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贯彻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疫苗管理法》在社区预防接种中的应用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07-08
/ 2


浅谈贯彻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疫苗管理法》在社区预防接种中的应用

宋开丽

山东济南章丘文祖街道办事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山东济南 250205

摘要目的探讨在《中华人民共和国疫苗管理法》2019年12月1日起实施后在社区开展预防接种取得的经验,本预防接种工作依法开展接种工作,提高疫苗接种率,有效降低预防接种反应发生,加大预防接种知识宣传,预防接种工作开展顺利,保护社区儿童的身体健康。

【关键词】疫苗管理法:常规疫苗;预防接种;经验

1法律保障:

1.1 2019年6月29日,第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一次会议审议通过了 《中华人民共和国疫苗管理法》,自201年12月1日起开始实施。疫苗法明确国家实行免疫规划制度,对疫苗实行严格的管理,明确疫苗管理的目标,全面构建疫苗管理制度,加大对免疫规划事业发展的支持力度,健全完善了疫苗研制、生产、流通、预防接种等全过程监管体制,维护人民的身体健康,提供了有力的法律武器。《中华人民共和国疫苗管理法》第一章总则,第六条规定国家实行免疫规划制度,居住在中国境内的居民,依法享有接种免疫规划疫苗的权利,履行接种免疫规划疫苗的义务,政府免费向居民提供免疫规划疫苗,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及有关部门应当保证适龄儿童接种免疫规划疫苗,监护人应当保证适龄儿童按时接种免疫规划疫苗;第五章预防接种,第四十四条,接种单位应当具备的条件,一是具有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包括公立医疗机构和非公立医疗机构;二是接种人员应当具有医师、护士或者是乡村医生资格,需要经过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卫生健康主管部门组织的预防接种专业培训考试合格;三是具有疫苗符合存储条件的设施设备及管理制度;第十条国家实行疫苗全程电子追溯制度,是用电子手段采集记录疫苗生产、流通和预防接种全过程信息,实现来源可查、去向可追、责任可纠、,强化全过程质量管理与风险控制的有效措施。

2门诊实施疫苗法的措施

2.1加强法律知识的学习和宣传。组织接种门诊全体工作人员培训学习《中华人民共和国疫苗管理法》,参加济南市疾控中心和章丘区组织的法律知识学习,门诊也每周抽出一下午或者是2小时的时间轮流学习,增强工作人员的法律意识,熟悉疫苗法。通过全国“4.25预防接种日”开展《中华人民共和国疫苗管理法》知识宣传,利用“妈妈课堂”开展法律知识宣传和学习,让家长知道乙肝疫苗、卡介苗、脊髓灰质炎减毒活疫苗、脊髓灰质炎灭活疫苗、无细胞百白破疫苗、麻腮风疫苗、乙脑减毒活疫苗、A群流脑多糖疫苗、甲肝减毒活疫苗、A+C群流脑多糖疫苗是国家免疫规划疫苗,手足口疫苗、13价肺炎疫苗等是非国家免疫规划疫苗。接种疫苗是国家赋予我们的权利,按时接种疫苗是家长应尽的义务,不适家长的思想负担,也不是医院要找家长的麻烦,接种国家规定的免疫规划疫苗是国家免费提供的,不会收取任何费用,接种非免疫规划疫苗是不免费的。并且公式非免疫规划疫苗价格,和家长讲解各种疫苗预防的相应的传染病。

2.2按照预防接种门诊的设立要求,合理设置预防接种门诊,取得预防接种门诊资质证书,接种门诊的工作人员有2人取得执业医师资格证书,有2人取得护士资格证书,都通过了疾控中心业务培训考试合格,取得疫苗接种资格证书。接种门诊宽敞,设置侯种区、预检登记区、接种区,接种区设置3个,免疫规划疫苗2个区,非免疫规划疫苗1个区,留观区,留观区设有宣传影视设备,在留观室家长可在留观时通过看视频,学习预防接种知识的学习。接种室清洁、卫生、通风、配备2台立式空调,保暖,设施齐全。全自动空气消毒设备。门诊环境干净、整洁、舒适。

