变电运检中心运检一体化融合实践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07-10
/ 2

变电运检中心运检一体化融合实践

王春阳

国网内蒙古超特高压公司±800千伏扎鲁特换流站   内蒙古通辽   028000

摘要:电力企业在运用变电站运行检修一体化管理模式时,必须积极改变以往较为传统的管理模式,统筹推进运行检修工作进度,控制运行检修重点和难点,合理优化资源配置,可以提高管理水平和质量,创造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最大限度地为广大用户提供更安全稳定的环境和优质的电力能源服务。

关键词:变电运检;中心运检;一体化融合

导言:为优化市、县变电站运行检查管理体制,进一步提高电网管控能力,按照试点先行、稳步推进、统一管理、集约高效的原则,逐步将县级供电公司35千伏变电站移交市公司管理,落实市、县变电运行检查同等标准、同步控制、统筹部署、统一考核的工作要求,全面提高变电运行检查管理水平。通过对市、县公司变电站运行检查资源的统筹配置,充分发挥市公司的专业优势和县公司的地域优势,实现变电站运行检查一体化集约化管理新体制。

1变电站运行和检查的一体化

在电网建设和管理方面,变电站运行和检查的一体化是一项特别关键的措施。合理实施电网综合管理,确保电网正常运行。在变电站运行检查的综合应用中,将逐步完善,并定期对变电站信息进行分析和处理,以增加对变电站设备的检查和维护,及时处理变电站设备缺陷,进行合理的统计分析。特别是变电站事故处理,需要在第一时间进入现场进行检查和处理,并利用值班调度员的调度指令实现现场切换操作。在变电站现场设备的传统测试中,加强了变电站设备验收的范围和力度。变电站运行检查一体化的重点是运行管理与运行检查管理的一体化。运行管理主要包括监督、巡检、维护、运行、事故处理以及与维护的协调。运行和检查管理主要包括配合AB级检修、现场配合事故处理、操作、维护和巡查单台开关的断电和送电,进行CD级检修,其中主要作业隶属于调控部门,大修隶属于运输检验部门。变电、运行、检查一体化有助于电网建设优化资源配置,有效设计运行、检查流程,实现标准化、统一化,节约成本,充分利用人力资源,确保电网安全可靠运行,最终确保员工安全。变电站运行检查设备的维护与运行一体化是变电站运行检查的核心内容。做好设备检查、维护和缺陷处理工作,使电网建设顺利完成,变电站运行检查模式不断完善。

2 实现变电运维一体化的重要性

2.1 保证稳定安全用电

保持安全稳定的供电习惯,全面提高变电站运维一体化建设的质量和水平。通过变电站运行维护一体化,为各领域提供充足稳定的电能,促进经济快速发展。在电力企业日常生活中,要注重变电站运维一体化建设,把变电站运维一体化纳入生产环节的主要内容,促进电站安全稳定运行,及时应对安全风险,防止安全事故的发生,阻碍电力系统的顺利实施。因此,加强电力系统检修维护是变电站运行维护一体化的关键。我们应该正确解决这些问题,最终加快变电站运维一体化的建设和发展。

2.2促进资源优化配置

电力企业要建立变电站运行维护一体化体系,进一步优化现有资源配置,促进资源的充分利用。构建变电站运维一体化,优化资源配置,简化运营流程,创新生产管理模式,促进变电站运维一体化的有效发展。电力企业要注重技术管理,各岗位配备高度专业化的技术人员,建立规范的变电站运维一体化体系,建设专业化的管理团队,激发变电站运维一体化的发展潜力,可以显著降低运营成本,提高企业的生产经营能力。

