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市援沪医疗队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方舱医院救治经验探讨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07-12
/ 3

重庆市援沪医疗队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方舱医院救治经验探讨

王鑫,易谭勇

重庆市黔江中心医院  重庆 409000

摘要:2022年上海新型冠状病毒肺炎肆虐,重庆市援沪医疗队接到上级通知后经过短时间的集结,立刻奔赴上海,入驻了方舱医院,对各项医疗工作进行规范,理顺方舱运行秩序,提高紧急医学救援队操作的规范化,行动机动更为迅速,快速地控制了污染源,切断传播途径。为此,本文以本次新型冠状病毒肺炎中使用的方舱医院救治医院为基础,探讨了医疗队的救治经验,希望可以为相关医疗活动提供借鉴。

关键词:援沪医疗队;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方舱医院;救治经验

自从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爆发之后人数不断飙升,甚至出现部分患者无法进入医院隔离治疗的问题,从而出现交叉感染,疫情不断扩散、蔓延[1]。因此,还必须及时启动方舱医院,加大疫情防控力度,切断传染源。

1主要情况

1.1新型冠状病毒疫情

通过分析可知,新型冠状病毒主要为β冠状病毒,此次上海疫情的主要病原体为奥密克戎变异株(Omicron),临床上可以分为无症状与有症状感染为主,主要可以通过密切基础与呼吸道飞沫两种不同的方法传播,其中,肺部是主要的靶向器官,各个年龄段的人都很容易感染,潜伏期大概在半个月,主要临床表现为乏力、发热与干咳,以严重程度划分可以分为大类,即危重型、重型、普通型轻症型和无症状型。方舱医院主要接收的患者为普通型与轻症型两种,对其进行隔离观察与治疗[2]。

1.2方舱医院

上海市的方舱医院主要可以分为无症状患者及轻症患者收治方舱,除此之外还有帐篷,配备了各种类型的车辆,构成以通专兼备、系统集成与平站结合的一体化装备平台[3]。疫情爆发之后上海市的防控疫情指挥部立即征用了上海体育馆、国际展览中心等大型体育馆,及时启动了方舱医院,紧急改建了留观床位,开设了必要的放射与检验功能的方舱,以此开展了新型冠状病毒的一系列检查,如核酸检测、CT检查等等。

1.3规模

截止2022年05月05日,先后入驻了4万余名援沪医护人员,且启动方舱医院运行数十所,主要收治无症状与轻症型新型冠状病毒肺炎。重庆市援沪医疗队,主要参与了松江区1号、2号、3号4号方舱舱医院的日常管理和启动计划,一共设置了床位8457张、收治的病例数一共10107例,累计出院4930例,转院一共59例,无患者死亡、无医务人员感染、治愈患者没有二次感染[4]

2重庆援沪医疗队在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方舱医院救治中的优势

通过分析上海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方舱医院救治工作中的经营,重庆市援沪医疗队的优势主要表现在几点:第一,快速相应、出动快。重庆市援沪医疗队从接收到相关的通知开始,在短短的数天内做好了各项准备工作,可以快速地奔赴救援地。第二,队伍协调更容易。因出到上海,医护人员习惯与观念都不同,需要一定的磨合时间。但医疗队基本上来源于同一个地区,明确分工、默契配合,可以短时间内达成共识,各项工作有条不紊地进行,把握了宝贵的黄金救治时间[5]。第三,可以自主保障医疗与生活的需求。医疗队携带了基本的生活物质,到达指定地点后可以自主保障短时间的生活所需与医疗所需,减轻当地医疗压力。

3重庆市援沪医疗队在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方舱医院救治中具体做法

3.1重庆市援沪医疗队的集结与出发

接到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相关部门发出的通知之后重庆市援沪医疗队立足疫情需要在短短的数天内快速抽调了必要的医疗防护物资、生活物资等,通过飞机、高铁、高速公路运输,短时间内就已经运送到指定的地点。立足本次新冠疫情的特点,抽调了重症、呼吸科、内科与感染科等等多个学科的医护人员、后勤保障人员,对相关分工与组织架构进行明确,并在出发之前接受系统的和新型冠状病毒感染有关的诊疗与防护,还给予必要的心理疏导。