2.3接种服务①服务形式 按照《预防接种工作规范》(2016年版),和上级主管部门的要求,实行日接种,服务半径10公里,每周一至周六接种。②接种前准备 ,根据本门诊儿童信息登记数和月出生人数,上报各种疫苗每月需求计划数,保障疫苗供应。疫苗接种所需要的耗材数量,一次性自毁型0.5ml注射器数量,2ml、5ml注射器数量。75%酒精、镊子、棉签、体温表、压舌板、听诊器、血压计、1:1000肾上腺素、锐器盒、医疗垃圾桶等物品。检查冰箱内库存的疫苗有无到期过期疫苗,有无标识不清或者是污损,如果有一定及时上报,挪出冰箱,放置在过期损毁疫苗处置区,等待上级统一取回销毁。③确定接种对象,通过电话预约、短信预约等方式通知家长带孩子来接种疫苗,本次接种疫苗的名称、预防的疾病、接种的月龄、接种前后的注意事项,接种前给孩子洗澡,换干净宽松的衣服,观察孩子最近吃奶、吃饭的状况、睡眠、大小便状况,来之前测一下体温,观察孩子有无皮疹等注意事项。④接种实施前的充分告知,告知家长本次接种疫苗的种类、名称、所预防的疾病,接种前孩子身体的健康状况,有无不适,有无重大疾病是或传染病史、家族史有无重大传染病疾病史;查看孩子的接种证是否相符、问询上次接种疫苗有无不适、过敏等,咨询有无家族重大疾病史,免疫缺陷,以免出现接种偶合反应。如果接种对象身体暂不适合接种,可暂缓接种,待身体恢复后在实施接种。孩子身体符合接种要求,通过计算机进行信息登记,打印接种证,家长在接种知情同意书签字,带着知情同意书区侯种区等待接种。⑤在接种区,孩子实施接种前,再次核对孩子的姓名、年龄或者是月龄、接种疫苗的名称、规格、剂量、接种部位、接种途径,检查疫苗、注射器外观、批号、有效期等。疫苗在有摇不散的沉淀物、没有标识、标签不明、有裂纹的疫苗均不得使用,,如果活疫苗开启后超过半个小时,灭活疫苗在开启后超过1个小时必须丢弃,确保疫苗的有效性。疫苗的追溯体系正常运转,扫描疫苗的监管码,扫码成功,表示疫苗正确,可以接种;扫码异常,就要核对疫苗的是否有误。每一个疫苗都会有一个20位数电子监管码,也就是疫苗的追溯体系,如果接种疫苗后出现异常反应,可以通过监管码进行疫苗的追溯,对每一支疫苗的生产厂家来源,保存的运输的温度是否合格都进行查询。疫苗核对追溯系统都无误,实施接种,严格遵守疫苗接种操作规范,熟练掌握无菌操作,熟练掌握各种疫苗的接种途径及接种剂量。接种途径要正确,接种剂量充足,才能起到相应的免疫效果。剂量不足不能产生免疫应答;如果接种剂量过大,可能会导致严重的异常反应或者是产生相应的疾病。接种含吸附剂的疫苗时要充分摇匀,在使用冻干制剂时,将稀释液从安瓿中抽出,然后沿着疫苗安瓿壁缓慢地注入,轻轻地摇动,让疫苗完全溶化,然后吸到注射器里,将注射器中的气泡排出,直到有一滴小水滴在针尖上。接种时,使用75%酒精,用棉棒占取酒精,从里到外螺旋状对接种部位进行消毒,消毒面积直径5 cm以上,消毒部位干燥后进行接种。注射完成后,将注射器投入锐器盒消毒处理,统一回收销毁。⑥接种留观,接种完毕,告知家长在留观区观察30分钟,以及接种后的注意事项,24小时不能洗澡,多喝水,注意保暖,清单饮食,不吃鱼虾等易过敏的异体蛋白食物。⑦预防接种异常反应的监测与处理。疫苗的异常反应,常见的接种反应是发热、注射部位局部红肿、皮疹等常见一般反应。如果接种者出现了接种部位局部红肿,可以采用毛巾进行局部热敷,每次热敷15-20分钟,也可以用土豆片局部贴敷,消肿处理,效果也非常好。如果发热温度38摄氏度,配合适当的退热药。过敏性休克是疫苗接种比较严重的异常反应,对患者进行输氧。同时用0.5~1 ml的肾上腺素进行注射,肾上腺素的浓度要保持在1:1000;并及时送医院抢救处理

3疫苗法在门诊实施后效果

在疫苗法实施后,预防接种严格按照疫苗管理法的规定实施,建立严格的预防接种门诊管理制度,加强门诊的建设和管理,加强工作人员业务学习,提升工作人员的服务水平、加强职业道德修养,细化接种服务,接种前筛选确定合格的接种对象,进行预约,充分告知,做到三查七对已验证,查看受种者的健康状况及接种禁忌、查看接种证、查看疫苗的有效期、外观等,核对受种者的名字、年龄、疫苗名称、剂量、规格、注射途注射部位,让家长参与验证疫苗信息。疫苗的管理实施信息化管理,每一个存储疫苗的冰箱都设置了哲勤冷链温度监控系统,随时可以查看疫苗存储的温度,落实疫苗追溯系统,疫苗的接种率有了很大幅度的提高,预防接种差错及疫苗失效接种事故在没有发生,疫苗异常反应发生也随之减少,通过省平台数据查看,我们门诊的接种率在疫苗法实施后提升很多。

综上所述,疫苗法在实施后,预防接种效果提高确切,有效降低疫苗针对传染病发病率降低,对预防接种取得的效果显著。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疫苗管理法》

[2] 《预防接种工作规范>>

[3] 《疫苗流通和预防接种管理条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