3 运检一体化业务融合开展的工作

3.1 开展大班组建设

结合电网结构和地理位置,将原变电站维护团队和变电站运维团队合并。最初有13个团队,包括4个变电站运维团队、3个变电站维护团队、1个综合运维团队、二级团队、自动化团队、交直流团队、测试团队和状态评估团队。团队成员分散,协调能力低。由于日常运行维护工作量大,专业人员数量不足。团队整合后,4个变电站运维团队、3个变电站维护团队、1个综合运维团队合并为3个变电站运维团队;保护级、自动化级、交直流级合并为二级;将测试团队和条件评估团队合并为条件测试团队,团队数量从13个减少到5个,实现了组织结构的整合。

3.2逐步实施业务整合培训

第一步:分批进行人员跟踪学习

综合项目实施前,对运行维护人员进行以基本技能、安全知识和操作规程为主要内容的岗前培训。它是分批进行的。每批各专业安排4人。通过“师徒”一对一指导和学习技能研究团队的组建,制定随班学习者的“培训计划”,根据现场工作情况详细安排项目针对性学习,并为随班学习者安排师傅。船长负责编制各培训项目的操作计划,并在现场进行理论培训和操作内容的讲解、实践技能操作培训。每个培训项目完成后,将评估学徒的学习效果。通过评估后,他们可以进入下一个培训项目。该中心负责解决助手和向导的技能难题。学习团队由这批人员组成,负责解决技术难题,按时组织学习团队的技能考试或考核,并逐一通过考试。

第二步:通过业务协助对所有维护人员和操作维护人员进行培训
在后续学习的基础上,建立单元制和模块化培训课程。各单位培训结束后,其余员工将负责跟进培训,直至通过培训。

第三步:以飞行员的身份进行现场操作技能练习

结合年度技改大修独立实施项目,在开展维修工作时,由维修人员担任工作负责人,运维站人员担任工作组成员。在进行切换操作时,变电站人员应担任工作监督,维护人员应担任操作员。通过交叉实践培训,使用工作带培训,促进维护和操作规程的相互融合。

3.3逐步进行基础业务整合

实施简单运维基础业务一体化探索,组织运维人员实现简单消缺、运维检查人员一体化,即同一批运维人员完成设备运行、设备缺陷处理等工作,完成消缺过程中的风险分析控制和设备维护,完成消缺、维修和质量控制,设备维护和验收记录数据管理。目前,一批人员可配合完成变压器硅胶更换、35kV及以下保护整定调整等项目的全过程,已实现实际一体化运行。结合已实施的运行检查一体化项目,正在探索建立和完善符合运行检查一体化的管理体系。

4 运检一体化业务融合初步成效

4.1 缓解了缺员压力

在班组整合后,变电站运行检查中心也从业务和流程两个方面进行整合,构建了“集约化、一体化、协同化”的新模式。变压器硅胶更换、35kV及以下保护整定调整等首批运行检查一体化项目的实施,减少了进出变电站的人员数量,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人员短缺的压力,提高了人员承载能力。

4.2协同作业流程,提高工作效率

现阶段,设备检查、工程验收、变压器硅胶更换等五项业务的运行和维护已全面整合,简化了运营流程。例如,当维修人员在切换操作过程中遇到一些简单的缺陷时,可以立即在现场进行处理,缩短切换操作和缺陷处理的操作时间,大大提高工作效率。

结束语

目前,电力企业将重点关注变电站运行检查组对设备的运行和维护。在制定相应对策时,结合专业人士的意见和以往的实践经验,做好运行检查组成员的培训教育工作,使检查组成员在一个岗位上实现多种功能,使变电站运行顺利实施,并进行一些简单的设备维护工作,从而显著提高专业技能和综合水平。

参考文献

[1]供电企业变电检修现状及发展趋势探讨[J]. 张岗.  通信电源技术. 2014(04)

[2]当前变电检修工作深入开展的几点建议[J]. 周振宇.  企业技术开发. 2013(17)

[3]基于35kV以下变电检修的研究[J]. 董向征.  价值工程. 2013(35)

[4]浅谈变电检修的现状及发展趋势[J]. 许飞.  科技与企业. 2016(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