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设计中玻璃幕墙的运用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07-10
/ 2

建筑设计中玻璃幕墙的运用

许路平

天津市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天津  300074

摘要:玻璃幕墙是现代建筑设计中一种相对常用的要素,其具有通透性与放射性等优势,不仅能够减轻建筑承重,还能提高建筑整体美观性和采光性,还可以节约并提升能源的利用率。近些年,人们的环保意识不断增强,建筑行业中加强这种环保节能材料的运用将成为必然趋势。相信在今后的建筑行业中,玻璃幕墙的应用范围将进一步扩大,推动我国建筑行业迈上新台阶

关键词:建筑设计;玻璃幕墙;运用

引言

为了提高建筑物的美感,很多高层建筑物体施工中,采用玻璃幕墙施工技术,不仅提高了建筑物体的美观性,还可以确保建筑物体的透光性,已在一些高层建筑物中得到广泛应用。但在玻璃幕墙施工技术的应用中仍然存在很多问题。因此,相关的设计和施工人员要在日常工作中积累施工经验,重视施工要点和施工注意事项,严格控制施工技术,这样才可以更好地保障施工安全和施工质量。

1玻璃幕墙施工技术应用注意事项

1.1建筑单元式玻璃幕墙封口的施工处理

在进行玻璃幕墙施工时,问题经常出现在封口的位置。在进行单元式玻璃幕墙施工的过程中,要重点处理幕墙封口位置,做好封口的处理。在进行施工时,要把已经做好的玻璃幕墙预制件运送到高层建筑施工位置并进行安装。在安装过程中,要处理好玻璃幕墙玻璃的角点,形成良好的接触点。在进行拼接处理的过程中,避免出现明显的孔洞,设计施工人员要先对外墙进行详细的研究分析,根据建筑物体的外墙形状选择合适的材料,并确保材料的形态,以确保玻璃幕墙的施工质量和安全。

1.2建筑玻璃幕墙层间隐藏式的通风施工处理

施工时要分析处理建筑物体外墙的整体性能,提高施工技术。通常情况下,可以采用隐藏式的施工方法来对高层建筑进行通风处理。如很多高层建筑物体的玻璃幕墙采用外翻式玻璃开启方式,如果建筑物体内部人员打开窗户,建筑物玻璃幕墙外观整体性就会消失。因此,高层建筑将通风设计设置在建筑层间,层间内设置通风板块,主要是由层间的电风扇来实现,利用电风扇来确保层间内部的通风性能。此外,在设计单元式玻璃幕墙设计时,需要在不影响美观的前提下,采用可开启缝隙的玻璃进行通风换气。室内的空气流通差,需要进行空气流通时,通过开启缝隙和层间换气扇的方式来对内部的空气进行调节,保障空气的流通。所以,在进行高层建筑玻璃幕墙施工时,要充分利用层间通风电风扇的设计方式来确保内部空气的流通,还要确保电风扇的位置和设计图纸的位置相一致。

2建筑玻璃幕墙设计要点分析

2.1玻璃幕墙防火设计

在玻璃幕墙受到火烧或受热时,容易出现大面积的破碎事故,使火势快速蔓延,形成火灾危及人身财产安全,造成“引火风道”。因为玻璃的耐火性能不强,如果出现火灾,火势快速蔓延并随外墙上卷延烧,不仅扑救难度高,且危害性大,因此需要重视幕墙防火设计。幕墙与玻璃面位置在主体结构楼层梁处的水平防火封堵层需要尽可能贴近,封堵也需要超过幕墙横梁背部,确保横梁上的防火岩棉隔离标准不低于10cm,楼层间的防烟带采用10cm的岩棉和0.15cm的镀锌钢板,并利用镀锌钢板起到支撑作用,结合规范耐火极限等级,构建防火分区,设计独立的防火玻璃。

2.2玻璃幕墙防水设计

在进行玻璃幕墙设计工作中,设计者需要深入分析渗漏问题出现的前提条件,在了解有关细节之后,实施相应的改进措施,来增强建筑玻璃幕墙设计的有效性。设计者在开展建筑玻璃幕墙设计工作中,应遵守下面三项原则:第一,玻璃幕墙设计时,需要重视幕墙防水装置结构设计,通过等压原理在幕墙铝型材质上设计等压腔和特别压力引入孔,以此保证幕墙内外部压力平衡,并借助压力差把幕墙中的积水转移,这种防水设计有助于提高建筑玻璃幕墙防水效果;第二,在设计建筑玻璃幕墙时,设计者应采取在铝型材料向室外方向设置泄水孔方式,当幕墙中雨水累积到一定量,及时从幕墙内排除雨水。这也是目前建筑玻璃幕墙相对常用的一种防水设计方式;第三,设计者在设计幕墙防水体系中,通过在对玻璃幕墙上设计雨水收集管道与排水槽方式,收集进入幕墙内的雨水,之后通过排水槽排出,以此增强建筑幕墙防水设计成效。

