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厂集控运行与协调控制探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07-10
/ 2

电厂集控运行与协调控制探析

王志建

广东大唐国际潮州发电有限责任公司 广东 潮州  515700

摘要随着当前电厂生产质量的不断提升,人们对其管理及生产效率提出了更高要求,为了实现最大化经济效益,电厂开始注重集控运行与机组协调控制的合理应用。在电厂运行过程中,集控系统的重要性不言而喻,能够及时发现机组与车间生产的变化,并获得具有实际意义的数据,为领导决策提供有力依据。在改革开放后,国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用电总量随之增加,提高电厂生产效率与安全性显得十分必要。对此,应做好集控运行工作,促进机组协调控制水平提升,推动电厂稳定快速发展。

关键词:电厂;集控运行系统;机组协调控制

在火力发电厂不断发展过程中,加强集控运行与机组协调控制系统的充分应用,能够在极大程度上提高发电厂机组的运行效率和安全性,并且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提高火力发电厂机组的节能环保效果。需要注意的是,在火力发电厂集控运行过程中,需要对存在的问题进行研究和分析,同时加强硬件

和软件配置设计工作,重视集控运行与机组协调控制系统在火电厂中的应用效果,才能够保证火力发电厂集控系统的安全性以及高效性。

一、机组协调控制的作用

机组协调控制在电厂中也发挥着较为重要的作用,具体包括:(1)提高机组运行效率,通过在电厂机组中应用协调控制系统可实现机组内部各运行参数的平衡发展,也能帮助机组达到节能的目的,它可对机组内所需燃料的利用率达到提升的效果,从而让机组性能得到充分的展现,这样也能促进电厂取得可观的经济效益;(2)保证机组运行的绝对安全,机组协调控制系统可将锅炉与汽轮机当成一个统一管理的整体,以此实现两者自动化操作,避免人工操作带来较大的安全隐患,从而提升电厂生产的精准度,并且可以保证运行参数不会发生较大变化,从而提高机组运行稳定性。另外,当锅炉或汽轮机出现掉线现象时,机组协调控制系统可转化为自动调节模式,以此削弱事故造成的影响力,并为维修人员提供准确的故障排除信息。同时,机组协调控制系统也具有监控作用,可对机组内部各部件的运行起到一定的防护作用,进而通过这种方式提高电厂整体运行质量,促使电厂朝着现代化、信息化方向不断前行。

二、提升电厂机组协调控制的策略

1、硬件合理配置。对电厂机组进行协调控制,为了显著提高控制水平,需要对控制系统的功能进行不断优化,尤其是注重硬件方面的合理配置。主要表现为:(1)选择性能更加可靠的网络模块,确保能够满足调节控制过程中,现场调节、系统分析、检测等方面的实际需求进行现场调节,主要作用为负责变速器传输信号的接收工作,将这些信号按照事先设定好的计算方式进行计算,将结果传输到现场的分析设备;在整个控制系统中,检测模块是重要的处理设备,能够有效提高信息传递和接收之间的安全性;系统分析模块主要用于和服务器之间进行通信,在通信过程中为工作人员提供了一定的便利。(2)加强内置系统的设计。针对机组协调控制系统进行设计时,在完善方案的时候,需要工作人员加大对锅炉模块、整体控制模块等不同模块的配合使用,确保电厂机组时刻处于稳定的运行状态。

2、软件系统

(1)软件架构升级。首先,需要加大任务管理流程的控制力度,利用隔离分配的方式,切实提高整个电厂机组的协调管理效果,尽量缩减电厂运行成本。利用服务端双重显示系统进行数据的实时交换,这样也能够有效的优化通信服务,两台终端显示器互为备用设备,能够有效降低故障出现时带来的影响,防止遇到突发状况出现服务器故障,影响到切换的安全性和准确性。其次,在客户端进行操作员站的优化,从而实现多点信息的传输,切实提高服务器对于整体信息搜集的系统性使用,这样数据采集和备份的方式,需要在现有的软件构架内完成,不断完善客户端的信息,提升传输路径,这样才能够显著提高服务器信息捕捉能力,降低服务器的负荷。

