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施工安全管理防范策略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07-08
/ 2

建筑施工安全管理防范策略分析

1 张自行 2 申风旭

1 身份证号: 410526198910053771 河南安阳 456400

2身份证号:410526199102229577 河南安阳 456400



摘要:建筑施工管理是建筑企业发展中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现代建筑行业的繁荣发展,一些施工新技术、新方法以及新手段应运而生,为建筑施工企业发展提供了更多机遇。但与此同时,影响建筑企业施工安全管理的因素也越来越多,越来越复杂。建筑施工中,企业只有做好安全管理工作,才能促进行业的稳定、健康与可持续发展。因此,本文主要就建筑施工安全管理防范策略进行了分析,为建筑施工安全管理质量的提升提供助力。

关键词:建筑施工;安全;管理

引言

只有做好建筑施工安全管理,才可以避免各种现场安全事故的发生。而在建筑施工过程中,容易引发安全事故的隐患也相对较多,因此必须妥善地解决建筑施工安全管理中存在的不足,提高施工安全管理的有效性,促进建筑工程的良性发展。

1建筑施工安全管理的重要性

1.1打造良好的建筑企业品牌形象

为了打造良好的建筑企业品牌形象,做好安全施工管理工作是首要任务与必备条件。建筑工程施工是一项烦琐复杂的工程,过程中可能存在建筑质量问题、人员材料等施工安全问题及拖欠工资等有失诚信的管理问题,从而导致建筑企业被公示或遭受严厉处罚,甚至被清退出当地建筑市场。安全施工管理可从安全管理制度、安全管理标准化流程、安全管理人员以及建筑安全预警等多方面入手,规避施工中的安全问题,为企业良好的品牌形象奠定基础。

1.2降低施工现场安全事故发生概率

加强建筑施工安全管理可最大限度降低建筑施工现场安全事故的发生概率。建筑施工现场具有复杂性、联动性、特殊性以及高危性等一些显著特点,建筑施工中任何施工环节、任何施工步骤发生异常都有可能导致安全事故的发生。主体结构施工、水电工程、施工人员技术操作、机械设备的状态、自然灾害、预警处理措施和管理流程等任何环节出错都有可能会导致轻型或重型安全事故发生。施工现场具有高危性与复杂性,建筑企业更应着重做好建筑安全管理工作。通过强化施工安全管理,明确建筑施工安全标准、人员安全责任、安全制度与安全监管,可以极大增强施工人员与管理人员的责任意识,有利于多层面、全方位、立体化遏制安全事故发生,减少现场事故的发生概率。

2建筑施工安全管理发展现状

2.1未能建立有效的安全监管制度

目前,建筑施工行业在建立安全管理制度、标准和统一管理上还存在很大的问题。一是建筑施工行业协会未能发挥应有的作用,对施工安全管理问题的把控依然主要依靠企业的自觉意识,行业间没有可参考实施的有效监管制度,建筑施工过程中存在诸多的安全隐患。二是建筑施工过程中监理单位未能发挥有效的监管作用。监理单位作为独立的第三方监管单位,其作用在于帮助业主监管建筑施工企业的施工过程,包括管控施工过程中出现的安全问题。但由于建筑行业缺乏统一的监管规范,加上部分监理单位责任意识淡薄,导致施工现场安全监管作用不大。

2.2施工安全管理的信息化水平

建筑施工行业也应充分发挥现代大数据、云计算以及物联网等现代技术优势,着力提高施工安全管理的信息化水平。但就目前来看,很多企业的安全管理信息化依然停留在浅层次、低水平阶段。首先未基于BIM落实信息化管理。BIM是一种融合互联网信息技术以及电子计算机的综合性管理系统。目前部分建筑施工企业尚未建立这一系统,另外一些企业虽然建立了但却不能充分发挥BIM系统的信息化管理优势。其次利用信息技术进行安全监测监督的技术水平还有待提升。

