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小学爱国主义教育 培养学生报效国家情怀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07-13
/ 2

加强小学爱国主义教育 培养学生报效国家情怀

丰高辉

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克山县双河中心学校   161611

摘要:小学生爱国主义培养是当前小学生素质教育工作的一部分,爱国主义教育是每个青少年都需要具备的基本能力。文章对小学生爱国主义教育进行分析,探讨加强小学爱国主义教育培养学生报效国家情怀的有效策略。

关键字:爱国主义;国家情怀;爱国教育;小学爱国主义

引言

在当前的小学教学新课标种指出,要在教学中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以及提升学生的社会主义道德品质,从而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念和价值观念。这样的教学方式还能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认识到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提升学生们的学习能力。爱国主义精神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更是当代祖国繁荣富强发展的重要思想武器。所以小学教师在开展教学活动的过程中,要根据教学内容,在教学中贯穿爱国主义思想教育,从而提升小学生们的爱国主义精神。

1当前小学生爱国主义教育的基本情况

从整体上看,当前小学生爱国主义教育的实施主体面是好的,呈现出鲜明的时代特点。学校德育工作也把爱国主义教育放在核心的位置,取得了比较理想的成绩,但是仍然存在着一些有待解决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喜欢追明星而不仰慕英雄。由于现在电脑、电视等泛娱乐化情况比较严重,很多学生疯狂追星。但是当你让他讲出中国古代和现代著名的爱国人物时,往往他们面面相觑,张口结舌,或者只集中在几个固定的人物身上。学生对英雄人物或爱国人士的认识只停留在书本上,长此以往,其精神食粮必然缺失,对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的形成具有较大的负面影响。其次,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的作用有待发挥。现在的家长往往重视学生知识的学习,重视学生的智育发展,家长往往把眼睛盯在学生的分数上,很少带学生到红色教育基地去走一走、看一看。即使有的家长带学生到教育基地去了,往往也是走马观花,教育成效是微乎其微,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的作用有待发挥。另外,缺少有效的爱国主义书刊阅读。现在小学生选择阅读书籍,很多是童话类、故事类、卡通类的,这些书籍符合学生的年龄与阅读心理,有明确的指向性,可很少有家庭为学生购买爱国主义书刊,这显然是值得我们思考的。由于爱国主义书刊阅读量小,学生的精神世界变得荒芜。

2小学爱国主义教育策略

2.1开展多元化的爱国主义宣传活动

小学教学中有许多口语交际活动,教师可以充分利用这些活动让学生走出课堂,到户外进行口语交际活动。为此,教师可以以“我心中的祖国”为主题,让学生思考心中的祖国是什么样子的。教师需要提前给予学生活动主题,让学生有更多的时间进行思考,在活动开展当天学生就能根据自己的想法进行表达。但是,这一活动适合高年级的学生,由于低年级的学生年龄小,所接触的事物也比较少,爱国主义宣传活动还需要通过教师的引导。例如,在低年级爱国主义教育活动开展环节,教师可以利用课堂上的几分钟让学生观看关于我国大好河山的宣传片,并要求学生在观看后写出自己的心得体会,强化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其次,一些有经验的教师还可以在课堂上向学生讲述自己爱国的经历,以此激励学生。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采用多样化的方式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怀,引导学生将自己对祖国的热爱表达出来。

2.2研读把握语文教材,挖掘爱国教育资源

第一,利用红色经典作品,了解祖国历史文化。在小学阶段,利用语文课本中涉及的许多红色历史经典著作,教师可以针对人物和事件的背景更加深入地挖掘,使学生能够更加了解民族和国家的情况,通过真实而又复杂的历史故事情节来启迪和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怀。第二,阅读传统节庆文章,感触中华民族文明魅力。语文课本中有许多关于我国传统节庆活动的文章,如端午节、中秋节等。教师可以通过设立教学情景,使小学生切身感受和认识到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内涵和魅力,感受节日氛围,赋予时代教育主题,发扬传统美德,表现时代力量,从而激起他们的爱国之心和爱国之情。第三,赏读关于大自然和风景的文章,激发学生的爱国主义热情。语文课本中描述祖国锦绣河山和自然风光的课文也很多,这是学生认识祖国雄伟壮大、激起爱国感情的极好资源,教学这些课文时重点指导学生朗诵、背诵,品析优美的词句,欣赏祖国美景,积累语言,培养情感。