(2)功能模块重组。对机组协调系统进行优化设计,需要将企业与整个控制网络进行有机结合,对于整个系统的运行效果进行动态化分析,从而实现数字化协调控制。从这一方面来讲,建立协调控制系统,需要拆分好各个模块的主要功能,才能不断完善工作流程。一方面,将整体控制模块分为机炉协调控制、汽轮机主控、锅炉主控、各个子系统,这样就能够有效提高系统的协调控制能力,保证系统运行的稳定性。另一方面,机炉协调控制作为其中的关键节点,能够有效降低整个组网的负荷,切实提高对组网负荷的敏感度,做到量化平衡,防止出现电压不稳定,产生意外事故。在不同的作用层面还需要加大各个模块之间的配合设计,切实提高组网的运行效率,降低运行过程中产生能耗,防止出现运行线路交叉的问题,提高设备运行的危险性,使用这样的组网控制方式,能够降低设备的维修效率,确保各种机械设备时刻处于正常的运行状态。

三、电厂集控运行与机组协调控制的应用

1、生产过程控制。在对集控运行与机组协调控制系统进行应用的过程中,要保证其能够满足生产控制工作的要求:一是以集控运行与机组协调控制为基础的电厂在开展生产过程控制时,需要对在生产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科学处理,保证电厂生产过程能够顺利进行,提高对电厂生产过程的控制效率。二是在集控运行与机组协调控制系统的应用过程中,要加强对电厂生产过程中的信息采集力度,保证能够对各方面的信息进行及时快速的采集、分析和利用。这样才能够根据获取的信息对电厂生产过程中的具体情况进行科学控制,增强控制工作的效果。

2、生产设备保护。在集控运行以及机组协调控制系统的应用过程中,一旦电厂的生产设备出现故障,要根据具体的故障类型及时关闭机组控制系统,防止设备故障范围扩大。并且可以对故障处理提供有效的参考的依据,保证故障处理效率。在集控运行与机组协调控制系统的实际应用过程中,方便操作人员对生产设备的具体运行状况进行了解和掌握,以便及时发现在生产设备运行中存在的安全隐患以及故障隐患,及时解决这些隐患,提高生产设备的运行效率,降低生产设备出现故障的可能性。

3、优化控制方式。在集控运行与机组协调控制系统应用过程中,电厂可以开展有效的监督以及控制作业,提高在电厂生产过程中的技术水平。这样能够在最大程度上保证电厂生产效率,从而实现电厂的生产计划。在集控运行与机组协调控制系统的影响下,可以对生产过程中的控制方式进行优化,从而增强电厂机组本身的稳定性。此外,还可以提高其他方面的控制水平,能够保证电厂的机组运行达到预期的生产目标,为促进生产计划的深入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综上所述,当前人们生产生活的用电量增加,为了提高电厂系统稳定性,应从集控运行、协调控制两个层面着手,通过加强软硬件配置、重视集控管理、完善生产控制方式、健全应急处理预案等方式,使机组设备间的关系得到良好的协调,充分发挥机组在电力生产中的作用与价值。在未来的发展中,还应引入先进信息技术,提高电气自动化水平,使电厂效益达到最大值,推动整个电力行业朝着智能化、自动化的方向发展。  

参考文献:

[1] 张成巧. 论电厂集控运行与机组协调控制应用[J]. 中国高新区,2018,(13):10-11.

[2] 周燕辉. 电厂集控运行与机组协调控制应用研究[J]. 河南科技,2019,(23):144-145.

[3] 崔金伟. 电厂集控运行与机组协调控制探讨[J]. 山东工业技术,2018,(19):168.

[4] 任文彬.浅析火力发电厂发电机组的集控运行技术[J].电源技术应用,2018(9):194.

[5] 王立军,孙建平,李晓燕.发电厂单元机组协调控制系统的优化设计[J].仪器仪表与分析监测,2019(4):1-2,5.

[6] 冯光宇.发电厂机组协调控制系统分析及完善[J].电力建设,2018,26(1):20-22,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