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木工程施工项目管理的实践与规划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07-10
/ 2

土木工程施工项目管理的实践与规划

刘红春

灌阳县环境卫生管理站   广西  桂林  541600

摘要:开展高效的项目管理工作,需要管理者能够在土木工程建筑施工中用专业的知识、技能与方法,促使项目在特定的资源条件下满足设定的施工要求,包括对项目的施工策划与维护等方面,进而使土木工程建筑施工整体流程始终处于管理者的掌握之中,提升项目的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基于此,本文从土木工程建筑施工项目管理的主要内容进行分析,进一步探索了土木工程施工项目管理的实践与规划,旨在为现代建筑企业提供一定的思路指引。

关键词:项目管理;土木工程;实践及规划

前言:现代城市的建设与土木工程建筑施工息息相关,正是因为土木工程建筑数量的增加,所以城市的发展得以推动,而当今时代城市建设多以高层建筑为主,所以对土木工程的施工技术及其管理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项目管理不能停留于传统的管理模式,更不能为传统的管理模式所限制,要迈向新的发展阶段,管理者需要采取有效的措施加强成本、进度及质量等多方面的管理工作,以此来保证土木工程建筑施工的顺利进行。从整体上看,项目管理更像是一种宏观角度的部署与安排,对土木工程建筑施工的各个环节进行协调,负责组织施工活动,对材料、人员及机械都要进行合理配置,从而保证土木工程建筑施工的顺利开展。

1土木工程建筑施工中项目管理的相关内容

1.1项目管理

现代社会的建设方向是打造高品质的土木建筑工程,提升工程建设的效率依赖于高效的项目管理工作。从浅层理解中就可以看出,项目管理即建设方管理者,对土木工程建筑施工过程加以全面的管理,管理对象就是土木工程项目,关于工程中的所有影响因素都属于管理与控制的范围内,并且贯穿于整体的施工阶段,应当成为土木工程建筑施工的基础,实际的项目管理工作要具有规范性和约束性,落实管理要求是可能会带有强制性,以保证土木工程建筑施工的顺利进行。

1.2应用优势

项目管理方法是土木工程建筑施工中一种特殊的管理手段,与传统的工程管理模式具有明显的不同之处,而项目管理方法的优势比较明显,比如管理的对象更加明确,包括土木工程建筑施工中涉及的各项事务都纳入其中;项目管理是包括土木工程建筑施工的整体流程的,将整体作为管理工作的原则,可以对项目施工的部分进行合理的划分,其核心理念在于落实精细化管理的要求,具有临时性的组织管理特点,采取多级式的管理模板,可以有效加强各层级之间的联系,对各岗位之间的权责予以明确,对土木工程建筑施工的进度及技术应用标准等内容更明确,无疑是为土木工程建筑施工质量管理,营造出良好的客观环境。建设方主要采用团队管理下的个人责任制来实施项目管理方法,也就是说项目经理负责整体土木工程建筑施工的管理工作,对下层的管理人员下达管理任务,将具体的施工管理任务与人员之间形成联系,就可以在出现问题时,第一时间找到负责人,确认问题的原因,及时制定对策。而项目管理方法既然作为一种新的管理方法,必然要与新技术相联系,建设方的管理者也需要提出更加完善的管理计划,适当的引入行业内新施工技术来提升工程质量,促进管理模式的优化,使双方共同进步。

2结合案例分析土木工程施工项目管理的实践与规划

2.1项目概述

某工程建筑为化工厂区宿舍,为5层现浇钢筋混凝土框架+砖混结构,高度为21.65m,平面结构形式为L形,总面积为5896.20m2。项目中楼梯、大梁均采用现浇技术,每一楼层外墙内每间隔10.0m设置了1道圈梁+钢筋混凝土构造柱;建筑内部地面选择水泥砂浆技术,建筑外部采用干黏石面层+SBS防水技术。根据地质及环境勘测报告可知,该工程建筑土壤为Q3大厚度湿陷性黄土,天然地基承载力为145.00t/m2,地表耕土层厚度为0.75m,地下水位处于地表下5.8~6.2m。施工期间主导风向偏北,施工期间不遇雨季。施工周期定为9个月。