3.2入驻接管方舱医院规范流程与制度

入驻到方舱医院后需要及时和当地相关部门沟通,如后勤部、主管医院、行政部门等,明确分工,以方舱医院是否适用本次新冠病毒疫情制定了相应的流程与制度。方舱医院制定三项标准,即收治、出院、转院等;优化各个工作流程,即预检分诊、出入院、会诊、取发药、配餐等等,健全预检分诊、护理插队、医疗质量管理等制度,制定纠纷突发、大规模冲突、火灾等应急预案[6]。设立方舱医院总值班、加大医护人员、管理部门、后勤等各部门的沟通交流,为短期内方舱医院得以顺利运行奠定基础,取得了一定的效果,比如方舱医院开舱第一日不超过8h就已经收治病例684例,整个治疗过程有序进行,无护患纠纷。

3.3应用医嘱一览表、表格病例与电子病历系统

方舱医院在短时间内收治了大批量传染病患者,这些患者病情条件不同、病程不同,因此对身着不便防护服的广大医务人员而言,很难在有限的条件下全面了解患者病情并有效地管理患者。应用医嘱一览表与表格病例可简明扼要地将患者的病程、基本信息与病情、核酸与影像学复查结果等等反映出来,避免医护人员在书写文书方面耗费大量时间,交接班时间明显缩短,这对交接班比较频繁且穿着厚重防护服的方舱医院医护人员而言相当重要。应用电子病历系统为医护人员上报病案数据与管理提供了更多便利

[7]

3.4开展检验与必要会诊、转诊流程

方舱医院配备了部分检验与检查功能,立足患者病情给予患者开展必要的检查,如核酸检测、心电监护等等,为患者住院顺利康复提供良好的条件。考虑到方舱医院功能方舱检查能力、方舱患者多的问题,方舱医院还需要开展危重患者的会诊及转诊,保障患者安全,由总服务台借助对讲机通知协调病区管理护士,同时其候诊与检查,从根本上缩短候诊的时间。

3.5医院感染控制安全观察员制度

以本次新冠病毒疫情为例,方舱医院以实地条件为依据设置了“三区两通道”,其中“三区”指洁净区、污染区与潜在污染区;“两通道”指混着通道与医务人员通道。更衣通道用厢式板房改装,但是受到人数较多的影响,该通道更为紧缺。为解决这一问题,医护人员可以错开交接班的时间,并分通道更衣,避免更衣室拥挤,缩短了交接班的时间,避免队伍之间发生交叉感染[7]。以重庆市黔江区中心医院在院内感染控制的经验为依据,开展了全员观察制度,对医护人员进行指导与检监测,做好相应的防护工作,保障医护人员的生命安全,避免出现非战斗减员的问题。

3.6合理利用网络信息技术

因为方舱医院收治较多的患者,相应的信息数据总量较大,为了更好的服务于患者,方舱医院结合需要开设了线上服务平台,患者可以通过手机扫码及时寻求医护人员的帮助,也可以反馈相关的问题。如此,方舱医院以网络技术为依据,开展了在线心理咨询服务、远程影像报告、远程医疗会诊等等,院内医护人员的工作压力明显减轻。

3.7成立并党支部在筑牢心理防线的作用

因为本次新冠病毒疫情涉及到较广的范围,病程长,需要医疗队员隔离的时间更长,无疑增加了医护人员的思想压力,还需要医疗队加强思想政治工作,结合心理疏导,和队员分小组沟通交流,及时了解队员的实现动态,还可以借助问卷星对医护人员开展心理调查问卷,将线上心理医生和线下交谈两种方法结合,及时给予患者有效的疏导[8]。定期开展节日、集体生日相关主题活动,在活动中强化医护人员沟通交流,增强其归宿感,提高队伍整体凝聚力。

4思考与建议

方舱医院的构成部分有不同技术与医疗保障功能方舱、帐篷,可以在现场快速开展,比如说可以及时给患者接受心肺复苏相关的救治等,为紧急医学救援提供相当重要的保障。方舱医院无论在处理腺病毒疫情还是地震救灾方面起到促进作用,本次疫情采用了较大规模的方舱医院,开展了集中收治与集中隔离,对传染源进行有效地控制,及时将传播途径切断,对疫情控制起到促进作用,意义深远[9]

