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冠状病毒实验室核酸检测方法及实践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07-12
/ 2

新型冠状病毒实验室核酸检测方法及实践

赵晶

吉林市骨伤医院 132013

【摘要】目的:观察分析新型冠状病毒实验室核酸相关原理方法,在新型冠状病毒实验过程中使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方法,分析此种检测方法的临床检验价值以及相关实验室注意内容。方法:随机选择我院近两个月时间内(2022年1月至2022年3月)在对患者所检测的咽拭子(共计10000例),对其使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方式进行临床检测工作,进而分析其临床检测价值。结果:2019nCoV核酸检测结果为阳性的患者例数为13例,结果为阴性的患者例数为9987例,为此阳性率为0.13%。结论:及时开展2019-nCoV核酸检测工作尤为关键,荧光实时定量PCR实验室检测方式使用于2019-nCoV核酸检测工作中,具有较高的安全性与有效性,可以及时对等待检测的样本开展检测处理,能够有效对新型冠状病毒进行检测与抑制。

【关键词】新型冠状病毒;实验室;核酸检测方法;实践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疾病主要是因为受到新型冠状病毒的感染所造成的肺部炎症情况,且临床具有较高的感染性,主要通过接触以及呼吸道飞沫等方式进行传播。临床对于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疾病患者或者疑似患者通过采集其呼吸道样本或者血液样本,对其开展实时荧光Pcr检验方式进行检查,通过进行病毒测序和当前2019-nCoV核酸阳性状况[1]。其中临床主要将病原体检测结果视为对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疾病的黄金诊断标准,但是因为病毒测序技术对于工作者以及仪器的要求相对较高,对此核酸检测方法依然是现阶段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疾病使用率较高的检测方式[2]。基于此,本文通过观察分析新型冠状病毒实验室核酸相关原理方法,在新型冠状病毒实验过程中使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方法,分析此种检测方法的临床检验价值以及相关实验室注意内容,现内容如下所示。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随机选择我院近两个月时间内(2022年1月至2022年3月)在对患者所检测的咽拭子(共计10000例),对其使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方式进行临床检测工作。

1.2方法

通过使用核酸提取试剂盒以及2019-nCoV核酸提取仪器,同时使用PCR仪器开展检测工作。使用植绒拭子对患者或者疑似患者扁桃体以及悬雍垂两边进行多次反复地刮取后及时放置病毒保存液之中,采集工作结束后的咽拭子使用密封袋(存在显著的生物安全标志)进行对应的包装工作,将其视为高危生物安全物品及时送至新馆核酸检测实验室进行临床检查工作。其次还使用磁珠方式对核酸样本进行提采集,使用存在内源性检查系统的试剂使用于样本采集以及核酸提取等相关检查流程进行检查,避免出席那假阴性的情况。在对样本进行临床检测过程中,应该对阳性与阴性质控品结果进行实际观察分析。实验室安全管理工作应该严格根据国家相关规定开展甲类传染病进行预防措施与控制措施,同时在进行检测过程应该对区域以及检测环节进一步划分以及细节化。实验室所产生的垃圾均应该作为传染性医疗垃圾进行处理(集中放置在医用垃圾袋中,同时使用封口胶带进行严密封口处理后,及时带离出实验室,并且对实验室开展高压灭菌消毒工作)。

1.3统计学方法

对本研究所获得的数据统一放置在统计学软件SPSS 21.0开展检测工作,其中使用例数以及百分率(%)来表示计数资料。

2、结果

在我院在2022年1月至2022年3月近两个月时间内所接受检测的1000例患者以及疑似患者中,其中2019nCoV核酸检测结果为阳性的患者例数为13例,结果为阴性的患者例数为9987例,为此阳性率为0.13%(13/10000)。就检测结果为阳性的13例患者中,年龄最大值为75岁,最小值为9岁,年龄平均值为26.08岁,结果为阳性的患者中,男性例数有8例,所占比例为61.54%(8/13),女性例数有5例,所占比例为38.46%(5/13)。

3、讨论

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方法存在较高灵敏性以及特异性的优势,且简单快捷,在临床对相关病原学检测方面中使用率较高。根据2019-nCoV具备较高的风险性特点,对于实验室相关检测环节的制定应该重点关注生物安全防护干预工作[3-4]。相关人员在进入实验区域时,应该严格根据相关规范与要求正确的穿戴防护物品,从而有效地保证防护的安全性与有效性。此外因为样本采集、患者具体病程时间以及试剂的来源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下,导致反复核酸检测结果为阴性却复阳的病例出现的可能性较高,为此实际检疫防疫工作造成一定程度的困难。为此,应该保存严谨的态度不放过疑似阳性的检测结果,对其均视为疑似病例,根据相关条例对疑似病例开展隔离措施以及监管措施。有相关临床研究通过对核酸阴性患者开展肺部CT检测工作,获得较为理想的临床诊断效果对于存在明显临床症状或者存在密切接触史的患者,尽管其核酸检测结果为阴性,也应该对其采取隔离与监管措施。从而从根本上避免出现大范围的感染情况。

参考文献

[1] 李夫, 张代涛, 贾蕾,等. 环境样本新型冠状病毒核酸检测阳性结果评估及处置建议[J]. 国际病毒学杂志, 2021, 28(03):177-181.

[2] 金苏, 岳君秋, 郭芳,等. 病理科基因扩增实验室承担新型冠状病毒核酸检测的实验室要求及检测经验介绍[J]. 中华病理学杂志, 2020, 49(7):3.

[3] 曾凡荣, 刘江, 杨光,等. 淮南市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病例实验室核酸检测结果分析[J]. 临床输血与检验, 2020, 22(4):5.

[4] 童永清, 汪明, 徐万洲,等. 新型冠状病毒核酸检测临床实验室操作规范的建议[J]. 中华检验医学杂志, 2020, 43(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