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期下化肥检验工作的创新途径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07-12
/ 2

新时期下化肥检验工作的创新途径

王小强

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检验检测中心产品质量检验所  新疆库尔勒市 841000

摘要:在我国绿色环保理念的全面推行下,我国全面落实了退耕还林政策,农民耕地面积逐渐减少,但为了能够增加农业农作物生产产量以及生产质量,农作物种植人员就必须要对化肥材料质量进行全面控制。化肥的有效使用能够进一步提高农作物生产产量,同时化肥中所具备的化学成分,对促进农作物生长也有着重要作用。为了避免化肥产品出现质量问题,需要通过采用化肥检验方式,确保检测结果的准确性,从而对化肥质量进行有效控制,避免对农作物产品造成不良影响,以此为我国农业健康发展奠定良好基础。

关键词:化肥产品;常见质量问题;化肥检验;准确度

为了提高农产品的生产质量以及生产产量,需要在农作物种植的过程中,采用相应的化肥肥料,以此为农作物的健康生长提供充足的营养成分。在农作物种植生长的过程中,化肥质量对农产品增量促产起到了重要性作用,同时也关系到广大农民群众的利益。为了有效保障化肥产品质量,通过化学检验方式,保障化肥检验结果的准确度,以此对化肥质量进行有效控制[1]

1化肥产品检验的重要性分析

近年来,我国对化肥生产产业提出了更多要求,保障化肥生产质量的同时,还需要对化肥产品质量进行全面监督与管理,尤其是我国农业耕地面积逐渐减少,为了保障农作物高产高质,则对化肥产品质量提出更多要求[2]。在当前化肥产品与化肥种类不断增加的情况下,化肥生产行业在实际发展中存在着混乱情况,市场中化肥产品种类相对较多,需要通过做好检测管理,才能够对化肥质量进行有效控制。通过抽样调查,对化肥产品进行检验后发现,市场中的化肥产品合格率仅达到70%,近30%质量较差的化肥产品流于市场当中,对我国农产发展造成了一定的影响。为此,在化肥工作生产中,需要做好化肥质量检验把控工作,实现科学化检验,并确保整体的检验结果精确度可以得到全面提升,对检查结果误差进行全方位控制,以此促进当前农业经济发展,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在化肥产品检验的过程中,检验人员应当对当前信息化技术进行有效使用,以此对化肥产品进行有效抽检,并根据检验结果对化肥产品质量进行有效辨别,同时对化肥产品的品质进行科学化划分。通过对化肥检验结果的分析,对其中存在质量问题的化肥产品进行有效分析与追踪,以此保障化肥生产质量可以得到整体提高,保障化肥检测的精确度。

2新时期下化肥检验工作的创新途径

2.1目前化肥主流方法分析

氮、磷、钾是农作物生长过程中最重要的三种元素。

氮是植物必须大量营养元素之一, 对植物生长、产量和品质具有重要意义。氮肥可以显著影响植株的株高、叶片数、根长、生物量等农艺性状。

磷元素是植物体内核酸、磷脂和植素等有机物质的重要组成元素,磷元素的正常供应有利于细胞增殖和分裂,而且磷还是植物体内高能化合物的重要组成。

钾元素素有“品质元素”之称,所以钾肥对植物有机物的运输及抗逆性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K 元素在植物体内可以促进各种酶的活化,促进植物对光能的利用。

市场上主流肥料有尿素、复合(混)肥、磷酸一铵、磷酸二铵、大量元素水溶肥、硫酸钾、氯化钾、磷酸二氢钾等,这些肥料的检验标准大都使用传统的检验方法进行检验。总氮的测定主要是用蒸馏后滴定法,再前期准备工作完成的情况下测定一个样品需要2~3小时,含有硝态氮、有机态氮等样品消化都需要5~6小时,整个检验需要8小时左右;磷、钾含量的测定需要4~6小时,完成一个样品的氮磷钾检测整体需要1~2天的时间。传统检验方法优缺点明显,优点是方法稳定,操作简单,重复性、准确性高,缺点是效率低,无法大批量检验,时效性差。肥料检验对时效性要求较高,生产企业在生产过程中发现质量问题能够及时调整配方,确保产品质量;农户使用过程中及时获得肥料养分的准确含量有利于科学施肥,提高肥效。因此提高检验效率,缩短检验周期对化肥企业生产及农业生产都有重要意义。2020年11月19日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发布了GB/T15063-2020《复合肥料》新标准,相对GB/T15063-2009版本增加了杜马斯燃烧法测定总氮、等离子体发射光谱法测定钾含量、自动电位滴定法测定氯离子含量等新方法,这些变化对今后提高肥料检验工作效率非常有利。

2.2加快对新的检验方法的推广使用

虽然GB/T15063-2020《复合肥料》中引用了杜马斯燃烧法测定总氮、等离子体发射光谱法测定钾含量等效率较高的仪器法,但是GB/T10205-2009《磷酸一铵、磷酸二铵》、HG/T2321-2016《肥料级磷酸二氢钾》、NY/T1107-2020《大量元素水溶肥料》等产品标准还未通过这些方法的验证,未引用这些仪器法,检验机构在开展检验工作时遇到不同产品在选择检验方法是会有一定的制约。这需要标准制定部门加快对新方法的研究、验证,为进一步提高检验工作效率提供科学、高效、准确的检验依据。

2.3研究批量检验的可行性

肥料检验市场需求量大,在农作物施肥期间有大量的肥料产品需要检验,样品也相对集中。探索更高效的流水作业检验模式的可行性对提高检验效率有一定的意义。目前检验化肥全国各地收费标准不一,检验氮磷钾含量的费用从几百到上千都有,在我们新疆检验一次氮磷钾在700元左右,费用偏高。通过探索批量检验,降低检验成本,降低费用,降低检验门槛,加大农户化肥检验的自主性,有利于精准施肥,减少肥料浪费现象,有效提高农作物的产量和品质。

2.4 研究新方法,寻找传统检验方法使用对环境污染较严重的化学试剂的它替代品

在检验化肥氮、磷、钾过程中,会使用到铬粉、喹啉、丙酮等对环境污染较严重的试剂。这些试剂在使用时经常是混合在一起使用,而且使用量较大,后期无害化处理难度也较高,研究新方法,替代这些试剂,对保护环境有一定意义。

3结束语

化肥作为当前农作物生产种植质量的重要保障,保障化肥质量的同时,合理对化肥进行有效使用,减少肥料浪费,不仅能够有效提高化肥的生产产量以及生产质量,而且对环境保护具有重要意义。为此,针对化肥产品常见的问题进行具体分析后,采用相应的检测方式,对化肥含量进行具体分析,保障最终检测的准确度,以此避免质量不达标的化肥在市场中流通,避免农民经济受损。

参考文献:

[1]杨晓凡,侯敏娜.化肥检验常用方法及提高准确度的措施[J].化工管理,2021.

[2]赵玉青,杨照华,史亚楠.关于提高化肥分析检验准确度的研究[J].幸福生活指南,2019.

[3]杨靖.关于化肥分析检验准确度提高的途径探讨[J].中国石油和化工标准与质量,2016.

作者简介:王小强(1987.01-)男,汉族,安徽涡阳县人,研究方向:产品质量检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