2.3安全施工技术管理存在缺陷

安全施工技术管理是建筑施工安全管理工作的重点与难点内容。目前,部分建筑施工企业在安全技术管理上存在一定缺陷。一是一些建筑施工企业在安全施工中缺乏对新工艺、新技术以及新材料的应用,这助长安全事故的发生。老旧的施工技术本身存在诸多弊端,如果施工人员不能迎合时代发展潮流采用安全系数较高的新型施工技术,便有可能导致安全问题。二是技术管理水平低,技术管理不当。现代社会对建筑施工企业技术管理的要求持续提高,一些企业虽然拥有了较高的施工技艺以及先进的机械设备。例如,技术管理目标不明确、相关技术管理制度落实不到位等。

3建筑施工安全管理防范策略

3.1规范行业管理制度,加大行业监管力度

规范建筑施工行业安全管理制度,提高建筑施工行业安全生产监管力度,是促进建筑施工企业严守安全底线、重视安全管理的有效途径。(1)建筑行业应建立安全生产行为准则。依托建筑行业协会的领头作用,号召建筑施工企业代表共同讨论、制定建筑施工安全生产行业准则,提高建筑施工安全管理规范的科学性和可实施性,达成行业内统一认可的执行准则,有利于建筑施工安全管理制度的全面推广。(2)建筑施工企业应认清并重视安全生产和管理的重要作用,认真贯彻执行建筑行业安全生产管理制度。做到安全施工、责任到人,对认真执行安全管理制度并表现突出的个人或班组进行表彰和奖励,鼓励大家认真对待安全生产问题。(3)建筑行业应提高安全生产监管力度。促进第三方监理单位发挥应有作用,提高监理单位的独立性、专业性和责任意识,规范监理人员的行为,提高施工现场监理人员安全管理工作质量。

3.2提高安全管理的信息化水平

建筑施工企业应基于BIM落实信息化管理。BIM是建筑信息系统的简称,就安全管理而言,建筑施工企业可以利用BIM软件的三维模拟功能构建可视化工程设计模型,并根据施工的进程对各个环节存在的安全风险进行预测。与此同时,还可以充分发挥BIM系统的信息交互功能,加强各个部门之间的信息沟通与联系,通过建立畅通的信息渠道挖掘出施工过程中潜在的安全风险。为了构建BIM信息化管理系统,建筑施工企业应加大资金、技术投入,为安全管理信息系统的建设提供可靠保障。另外,还可以利用现代技术进行安全检测监督。例如,可利用无损检测仪器对建筑工程结构的内部损伤进行检测,一旦发现危险因素,就立即处理。再如,利用人脸识别门禁系统对不佩戴安全帽(或不规范佩戴安全帽)和安全作业工作装备的施工人员发出警告并禁止其入内。

3.3加强安全施工技术管理

一是建筑施工企业应加强对新工艺、新技术以及新材料的应用,利用技术优势趋避安全施工中常见的安全风险因素。先进的技术不仅能解放施工人员的双手,而且在安全施工方面具有较大优势。目前,建筑施工中常见的施工技术主要有混凝土施工、桩基施工、节能施工、防渗漏施工等。在运用这些施工技术时,建筑企业应对现有技术进行不断升级和优化,并配备与之相适应的先进机械设备,以提高建筑安全施工的质量。二是要加强技术管理,提高技术管理水平。具体来说,可通过明确技术管理目标、建立安全施工技术管理制度与落实技术管理责任等方法来强化技术管理。技术管理的最终目标是科学引入、规范运用并有效管理技术,提高技术应用水平。在技术管理制度方面,应界定管理人员和技术人员的相关职责,以充分发挥先进施工技术的价值。

结束语

建筑施工安全管理工作是一项烦琐复杂的工程,每一个建筑施工企业都应意识到施工安全管理的重要性,并通过多种途径落实安全管理措施。建筑施工企业应结合实际,采取相应的解决措施,从而为建筑施工安全管理工作的规范推进铺路搭桥,提升质效。

参考文献:

[1]宋晓惠,张永伟.高层建筑施工安全管理措施分析[J].黑龙江科学,2021,12(22):142-143.

[2]黄子龙.建筑施工安全管理防范对策[J].绿色环保建材,2021(11):92-93.

[3]王娅红.建筑施工安全管理防范策略分析[J].居舍,2021(31):139-141.

[4]陈晓丽.建筑施工安全问题探讨[J].居舍,2021(31):175-1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