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ICC门诊维护过程中的风险管理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07-13
/ 2

PICC门诊维护过程中的风险管理

李晓

成都市第五人民医院  611130

【摘要】目的:探究PICC门诊维护过程中的风险管理实施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20年1-12月门诊PICC维护患者及2021年1-12月门诊PICC维护患者共80例作为研究对象,前者采用常规管理方法为A组,后者采用风险管理方法为B组,比较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及PICC知识知晓情况。结果:经管理干预后,B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A组(P<0.05);B组患者PICC知识知晓情况显著优于A组(P<0.05)。结论:在PICC门诊维护过程中实施风险管理可有效降低患者并发症发生率,提升患者PICC知识知晓情况,值得推广。

【关键词】PICC门诊维护;风险管理;并发症

外周静脉植入中心静脉导管PICC是一种先进的深静脉置管术,具有多方面的应用优势,对患者产生的创伤较小,并能长时间保留[1]。对于长期治疗的患者如危重症患者及化疗患者来说有良好的应用效果,可有效避免患者反复穿刺产生的痛苦及不良情况等[2]。由于PICC置管时间很长,易受到多方面因素的影响产生一系列安全问题,在PICC门诊维护过程中,需要建立良好的管理模式,保证患者治疗安全性,并避免患者产生一系列并发症,提升患者护理质量[3]。本文研究以80例门诊PICC维护患者为研究观察对象,意在分析PICC门诊维护过程中的风险管理实施效果,具体报告下述。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研究选取我院收治的门诊PICC维护患者共80例,时间(2020.1-12月与2021.1-12月),其中2020.1-12月患者为A组(常规管理),2021.1-12月患者为B组(风险管理)。其中A组40例,其中男性患者为24例,女性患者为16例,其年龄集中在28-69岁之间,均值(48.74±1.63)岁。B组40例,其中男性患者为25例,女性患者为15例,其年龄集中在29-70岁之间,均值(48.75±1.65)岁。组间数据对比无统计学差异(P>0.05),可比。

1.2方法

A组:给予常规干预,对患者讲述PICC相关知识,提升患者护理意识,并对患者实施基础并发症护理。

B组:给予风险管理干预。①组建风险管理小组:对小组成员进行严格培训,使其了解PICC置管相关护理知识,掌握良好的PICC导管维护方法,并讲述护理要求,对小组成员进行考核,使其考核合格后进行护理管理工作。②风险识别:了解PICC置管可能产生的一系列风险问题以及并发症,并针对可能产生的风险制定良好的预防机制,加强对患者病情了解,并对患者PICC置管进行风险因素评估,并了解主要的风险因素。③风险管理:对患者进行健康宣教,采取多种健康宣教方式,包括视频宣教、一对一交谈以及发放宣传手册等,使患者了解PICC置管相关知识以及日常维护技巧,并提升患者护理意识,为患者讲述常见的PICC置管并发症及正确的预防方法,使患者护理能力提升。加强对患者PICC置管的观察,了解患者导管是否产生堵塞及阻力等现象,护理人员应当提升专业技能,掌握专业知识,采取正确的方式进行冲管与封管,避免在患者化疗时产生一系列不良事件。对患者的护理遵循无菌操作原则,并保持患者导管固定,避免患者导管产生破裂与脱落,并及时对患者穿刺点进行换药。确保导管无打折,扭曲等现象,若发现异常情况,需要及时干预。④质量检查:护士长需要对护理人员管理情况进行检查,并将其中的问题进行总结,告知护理人员加强改善并制定良好的改善措施,提升风险管理质量。

1.3观察指标

比较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包括导管滑落、堵塞及静脉炎)及PICC知识知晓情况(对患者发放调查问卷,满分为100分,分数越高表明患者知识知晓情况越好)。

1.4统计学分析

SPSS 24.0软件为统计工具,计量资料:(±s)表示、组间对比t检验,计数资料:n(%)表示、组间对比检验,P<0.05,差异性标准。

2.结果

2.1并发症发生率

B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低于A组P<0.05,见表1。

表1 2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比较(%)

组别

例数

导管滑落

堵塞

静脉炎

总发生率

A组

40

4(10.00)

3(7.50)

1(2.50)

8(20.00)

B组

40

1(2.50)

0(0.00)

0(0.00)

1(2.50)

χ2

-

-

-

6.135

P

-

-

-

0.013

2.2 PICC知识知晓情况

    B组患者PICC知识评分为(89.22±4.53)分,A组患者PICC知识评分为(70.53±4.56)分,B组更高,T=18.390,P<0.05。

  1. 讨论

PICC置管是一种安全的注射途径,可以满足患者个性化需求,并有利于患者更好的治疗,但是一些患者对PICC置管相关知识不了解,不具备正确的护理技能,在患者出院后会产生一系列不良事件,使导管堵塞滑落,并产生静脉炎等并发症,严重影响患者的健康,并带来严重的安全性问题。需要加强对PICC门诊维护的风险管理

[4-5]

结合本次实验研究,以80例PICC维护患者为研究对象,管理干预后B组患者并发症显著低于A组P<0.05,表明风险管理干预可降低患者并发症的发生,B组患者PICC知识知晓情况显著优于A组P<0.05,表明风险管理可提升患者PICC知识知晓情况,有利于患者护理能力提升。这是由于在风险管理过程中组建完善的管理团队,并针对可能产生的PICC置管风险进行评估与识别,找到准确的影响因素,并制定合理的管理计划,加强对患者健康教育,使其了解PICC置管相关知识及维护操作技巧,保证患者日常维护效果良好。在此期间,加强对护理人员的培训与考核,提升护理人员的专业技能,保障患者置管安全。
    综上所述,在PICC门诊维护过程中,采用风险管理可降低患者并发症发生率,提升患者PICC知识知晓情况,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张薇,侯冬娇,陈丽光,等. COVID-19疫情期间PICC门诊风险防控与对策探讨[J]. 医院管理论坛,2020,37(11):8-9,16.

[2]郭姝. 肿瘤患者门诊PICC 维护过程中常见并发症及护理对策[J]. 健康管理,2020(34):219,208.

[3]张柯,尹小青. 智慧PICC静脉治疗管理信息系统的设计与应用[J]. 中国数字医学,2021,16(2):78-81.

[4]张新蕊,杨春艳,杜艳方,等. 良乡医院PICC护理门诊对区域PICC导管维护患者服务质量研究[J]. 母婴世界,2020(25):261-262.

[5]李小宝. PDCA循环管理模式在PICC导管维护门诊管理中的应用[J]. 中外医学研究,2020,18(23):82-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