2.3玻璃幕墙的抗风压设计

建筑玻璃幕墙设计中,还应做好抗风设计,保证在经受住风压的情况下也可以保持较好的性能。对此,具体设计过程中需要采用专业设计软件,根据实际情况构建相应的模型,科学、合理的设计幕墙所采用的抗风压变形系统,同时对影响玻璃幕墙的外壁环境进行分析,以此确保玻璃幕墙设计强度符合标准,有效提高玻璃幕墙的稳固性和安全性。

2.4玻璃幕墙遮阳设计

高层建筑采光性极好,可以为人们营造一个良好的生活环境。然而遮阳也是人们非常关注的内容之一。一般而言,玻璃幕墙通常有两种,一种是采用遮阳系数不高的玻璃,玻璃幕墙整体而言更为整洁,可以实现改善幕墙在建筑设计中应用的整体效果。然而在运用中是存在一定不足之处的,假如玻璃通透性较差,将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到采光性。另一种是采用遮阳装置。在玻璃幕墙外侧安装遮阳装置,一般是安装遮阳造型与遮阳百叶等。当前,大多高层建筑工程采用的是电动方式控制的遮阳装置,根据光照与季节的不同进行调节,通过设定程序与人工方式实现控制。对外立面总体效果而言,灵活设计电动遮阳装置,通过这种先进的功能性设计方式,有效优化高层建筑工程外观效果。

2.5玻璃幕墙防雷设计

建筑玻璃幕墙因为采用了许多的金属材料,雷雨天气下容易形成静电感应电压,从而危害到人与各种电气设备,所以建筑设计中需要注意防雷设计。一般来说,建筑防雷分为防顶击雷与防侧击雷。前者是在设置避雷针与接闪器等顶部避雷基础上,通过下引线接地。幕墙更多的是防侧击雷,结合避雷各个等级,防侧击雷应该考虑的高度主要分为一级30m、二级45m、三级60m。幕墙防雷设置也需要按照防雷等级与滚球原理进行判断,例如针对二级防雷,要求设置超出45m立面形成防雷区格,区格小于10m×10m或者12m×8m。防雷区格10m×10m也就是高度方面,小于10m需要设置一道水平均压环,往往通过直径大于10mm圆钢或者40×40mm扁钢,水平向上,小于10m间距需要连通立柱,可以通过连接横截面积大于25mm2的编织铜导线。并且均压环和连通立柱也需要连接。在形成避雷区格之后,需要连接主体结构预留的避雷势点,往往是采取焊接连接方式,搭接长度大于100mm。为想达到这种效果,第一要保证建筑防雷类型与避雷网络连接点相同;第二建筑玻璃幕墙需要构建从上到下的防雷体系,并保证连接到主体结构的防雷系统;第三建筑玻璃幕墙防雷设计中,幕墙电阻需要控制在5Ω之内,一、二类防雷建筑物所有引下线接地电阻小于或等于10Ω,三类建筑物需要小于或等于30Ω。

结束语

在建筑设计中,对玻璃幕墙的运用方面加强研究,可以为有关设计工作的顺利开展提供保证,并可以丰富建筑设计内容,提高设计方案的应用价值。而在对玻璃幕墙在建筑设计中的运用进行研究时,需要将有关设计工作落实到位,为建筑建设整体提供支撑,避免由于设计不当而影响到建筑建设进度。并基于此合理扩大玻璃幕墙的应用范围,进一步优化建筑设计成效。

参考文献

[1]杜斌.现代高层建筑玻璃幕墙施工技术关键[J].居业,2021(04):90-91.

[2]陈雪梅.高层建筑玻璃幕墙设计与质量控制分析[J].福建建材,2021(03):74-75.

[3]夏清.试析建筑幕墙工程施工质量与控制措施[J].居舍,2021(02):130-131+155.

[4]赵水波.建筑外装玻璃幕墙外观的设计[J].工程技术研究,2021,6(01):193-1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