方舱医院作用的发挥还需要高效启动,且其顺利运行关系到民众信心、抗疫成败与社会稳定。本次方舱医院的启动任务由援沪医疗队队承担,联合后勤部与政府部的配合与支持,为其快速运行奠定基础,取得良好的效果,主要有几个方面的经验:一是紧急医疗救援队整建制入驻医疗队以国家卫健委相关部门要求为依据配置了职称比例、人员结构及设备等等,除了具备后勤、院感控制、内外妇儿等专业岗位之外还包含集成化程度较高的、集体化的装备,且医护人员在收到上级指令后快速地做好了物质与人员相应的准备,以最快的速度奔赴救援地。立足疫情需要组合配置人才与设备的模块化体系,具有很强的适应性。二是定期培训考核,提高队员间、部门间的明确分工与默契配合,打造具有很强应变能力、执行力与救援队队伍,提高队伍团队合作能力。和其他临时建设的队伍对比,在复杂的陌生环境下团队写作具有很强的实用性与团队协作优势。三是合理利用PDCA循环优化工作流程,改进方舱医院服务质量。立足日常应激演练工作中的制定的流程与规范为依据,以新冠病毒的特点制定规范的工作流程,并在工作中不断协调沟通,及时提出改进策略。

汶川地震后成立了国家卫生应急队伍,其中,紧急医学救援队主要负责一些急重症的救援,尤其是因重大自然灾害导致的大批伤员的救治,外科治疗是主要侧重点,在靠近灾难发生地及时且快速地给伤员有效的救治,保证其生命体征的平稳,为将其转运到后方医院争取更多宝贵的时间。因此,该队员更多的是外科专业,如骨科、创伤。该队伍中虽然也包含了传染病救治,但是整体规模相当薄弱,在救治传染病方面的能力不突出,因此要想承担比较大型的新冠病毒肺炎隔离救治任务还需要制定级别更高的专业防护培训。因此,相关部门应融合使用突发传染病防控与紧急医学救援队队伍,建立以救治传染病为主的国家紧急医学救援队,合理利用资源,对突发重大传染病疫情的应对起到作用[10]

方舱医院中的功能方舱应开展了多个方面的检查,如影像学、实验室检查,这些检查都为患者病情提供了客观的资料,有利于全面了解患者病情进展,有效控制疾病。然而当前阶段我国方舱医院中的功能方舱无论安全级别还是检查能力都还处于有待提高的阶段,因此相关生产厂家和科研部门要加大研发力度、配置功能,有效地提高方舱医院现场处置的水平。

结束语

要想有效地提高卫生应急保障能力,还必须加强日常应急训练。因此,相关部门应结合实际情况制定完善的传染病有关救治应急演练,构建完善的专项应急预案,对其流程进行优化完善,促进我国方舱医院整体应对重大突发传染病能力地提高,为预期的拉得出、跟得上、展得开、救得下与治得好等目标的实现起到促进作用。

参考文献:

[1]马力,陈婷,郑文,等. 国家紧急医学救援队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方舱医院救治经验探讨[J]. 中国急救复苏与灾害医学杂志,2021,16(10):1091-1094.

[2]马力,劳炜东,张刚庆,等. 国家紧急医学救援队启动方舱医院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的思考与启示[J]. 中国急救复苏与灾害医学杂志,2021,16(11):1212-1214.

[3]杨佳,彭端亮,刘于嵩,等. 方舱医院批量救治新型冠状病毒肺炎轻症患者的医学实验室质量管理探讨[J]. 检验医学与临床,2021,18(1):139-141. 

[4]吴侗,陈康,陈锋,等. 方舱云HIS系统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患者病历的设计及应用[J]. 中国急救复苏与灾害医学杂志,2021,16(8):845-848. 

[5]罗西贝,凌瑞杰,丁亚兴,等. 新冠肺炎疫情下方舱医院的院感管理实践[J]. 中国社会医学杂志,2020,37(5):465-467. 

[6]梁锦军,丁文茂,李良长,等. 方舱医院分级救治模式在新型冠状病毒肺炎防控中的实践[J]. 解放军医院管理杂志,2020,27(4):309-311,315.

[7]何细飞,程捷,杨建国,等.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下方舱医院护理管理实践[J]. 护理学杂志,2020,35(10):59-62. 

[8]冯韬,杨灿华,李桂迎,等. 方舱医院轻型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患者931例临床特点与管理探讨[J]. 广东医学,2020,41(23):2377-2380.

[9]杨丰文,郑文科,张俊华,等. 中医药全过程介入新型冠状病毒肺炎防治的模式[J]. 中华危重病急救医学,2020,32(8):897-899.

[10]丁小勇,易贤楚,仓宝成,等. 野战方舱医院重伤救治组病床单元的改进[J]. 解放军护理杂志,2020,37(9):90-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