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光眼小梁切除术患者的康复护理及眼压观察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07-12
/ 2

青光眼小梁切除术患者的康复护理及眼压观察

陈雪英,叶聃,杨雪,张婷婷,张宇茹,蒋佳佚

资阳市第一人民医院 四川资阳 641300

摘要:目的:分析在青光眼小梁切除术患者护理过程中使用康复护理所取得的临床效果。方法:在2020年1月~2021年6月期间医院收治的青光眼小梁切除术患者中选取84例作为研究对象并分为两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研究组给予康复护理,对比患者护理效果。结果经护理,患者眼压值均有所降低,且研究组低于对照组;经护理,患者疼痛情况均有所改善,且研究组VAS评分低于对照组;研究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以P<0.05,表示其在存在统计意义。结论:在青光眼小梁切除术患者护理过程中,通过康复护理的应用,有利于促进患者术后康复效果的优化。

关键词:青光眼小梁切除术;康复护理;眼压指标;疼痛情况;护理满意度

近年来,随着电子产品在日常生活中的不断推广与普及,各类眼科疾病的发病率均有所提升,从而对广大人民群众的健康造成了不良的影响[1]。在青光眼患者治疗过程中,传统疗法主要采用小梁切除术对其进行治疗。在手术期间,良好的护理干预往往对于患者术后视力水平的恢复具有重要意义,基于此,医护人员对患者护理方法进行了分析[2]。本文针对在青光眼小梁切除术患者护理过程中使用康复护理所取得的临床效果进行了分析,现报道如下。

1 材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在2020年1月~2021年6月期间医院收治的青光眼小梁切除术患者中选取84例作为研究对象并分为两组,对照组男22例,女20例;年龄37~65岁,平均(50.15±2.48)岁;研究组男24例,女18例;年龄35~60岁,平均(50.22±2.50)岁;患者及其家属均对研究内容表示知情同意。以P>0.05,表明患者数据差异无统计意义。

1.2 方法

1.2.1 对照组  给予常规护理,主要内容如下:①做好术前要点的说明。②在术后观察患者生命体征并进行记录。③及时进行病房巡视,并解答患者疑问。

1.2.2 研究组  给予康复护理,主要内容如下:①组建康复护理小组:由医生、护士长以及责任护士共同组建康复护理小组,结合患者实际情况制定康复护理计划。②开展眼部健康知识宣教:医护人员在术后应及时做好对于相关健康知识的宣教,告知患者在术后严禁私自对眼部进行按摩。③眼部功能训练:医护人员应在术后第3天引导患者进行眼部功能的康复训练,并在裂隙灯下对患者进行眼部规范化按摩。在此期间应做好对于患者眼部情况的观察,当患者滤过泡弥散或隆起明显时,可停止按摩。④不良心理疏导:医护人员应在护理过程中积极做好对于患者心理状态的评价并对其出现的相关症状给予科学解释,帮助患者树立康复信心。

1.3 观察标准

1.3.1 患者眼压值  依据患者实际情况进行记录与对比。

1.3.2 患者疼痛情况  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isual analogue scale,VAS)进行评估,得分越高表示患者疼痛情况越明显。

1.3.3 患者护理满意度  采用满意度量表对比,分为满意、基本满意以及不满意。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统计软件SPSS22.0处理数据,对于患者差异,以P<0.05,表示其存在统计意义。

2 结果

2.1 患者眼压值对比

经护理,患者眼压值均有所降低,且研究组低于对照组,差异存在统计意义(P<0.05)。见表1。

表1 患者眼压值

组别

n

护理前

护理后

研究组

42

21.55±1.60

12.01±0.68

对照组

42

21.43±1.59

15.45±0.71

t

-

0.345

22.677

P

-

0.731

0.000

2.2 患者疼痛情况对比

经护理,患者疼痛情况均有所改善,且研究组VAS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存在统计意义(P<0.05)。见表2。

表2 患者VAS评分

组别

n

护理前

护理后

研究组

42

6.66±0.43

3.77±0.34

对照组

42

6.73±0.51

5.01±0.33

t

-

0.680

16.960

P

-

0.498

0.000

2.3 患者护理满意度对比

研究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存在统计意义(P<0.05)。见表3。

表3 患者护理满意度

组别

n

满意

基本满意

不满意

总满意(%)

研究组

42

22

19

1

97.62

对照组

42

15

20

7

83.33

χ2

-

-

-

-

4.974

P

-

-

-

-

0.026

3 讨论

部分研究资料显示,作为眼科常见问题,青光眼往往容易导致患者出现眼部酸涩、视物模糊以及畏光等症状,继而对患者日常生活造成了不良的影响[3]。对于手术患者而言,术后的护理干预往往对于患者视力水平的改善具有重要价值,基于此,医护工作者结合康复护理理念对于患者护理模式进行了探索,从而促进了康复护理工作在临床过程中的推广[4]。总的来看,通过有效实现对于相关护理工作的全面落实,医护工作者可以帮助患者在术后合理实现对于视力功能的充分恢复并引导患者通过按摩实现前房房水循环功能的改善,其有助于促进患者眼压指标的合理降低。与此同时通过合理实现对于眼部的科学按摩,有利于降低患者巩膜变形与错位问题的发生几率,对于患者巩膜瓣处淤痕问题的规避具有积极意义

[5]

本次研究结果显示,通过康复护理模式的充分开展,有助于促进患者术后眼压值的合理降低,对于患者眼部疼痛问题的改善与护理满意度水平的提升具有积极价值。

综上,在青光眼小梁切除术患者护理过程中,通过康复护理的应用,患者术后康复效果可以得到合理的改善,该疗法值得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 吴洁,董凌玲. 专病一体化护理在青光眼复合式小梁切除术围手术期的应用效果[J]. 当代护士(上旬刊),2020,27(2):92-95.

[2] 司迎朝,刘培佩. 延续性护理干预对青光眼小梁切除术后患者遵医行为及眼压控制的影响[J]. 黑龙江中医药,2020,49(6):312-313.

[3] 潘蓓,赵倩,江红玲,等. 小梁切除联合生物羊膜植入术治疗闭角型青光眼的临床观察与护理[J]. 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020,41(2):240-241.

[4] 雷星,张晖. 集束化护理在白内障合并青光眼小梁切除术治疗中的应用及对患者生活质量评分的影响[J]. 中国药物与临床,2021,21(16):2887-2889.

[5] 李荔. 探究青光眼小梁切除术后康复护理的措施及对患者眼压控制的作用[J]. 饮食保健,2020,7(1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