2.2项目管理

为保证工程施工任务在周期内完成,由项目管理者协同技术负责人在施工前期进行施工总程序、各分部工程施工顺序的梳理。比如,总体工程开展顺序为基础→主体→屋面→内装饰→外墙装饰→室外施工;再如,基础施工工序为软弱土层开挖→根底承台外回填→混凝土垫层线放出→方木支垫层模→混凝土垫层浇筑养护→撤出根底模板;而主体工程施工顺序为脚手架搭设→砖砌墙→楼梯与梁板模板准备→梁板及楼梯钢筋绑扎→梁板及楼梯混凝土浇筑→楼板吊装及灌缝→模板拆除。其中,前5层为2个施工段,自下层至上层组织流水施工,连续完成砖砌墙施工任务。

根据主体结构工程施工内容,制订具有针对性的施工质量监督控制方案,即以现浇混凝土圈梁、砌墙为对象,责令专门人员参与结构放线、砌体放线监管,并要求施工者在结构墙体砌筑前完成皮数杆确立、水准仪抄平,确保皮数杆上地楼地面标高、设计标高位置相同。同时,在现有主体结构工程施工质量控制体系中,明确基层参与者的质量控制责任,并设置专门的施工质量弊端建议奖励资金,有效激发施工者参与质量控制的积极性,保证施工总体质量。

在施工前期,对劳动定额、材料消耗量定额和机械台班定额进行逐一计算,明确完成每立方米作业基本工作时间、辅助工作时间及所需水泥砂浆数量、砂浆搅拌机量,并结合地区有关资源现行价格,对人工工日单价、水泥砂浆单价等各类人材机单价进行汇总。根据所计算的结果确定每立方米工作量的人工时间定额、产量定额,并进行分项工程补充预算单价的计算。确定补充预算单价后,对每一个阶段、每一个环节单价进行分解,明确每一个参与主体的造价控制任务,在保证每一阶段质量控制目标的同时,进行造价控制,为工程总体效益控制目标实现提供支持。同时,在确定材料价格费用在工程中占据预算价值65.0%的前提下,密切关注市场行情,汇总材料信息价格,探明物美价廉的材料的采购渠道及信誉度较高的材料供应商,与供应商建立长期合作的关系,保证工程材料资金控制效果。

2.3项目管理效果

通过梳理工程总体、分部结构施工流水程序,在工程要求工期前完成了总体任务,砖砌墙施工分部模块任务完成时间较要求工期提前2d。通过对工程主体结构施工质量进行控制,11处传统施工质量弊端得到了及时解决,为实现工程施工质量预期目标提供了保障。通过对工程造价较高、较为复杂的环节进行管理控制,提前发现并解决了问题,节约资金71.20万元,节约率为5.10%。土木建筑是一项非常庞大的工程,涉及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包括建筑设计、实施及人员的调配等,对于建筑内外部的设计具有极为严格的要求与标准。因此,为有效保证建筑的整体稳定性与安全性,需要在施工开展之前综合考虑各方面的影响因素,继而促进土木工程的安全施工。同时,还应该密切的注意各类因素之间的关联性,使关于建筑的各类因素均能够与土木工程建筑保持较为密切的联系,唯有做到这一点,才能够将土木建筑工程的每一个环节做好。

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国际建设市场中,项目管理已形成通用工程项目管理形式,为土木工程建筑施工的进度、成本、质量等管理提供了规范引导。但总体而言,土木工程建筑施工过程项目管理仍然处于探索阶段,专业化、市场化程度不高。基于此,土木工程建筑施工过程中的项目管理者应明确自身在项目管理中的地位,梳理进度管理流程,完善质量管理机制,加强成本管控,为土木工程建筑施工目标的顺利达成提供依据。

参考文献:

[1]星辰.土木工程管理与造价的控制措施研究[J].工程技术研究,2021,6(5):183-184.

[2]魏艳丽.大型土木工程施工中项目管理的重要性与改革措施[J].四川建材,2019(4):225-226.

[3]王霞,韩永光.项目管理在土木工程建筑施工中的运用与实践[J].工业建筑,2021(5):243-243.

[4]?吉黄玉.土木工程施工项目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住宅与房地产,2019(4):145-1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