2.3组织课外活动,促使小学生感受家国情怀

小学道德与法治课程的正式设置,目的主要是能够让小学生学会自主学习、独立思考、感受生活、塑造爱国情怀,通过亲身的生活经历来体会相应的道德情感与道德认知。小学生年龄还小,他们的生活经历和生活空间很少,所以,道德与法治教师要针对不同的课程内容来设计各种不同特色的主题活动,以此来丰富小学生的社会生活经验,促使小学生培养爱国精神,让小学生能够获得更多的情感感悟和自我认知。通过课外活动自身实践,学生能更清楚并且深刻认识和找到“体验需融入情感”的真正教学意义和存在价值。例如:道德与法治教师在教授部编版小学五年级第一单元“面对成长中的新问题自主选择课余生活”这一部分的内容时,教师可以组织小学生开展进入博物馆参观的课外活动,以此培养小学生的爱国情感。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是塑造小学生的自主独立思想,让小学生懂得他们每个人都拥有自主选择的权利,并且能够自己合理选择想要的课余生活。教师组织学生在假期去博物馆参加展览,这也是学生想要的课外生活,学生欣赏了博物馆中的每件展品,并且认真详细地读着每件展品的来源和年代背景,并对其赞不绝口,他们逐渐发现了国家的伟大和民族文化的渊博,从而在心底里逐渐根植了爱国情感,在今后的学习生活中都会表现出自己的爱国热情。

2.4在教学中让学生融入真情实感

小学教学中很多教学内容非常适合学生小学生们进行朗诵,语文教师可以利用这些文章的特点引导学生在朗诵的过程中融入真实情感,从而对小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思想教育渗透。这些教学内容不仅和当时的历史背景哟非常紧密的联系,同时还表达了作者深厚的感情。如果小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没有投入真实情感,那么学生就会很难理解文章中作者想要表达的思想感情。在语文教材中有很多革命题材的文章以及诗词,这些内容都从不同程度上反映了革命先辈为了人们今天幸福稳定的生活做出的奋斗和牺牲,这些文章有非常重要的爱国主义思想教育价值。语文教师要应用好这些教学资源,在教学的过程中引导学生注入真实的情感,从而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思想教育。

2.5通过丰富多彩的活动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以爱国主义为核心,全面开展理想教育、爱国主义教育、集体主义教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感恩教育、诚信教育、传统文化思想教育。利用每周一的升旗仪式和国旗下讲话,结合重大节日、纪念日,发挥少先队阵地作用,实施月主题教育制度,塑造学生的良好品格。一是大队部形成实施方案,有计划有步骤的实施;二是将主题教育列入“班队课”及升旗演讲教育内容;三是通过印发学习资料、开展手抄报展评等形式追求教育的实效性;四是加强爱国主义宣传,通过专题讲座、知识竞赛、主题班队会、演讲、国旗下讲话、手抄报、黑板报、实地参观等形式,增强学生强烈的爱国主义意识。

结语

综上所述,小学作为教育的重要阶段,教师要意识到培养学生爱国主义精神的重要性,引导学生了解自身所肩负的责任及使命。强化爱国主义教育与各学科教学工作的融合,创新教学方式与教学放啊,以提高小学生爱国主义培养,激发学生爱国情怀。

参考文献

[1]米亭.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的新特征探赜[J].石家庄学院学报,2020,22(4):44-49.

[2]何旭娟.加强爱国主义教育,培养时代新人[N].湖南日报,2020-07-13(4).

[3]巫秋.小学语文教学中爱国主义教育的渗透策略分析[J].课程教育研究,2019(27):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