造价预结算在建筑工程中的审核方式及应用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07-10
/ 2

造价预结算在建筑工程中的审核方式及应用

朱玲1 ,秦轶2(通讯作者)

1重庆金科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 重庆 400000  2重庆蓝实置业有限公司  重庆 400000

摘要:造价预算管理在建筑工程中的应用价值极高,并能够有效提升工程的相关管理水平。同时,造价管理也能够对工程中的所用原料进行进一步管理,从而使其能够满足现代建造的高质、低耗的建造要求。从深层性质上看,造价预算是工程技术改革、物料管理等技术的主要推动力。因此,本文中笔者分析了造价预算在工程中的审核表现形式,并尝试拓宽其应用场景,从而使其能够为建筑工程的技术发展提供更多的推进作用。

关键词:造价预算 工程建筑 建造审核

在建筑工程造价预算中,其中成本控制、工程经济管理则是其不得不提的两大组成部分。另外随着审核内容以及形式的多样化,工程建设本身也受到了不同程度的积极影响。在该机制出现后,建筑工程造价的技术优化周期明显缩短,工程物料管理以及建筑工程质量都得到了显著提升。

一、造价预算在建筑工程中的审核表现特点

(一)全面性

大多数情况下,造价预算基本上会覆盖建筑工程全程,并会在工程中的各个环节都能够得到明显体现。当然随着审核形式的不断细化,现在的造价管理已经能够根据工程类型以及工程特点来针对性进行造价预算优化,从而使工程质量以及物料管理效率能够达到新的台阶[1]。比如在具体的工程审核中,各个子环节的工程造价预算都有了完整的对接通道,这也意味着从前期的项目设计到后期的工程结算都会有相关的数据支持。

(二)灵活性

在具备强覆盖性后,高度的灵活性也成为现代工程造价预算审核的代名词之一。由于现阶段工程施工时间整体较长,所以施工期间的造价管理难免会出现波动,而工程造价体系就能够针对市场的浮动情况来调整造价具体数值[2]。另外,部分城市已经有较为完善的工程造价结算审核体系,这使得其能够通过细化子环节的工程造价审核来对整体工程进行细节调整。从结算审核效果上看,这种审核效率远远高过传统的重点审核模式,并能够有效降低各环节出现的造价管理断层情况,同时也能够满足快速审核的需求[3]

二、工程造价预结算审核相关工作的开展要点

(一)提前做好审核准备

现代建造对于工程造价预算的准确度要求较高,也有在短时间内进行快速核算的需求,因此,核算人员就需要提前做好审核准备工作,比如提前对设计图纸进行分析,并及时列出工程内容清单。而在人员安排上,就需要根据工程的实际需求来进行对应的人员配置,并保证审核工作流程的流畅性。同时,审核前准备的数据也应该保证最基本的准确性和真实性,所以也需要相关人员及时对所需数据进行核实。

(二)预算范围处理

预算范围会根据工程进度发生明显变化,比如在工程前期,预算范围多集中在对技术、材料等方面。而在工程后期,随着工程的不断推进,设备、人员、技术实际应用情况也会逐渐进入至原先的预算范围中,而此时的管理决策也会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同时,不同时期对于工程预算范围的需求也有较大的不同,这也直接影响了工程的造价预结算审核计划的落实[4]。同时,部分工程造价预结算审核需要其他各种基础数据的支持,所以核算人员除了要对施工图纸进行分析外,还需要得到工程中的其他原始数据材料,从而对造价预算审核的真实性进行补充。

(三)审核方法以及审核工程量的确定

工程造价预结算审核的方法多种多样,需要相关人员根据工程的实际类型来进行确定。在方案确定时,也需要对工程的审核工作量进行管理[5]。不过,审核工作量会受到工程进度的影响,比如工程后期高难度的这个任务也会影响到审核计划的这些情况,而此时就需要审核人员对审核成本进行分析,并尽可能降低审核过程中所存在的不稳定因素。

三、造价预计算审核在现代建造工程中的具体运用

(一)施工合同的动态管理调整

施工合同能够准确保障施工方的利益和义务,从而对工程中的不合理条款进行管理和约束,这在工程成本的控制中就能够有效避免额外支出款项的增加。另外,施工合同本身也会受到其他不稳定因素的影响,所以也需要对工程中所存在的不稳定因素进行分析,并尝试对其所造成的风险进行预前性管理,从而做到对风险的优化控制。而在具体的应用管理中,造价预计再审核需要严格执行合同内容,并及时保证优惠政策、相关规定的透明性[6]。如果合同本身需要进行动态调整,那么就需要提前在合同中体现具体的动态调整范围。如果调整超过预定区间,则需要工程负责人以及相关人员共同进行合同更改协商。当其达成共识后,合同工作内容才可正式生效。若合同中牵扯到特殊费用管理的处理,是需要提前做好相应的数据记录,并保证记录的连续性,以便于为后期的特殊合同管理做好资料支持。

(二)现场签证管理的实际应用

在现场签证管理中,定额将会成为签证管理的主要依据。在该类型的项目管理中,定额对此项科目的影响十分巨大,也会直接体现在审核管理的水平表现中。不过需要注意的是,定额作为主要依据时的稳定性整体较差,这对审核人员的基本素质有较高要求。必要情况下可以成立定额审核小组,并保证定额数据的准确性,以避免实际数据与理论数据的低一致性。另外,现场签证对于工程现场的数据分析有更加严格的要求,所以在现场数据收集中,要尽可能的保证现场监造情况与实际招标文件有较强的一致性。如果存在冲突,则需要立即进行追责,并尽可能保证实际施工情况与招标文件的一致性。

(三)灵活进行预结算审核计划的调整

实际建造中不稳定影响的种类较多,所以也很难根据已有建设计划来进行建造任务的规划,而这也必将会与工程造价预结算审核内容冲突。如果强行对其进行调整,一来需要花费较高的成本,二来也难以保证工程的实际质量,所以这就需要相关人员在审核过程中做好基本的方案管理控制,比如从实际工程量入手来对审核范围和审核过程进行优化。首先,审核人员需要对工程进度进行准确把握,并对工程技术、人才配置等风险因素降低的基本环节进行严格控制。而对于施工环境、施工进度、意外设备损耗等高不稳定性因素,则需要提前预留好调整空间。另外,灵活进行预决算审核计划的调整需要较强的工程细节处理,这对于工程细节的把握、工程数据的管理效率都有一定要求。在大多数情况下,审核人员要尽可能的控制审核数据波动值。只有当审核结算体系成熟后,才可以适当放宽限制,并进一步追求更高的工程造价预结算审核效率。

四、结束语

在现代建造中,工程造价预结算审核的必要性会愈加明显,但这也对相关人员的专业素质提出了更高要求。不过,工程造价预结算审核的重点体现在数据的准确性和合理性,所以未来的审核模式需要围绕这两点进行优化。

参考文献

[1]张燕. 建筑工程造价预结算审核新思路探讨[J].,2022(02):92-93.

[2]魏丽君. 工程造价预结算审核在建筑工程管理中的应用分析[J]. 居业,2022(02):116-118.

[3]杨洁云. 试述工程造价预结算审核在建筑工程控制中的应用[J]. 建筑与预算,2020(12):26-28.

[4]李芳,胡艳. 造价预结算在建筑工程中的审核方式及应用实践[J]. 建材发展导向,2021,19(20):160-161.

[5]韩焜. 探究建筑工程造价预结算审核工作的要点[J]. 建材与装饰,2020(16):125+128.

[6]胡晓飞. 建筑工程造价预结算的审核重点及注意事项的相关分析[J]. 居业,2019(02):151+1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