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工企业应急管理体系建设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07-10
/ 2

化工企业应急管理体系建设研究

赵军

广东政和工程有限公司新疆分公司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乌鲁木齐市 830000

摘要: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化工企业已经成了我们生产生活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化工企业的产值为我国的发展产生了不可估量的作用。安全是引领生产的第一要素,尤其是对于生产环境日益复杂的化工企业而言,其更需要强化职员的安全生产意识,化工企业要进一步提升安全生产应急管理体系构建的科学性,对各项安全风险提前进行预防,进而才能推动化工企业的长久发展。

关键词:化工企业;应急管理体系;建设研

前言

由于受多种因素的影响,我国每年在化工企业生产过程中发生的安全事故数不胜数,化工企业安全事故会直接对职工的生命健康造成威胁,进而也会影响其家人的正常生活。在化工企业中构建安全生产事故应急管理体系可以有效地预防一些不利因素,可以起到提前预防的作用,也能进一步增强相关人员的安全意识及解决问题的能力。针对化工企业传统粗放制的管理而言,其还存在众多弊端,需要进一步加强改革,把安全生产强化到生产的每一个环节,进而也能有效推动化工企业的长久发展。

1化工企业安全生产事故应急管理体系构建的重要性及意义

1.1保障相关人员的生命安全

安全是保障生产的第一要素,因此在化工企业内构建安全生产应急管理体系可以有效地保障相关作业人员的生命安全。只有先保障相关人员的生命安全才能保障企业生产能够进行下去。近些年来,随着需求量的增加,化工企业的生产规模和生产难度也在不断加大,因此其生产的危险性也在逐步提升,一旦在工作中发生意外将直接威胁到作业人员的生命安全,进而也会影响其家人的正常生活,因此构建安全生产应急管理体系是十分必要的。

1.2提升管理的科学性,提升管理效率

不同于传统的管理模式,安全生产应急管理体系下的管理模式是一种精细化的管理,在管理的过程中更加符合实际、更加科学,此种模式下的管理强调细化工作的每个流程,通过采取专项化的管理,能有效地预防各种危险因素,不仅能有效降低安全事故的发生率,还能提升管理效率,进而能为企业创造更大的经济利润。

1.3降低企业生产成本,推动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不仅是化工企业,任何一个企业生产的目的都是为了盈利,而构建安全生产应急管理体系可以有效地减少各种事故的发生,能保障化工企业各项工作顺利进行,进而能保障企业正常的生产。通过构建安全生产应急管理体系,可以提升员工的安全生产意识,可以起到规范生产的作用,通过强化安全生产可以减少化工企业在安全事故上的投入,能整体提升其他方面的生产效益。

2化工企业安全生产事故应急管理体系构建

自2003年以来,中国按照“统一领导、全面协调、分类管理、分级负责、区域定位”的原则,加强应急管理,逐步形成应急预案,建立健全应急管理法律体系、制度和机制(一案三制)工作框架。制定了《国家环境突发事件应急预案》《环境突发事件应急预案》《环境突发事件应急管理办法》《企业环境事故风险分级办法》等综合性法律法规的制定和实施。对《危险化学品工艺重点监管危险化学品目录》进行重点监管的发布,当地政府根据本地区的特点,建立了区域性应急救援指挥中心,并相继出台相关法规,建立连接企业和社会各环节的应急管理网络。通过制度措施,在前期准备的基础上,明确组织、机构和个人的责任,形成有序、联动的应急管理体系。

2.1应急预案

应急预案是应急管理制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建立应急管理程序的载体,研究其在事故应急管理中具有重要意义。由于人类不能完全消除事故的可能性,为全面应对潜在的威胁和隐患,应急预案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对管理机构及其职责、人员、技术、设备、物资及其指挥进行具体协调。美国国家应急预案体系统一规定了预案结构和编制程序,应急预案是建立在战略、作战、战术三个层面上的。预案编制程序包括制定策划小组、状态调查、目标确定、应急准备过程、方法实施、评审与维护。为应对地震、海啸等灾害,日本在建立应急预案体系方面作出了不懈努力,根据《灾害对策基本法》,日本中央政府将应急预案体系划分为三个类别:基本防灾预案、基本防灾预案和基本防灾预案。为提高应急预案的实用性,对其进行风险分析和评估,是制定应急预案的前提,在规划过程中引入了业务连续性管理的概念。经营连续性管理是指对已有的事故风险进行预先分析,并按顺序执行预防和准备措施,以确保组织在发生事故时能迅速反应并恢复业务,从而确保整体持续运作。根据应急预案,我国的应急预案体系分为五个层次的责任主体:国家、国家、省、市、区(县)、企事业单位按照三级预案的内容进行处置,主要内容包括:对突发事件的分类、环境危险源及环境风险分析、预防预警、应急响应、现场处置、后处理等。针对电子行业、炼焦行业、石化行业、氨、罐区、油库、污染事故、甲醛泄漏、氨、氰化物、氟、苯、光气、硫酸、镉等污染现场应急处理方案进行了研究。当前,我国化工企业的应急预案体系还处于初步完善阶段,准备过程中存在的风险和危害因素不够具体,事故链控制逻辑关系不够明确,导致准备内容不够具体,需要研究其有效性和可操作性。

2.2紧急监控

我国环境污染突发事件应急监测采用人工方式,取样对象复杂,通风机多,周期长,条件复杂,需要监测结果的快速、准确、代表性强,我国环境应急监测采用人工方式进行单次抽样分析,现场检测器从原来的试管和测试到便携式应急监测仪,便携式污染物检测仪,根据监测材料的不同,将叶片分为无机、有机和生物单点人工监测方法,如有限的土地条件、交通条件、监测条件等,针对响应速度慢的问题,国内研究人员开始积极探索利用无人机遥感监测技术,探索封闭式空场环境应急监测管理系统。

结束语

伴随着我国化工企业规模的不断扩大,农药、化肥等产品开始大量增加,目前已居世界首位,工艺复杂、危险化学品多,一旦某个环节出现问题,极易造成环境污染。对企业环境风险进行调查,制定有效的防范和处置措施,建立健全的预警系统,推动企业的日常生产过程有效实施,确保化工企业的基本运营安全,为化工企业的后续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参考考献

[1]李治.化工园区环境风险及应急管理的研究[J].消费导刊,2019(11):242.

[2]张以飞,余文敬,毕军,马宗伟,华娟,焦涛.石油化工企业环境应急分类管理及能力建设指标初探[J].环境科技,2020,33(06):53-56+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