也就无法积累,高技术的测量人员相对较少,人才资源匮乏。还有一些建设单位招收工作人员时标准较低,在缺少人手时甚至会用一些非专业性人员或者没有参加过系统的职业技能培训的人员来工作、兼职。这种工作人员专业能力薄弱的情况下,就会导致施工过程中出现人员操作失误的现象,从而影响到测量工作的质量。

(二)测量仪器设备管理不当,仪器失准

相比较过去传统的人工测量方式,现阶段的建筑工程测量工作主要依靠各种先进的测量仪器和设备,主要是为了应对越来越复杂的建筑结构,并且仪器设备的测量结果比手动测量更加精准。但是测量仪器和设备需要工作人员的操作、管理和保养维护,否则就会影响到测量的结果和仪器的精准性。而在建筑工程测量中,很多工作人员都不注重对测量仪器的管理和维护,通常将测量仪器和设备随意的摆放在非规定的位置,没有专门的管理人员对仪器设备进行记录和监管。并且一些工作人员在仪器的使用过程中没有按照标准的步骤和要求,使用过后也不对仪器进行保养和维护,长时间之后,就导致了测量仪器和设备失去原有的精确程度,在测量中还容易发生仪器失灵的问题,从而导致测量工作的质量大大降低,甚至测量工作无法正常进行,进而对整个建筑的施工都产生阻碍。

(三)测量环境的影响

在当前的时代背景下,建筑物的样式功能越来越多,建筑内部的结构也就越来越复杂,工程测量的目标场地对测量工作的影响也越来越大。再加上外部的环境、恶劣天气的影响,测量工作的进展也非常困难。比如施工过程中,复杂的建筑结构会给仪器的布置造成困难,多日的降雨会使施工地面产生沉降,这就会让之前布置好的测量仪器的位置和测量标准出现偏差,大量的降雪会掩埋住轴线,还有沙尘天气、气温差等,这些环境因素都会影响到测量工作的准确性。

二、建筑工程测量中常见错误的相关应对措施

(一)提高工作人员的专业技术和综合素养

再精密的仪器设备都需要人工进行操控,所以要想提高建筑工程测量工作的整体质量,就需要提高对相关工作人员的专业技能和综合素质的培养。对于上岗前的相关人员进行理论知识的培训,在招收测量人员时要进行严格的筛选,不要采用非专业的人员。对于上岗之后的工作人员要加强对他们实际操作能力的培训,增强对测量人员的操作技巧的培训,增强工作人员对复杂情况和突发问题的应对能力。并且对测量人员的工作内容进行合理的规划分工,可以让操作仪器的人员、观测人员二者互相轮换交替工作,防止测量人员出现观测疲乏导致的视觉误差,减轻测量人员的压力,使工作人员在测量时精力能够更加集中。

(二)加强对测量仪器设备的管理和日常维护

建筑工程的测量工作中,必须加强对测量仪器和设备的严格管理,做好对测量仪器和设备的日常维护保养工作。每一个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所使用的测量仪器设备得种类和数量都非常多,需要安排专门的工作人员对仪器设备的使用情况、摆放情况进行记录和监管,保证测量仪器和设备放置在平整、开阔、避风的位置,及时的清扫仪器设备周围的废弃材料、雨水和积雪等杂物。对于仪器设备的使用情况严格记录,何人何时何地使用的何种测量仪器和设备都要记录清楚,再使用后对仪器设备进行仔细检查,将责任精准落实到每个工作人员身上。在整个施工过程中,还要注重对测量仪器和设备的保养维护工作,定期进行全面检查,安排专业的工作人员实施保养工作,保证测量仪器设备的精准程度,延长测量仪器和设备的使用寿命。此外,还要注意对测量仪器和设备的更新换代,避免仪器设备过于老旧而导致的测量误差。

(三)完善测量复核制度,增强测量的精准性

为了避免外界环境、人工操作以及测量设备本身的问题导致测量结果的误差,使测量工作更加精确化、标准化,就需要进一步完善对测量工作的检测工作,制定测量复核制度。其中主要包括测量仪器和设备在使用一定时间后,要定期的运送到相关检测机构对仪器设备进行全面检查和校对,记录仪器设备的复查时间和每次的检测情况;建立对施工过程中放样测量工作的检测、核查制度;将测量工作的每一步测量结果都进行复核,然后再将每一个大的环节进行复查,最后对整个测量结果进行查验复核,做到步步精准;建立测量结果的审批制度;将测量人员和复核人员分开安排,不可由同一人员对自己的测量结果进行复核。在设立这些测量复核制度后,还需要加强相关工作人员对测量工作的重视程度,使测量人员能够更加认真对待测量工作。

结束语:综上所述,现阶段在建筑工程建设过程中,工程测量工作依旧存在许多常见的错误,而工程测量工作的质量直接影响着整个建筑工程的质量。所以,应当不断的改进工程测量技术,提高工程测量的质量,注重对相关技术人员的能力培养,加强对测量仪器设备的管理以及日常维护工作,加大先进仪器设备的引进和投入,注重对仪器的更换升级,制定严格的测量复核制度,增加对测量工作的重视程度,努力推动建筑工程的整体发展。

参考文献:

[1]吴鹏. 建筑工程测量常见错误及应对措施分析[J]. 砖瓦,2021,(01):121-122.

[2]何明亮. 建筑工程测量常见错误及应对措施探讨[J]. 中国新通信,2020,21(21):226.

[3]肖臻驰. 分析建筑工程测量常见错误及应对措施[J]. 居舍,2020,(17):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