填充墙裂缝防止技术措施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07-08
/ 2


填充墙裂缝防止技术措施

金佰慧

辽宁海忆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辽宁 沈阳 110031

摘要:工程质量决定一个公司的品质,在市场竞争激烈的背景下,开发公司想生存就要重视工程的每一个细节,因此预防填充墙裂缝成为工程中的一项重点。

关键词:裂缝、防止、措施

工程中填充墙裂缝是业主投诉相对较多事件,填充墙裂缝一旦出现,后期很难处理。即使装饰时处理,随着地基沉降,温度变化,内部应力还会在该部位释放,裂缝会再次出现。因此预防填充墙裂缝成为工程中的一项重点。

  1. 原因分析

  1. 温度裂缝

由于日照及昼夜温差、室内外温差、季节温差所产生的温度变化,会引起材料的热胀、冷缩。当约束条件下温度变形引起的温度应力足够大时,墙体就会产生温度裂缝。

当墙体外界温度低于临界温度时,整个填充墙体相对于钢筋混凝土墙体产生收缩,从而在墙体内部产生拉应力。此时,填充墙体两端由于拉结筋和钢板网共同作用,产生横向拉应力,墙体上部由于钢板网作用产生向上的拉应力,由横向拉应力和向上的拉应力产生合力。当合力值到达一定数值时,由砌块和砂浆组成的砌体抗拉强度不足以抵抗拉应力合力,于是在垂直于合力方向,砌体的相对薄弱部位产生斜裂缝。斜裂缝的形成一般呈近似直线状,当砌筑砂浆强度不足或页岩砌块浇水不足时,有时裂缝也会沿砌体灰缝部位呈阶梯状分布。

  1. 因设计构造产生裂缝的因素

非承重砌块墙体是后填充的围护结构,在墙体过长、过高时,未采取加强构造措施。如墙面开槽、开洞安装管线、线盒及插座等,未提出细部处理要求。墙面吊挂重物处,未作加固处理引起墙体变形开裂。与水接触墙面未考虑防排水、泛水及滴水等构造措施,引起开裂渗漏。

  1. 因砌筑施工质量造成裂缝的因素

砌块缺棱掉角或对非标准砌块随意砍凿砌筑;用不同块材混砌,使用龄期不足的砌块,墙体容易开裂。砌块上墙时含水量过大或雨期施工淋湿砌块,墙体会因干缩引起开裂。未采用配套的专用砂浆。日砌筑高度过大等均容易引起墙体开裂。砂浆铺面过大。 砌体与砼柱之间没有加拉接钢筋或拉接不牢固:离梁底300mm高时,砌体间隔时间不够和顶砌不密实。门窗框与墙体之间嵌缝及防水处理不当,容易引起接缝处开裂渗漏。墙体开槽、孔洞预留、穿墙套管等部位填补处理不当,会引起局部开裂。

  1. 因墙面抹灰造成裂缝的因素

砌块本身质量因素的影响。采用普通抹灰砂浆,一般砂浆与砌体的物理力学性能差异较大。如两者的导热系数、线膨胀、线收缩系数相差很大,两者的强度相差也大,因砂浆自身收缩产生开裂。抹灰一次成活,或分层抹灰无适当间隔时间,或抹灰层过厚未采取加强措施。基层清除不干净。当基层处理未采用界面剂时,因抹灰砂浆保水性能不能满足砌块吸水要求引起砂浆开裂。夏季施工抹灰后失水过快,冬季施工昼夜温差冻融使砂浆失去粘结力。对框架柱、梁与砌体之间不同材料的结合部,未采取防裂措施。

  1. 材料要求

(1)砌块的龄期要求:混凝土的收缩与所使用的材料、配合比、生产环境、养护环境、龄期、外加剂以及构件的形状的尺寸等有关。其中,龄期的影响最大,龄期越长,收缩变形越缓慢。实践证明,在龄期一个月时,其收缩变形可完成最终收缩变形的50%~60%,因此,规范明确规定“施工时所用的小砌块的产品龄期不应小于28d”。

(2)商品砂浆:细集料中的砂必须经干燥处理,干燥后的含水率应小于0.5%。其他细集料含水率应小于1.0%。干粉砂浆的生产中应测定干粉的含水率,每一工作班不宜少于1次,当含水率有明显变化时,应增加测定次数。

(3)砂:宜采用中砂。配制水泥砂浆或水泥混合砂浆的强度等级等于或大于M7.5时,砂的含泥量不应超过5%;强度等级小于M5时,砂的含泥量不应超过10%。

(4)水:应采用不含有害物质的洁净水。

(5)掺合料:

1)石灰膏:熟化时间不少于7天,严禁使用脱水硬化的石灰膏。

2)其他掺合料:电石膏、粉煤灰等掺量应经试验室试验决定。

  1. 砌体施工质量控制措施

    1. 对进场的砌块及其它原材料都按照规定的质量标准以及产品质量说明书进行验收。

    2. 砌筑砂浆配合比经试验确定,拌合时各种材料均有计量,砂浆采用机械搅拌,随拌随用,拌合时间自投料完算起不少于2min,拌好的砂浆都在初凝前使用完毕。

    3. 砌体质量是外墙防水的先决条件,砌体的水平灰缝、竖缝砂浆饱满度对防止墙体裂缝和渗水至关重要。施工过程中,加强自检,竖缝及水平灰缝饱满度均控制在90%以上,确保砌块间有良好的粘结力,使砌体在外力影响下不会产生裂缝。

    4. 填充墙砌至接近梁底、板底和结构墙柱边时,应留有一定的空隙,填充墙砌筑完并间隔15d以后,方可二次嵌缝。

    5. 严格控制填充墙的沉缩裂缝。根据不同情况控制好砌筑高度,常温条件下日砌高度一般控制在1.5m以内,雨季施工,日砌高度控制在1.0m以内。填充墙砌体砌至接近梁板底时,留出一定空隙,待砌体收缩稳定后(至少应停歇2~3天)再砌筑。注意采取良好的防风、防雨措施。

    6. 砌体结构坡屋顶卧梁下口的砌体应砌成踏步形。

    7. 墙体管线应埋设在导墙内,并且做好定位措施。

    8. 严禁在墙体上交叉埋设和开凿水平槽。

  2. 粉刷质量控制措施

(1)施工前期条件

1)墙体本身应无裂缝。

2)砌体与砼结构之间灰缝须认真检查,特别是墙顶与混凝土梁之间的水平以及与砼柱或剪力墙之间的垂直灰缝,注意砂浆灰缝是否已经失效,即与混凝土或砌体任何一面出现分离,不在起到粘结作用,出现上述问题,应及时把相关灰缝小心剔除后用1∶3水泥砂浆嵌实,空气过于干燥时须至少进行3天浇水养护。

3)墙体基层处理

a.混凝土面凹凸明显部位应事先剔平或用1∶3聚合物水泥砂浆补平。

b.粉刷或化学毛化前,均应清除墙面污物,前提前浇水湿润(内湿面干)。

c.混凝土基层应采用人工凿毛或进行化学毛化处理;轻质砌块基层应采取化学毛化或满铺网片等措施来增强基层的粘结力。

d.外墙脚手孔及洞眼应分层塞实,并在洞口外侧先加刷一道防水增强层。

e.不同材料基体交接处,必须铺设增强玻璃纤维网,与各基体间的搭接宽度不应小于150mm。

f.墙体基层经过监理和建设验收合格后方可开始下道工序施工。验收表格按照建设行政主管部门的隐蔽验收表格进行验收,但不得弄虚作假,验收一个检验批立即签一张,禁止后补、几十张或上百张一起签。

(2) 粉刷施工

1)刮糙不少于两遍,每遍厚度宜为10mm以下。

2)抹灰用砂含泥量应低于2%,细度模数不小于2.5。严禁使用石粉和混合粉。

3)轻质砌体表面应采用专用界面剂和专用抹面砂浆,刮底糙前应根据不同砌体材料的实际吸水率等情况进行湿润,最好采用细孔撒水壶进行均匀湿润,否则砌体容易吸收底糙砂浆中水分造成粘结度不够,从而造成空鼓和裂缝。

4)每一遍抹灰前,必须对前一遍的抹灰质量(空鼓、裂缝)检查处理(空鼓应重粉,只裂不空应用水泥素浆封闭)后才进行;两层间的间距时间不应少于2-7d,达到冬季施工条件时,不应进行外墙抹灰施工,各抹灰层接缝位置应错开,并应设置在混凝土梁、柱中部。

5)抹灰层总厚度≥35mm,且≤50mm(含基层修补厚度)时,必须采用挂大孔钢丝网片的措施,且固定网片的固定件锚入混凝土基体的深度不应小于25mm,其他基体的深度不小于50mm;抹灰层总厚度超过50mm时,应由设计单位提出加强措施。

6)内墙面抹灰底糙表面应加铺一层玻纤网格布,在刮糙快完成时压入,经过质量管理人员隐蔽验收后方可进行下道工序施工。

7)在粉刷面批白前必须组织全面的专项粉刷空鼓裂缝检查,作到每一面墙都要施工自检到位。

总之:工程质量决定一个公司的品质,在市场竞争激烈的背景下,开发公司想生存就要重视工程的每一个细节。首先明确施工要求,重点检查施工人员思想,相信每个工程的施工质量都会上一个新的台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