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铁两用大桥主桥墩身施工中的技术要点探讨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07-08
/ 2

公铁两用大桥主桥墩身施工中的技术要点探讨

韩葛亮

哈尔滨铁道职业技术学院 ( 黑龙江 哈尔滨 ) 150060

:本文论述了桥墩混凝土外观质量控制措施,了解了此类工程中混凝土外观质量存在的问题,并对实现混凝土外观质量有效控制的措施进行了探讨和描述,希望能进一步提高桥墩的施工质量。
关键词:公铁两用大桥主桥墩身;施工技术;控制措施


公铁两用大桥主桥墩身是桥梁工程建设的主要内容之一,对桥梁工程的质量有很大的影响。因此,这一部分的施工质量一直是桥梁工程施工管理的重点。在桥梁桥墩柱的施工中,比较常见的问题是混凝土的外观质量。这些问题不仅会影响工程的外观质量,而且会对工程的安全稳定造成一定的威胁。因此,必须通过相关措施进行有效的防治,为公铁两用大桥主桥墩身工程的有效施工提供支撑。通过实施墩台施工前的准备、加强墩台模板的使用和维护管理、严格控制混凝土搅拌质量、加强混凝土浇筑操作等具体措施,提高墩台混凝土外观质量,桥墩混凝土的外观质量一般达到内实外美,表面光滑光泽,气孔少,从而达到良好的审美效果。在上级领导和业主组织的多次检查中得到认可,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一、公铁两用大桥主桥墩身质量问题
(一)混凝土表面气泡

现有的机械技术很难完全消除混凝土表面的气泡。气泡沉积的主要原因有:1)混凝土强度不足,冲击时间短、漏振、振捣不足,使气泡无法完全逸出;2)混凝土层厚不均匀,拌入混凝土坍落度过大,难以将多余水分完全振出;3)在无振捣程序的情况下,水由内而外振捣到无孔钢模板的死角处,使水难以振捣出去;4)混合料水灰比过大。

(二)混凝土表面暴露钢筋

加固暴露的原因如下:1。钢筋骨架尺寸过大;2)钢筋垫块位移或钢筋紧贴模板,导致混凝土保护层不足;3)保护层混凝土振捣不足或缺失;4)模板未湿或湿得不够,模板吸湿性太强,导致混凝土浸水不良,强度降低,拆模板时露出钢筋;5)未达到规定强度时,应拆除模板,过早露出转角和钢筋;6)钢筋密实,钢筋周围的空间没有被混凝土填满。7)摆动时,振杆撞击钢筋,从而抵消钢筋;8)冬季混凝土温度低,混凝土受冻,造成拆模掉角露筋。
(三)表面裂纹问题

裂缝定义为混凝土中出现大面积裂缝或局部无法闭合的裂缝。产生此问题的原因有:一是混凝土受到水化热的反应,产生收缩裂缝;二是在温差大、维护操作不到位的地区施工,导致混凝土出现骤冷骤热的情况,造成内外温差大,形成温度应力和开裂;第三,在混凝土分层浇筑或分段施工过程中,没有采取科学有效的措施处理接触部位,导致施工缝出现问题;四是施工时模板架设不当,或模板本身刚度不足,造成混凝土浇筑时变形,模板变形裂缝;第五,混凝土浇筑完成后,过早拆除模板,导致混凝土刚度受到影响,在自重及结构压力影响下产生裂缝问题[1]
(四)颜色差异问题

在公铁两用大桥主桥墩身施工中,混凝土表面的色差是常见的。这个外观质量问题主要有三个原因。首先,混凝土配制过程中所使用的原材料存在品牌差异和颜色差异,包括水泥、碎石、外加剂的使用。第二,每次混凝土配合比存在差异;第三,维修条件有差异。

(五)表面渗砂

造成此外观质量问题的原因有:第一是墩柱模板本身质量有缺陷;第二是模板多次使用未进行有效处理,导致局部变形或出现裂缝。这种模板在工程施工中使用时,很容易造成漏浆、泌水和出砂;第三是混凝土配合比存在问题;第四,在混凝土浇筑过程中,由于搅拌时间短,搅拌不均匀,实施振捣操作不充分,会造成这种外观质量问题;第五,由于支撑刚度不足,模板不稳定,基础不稳定,导致模板变形,导致流砂;第六,在混凝土浇筑过程中,由于浇筑方法应用不当,导致构件密集区域的混凝土无法填满模板,从而形成泌水、出砂问题。


二、公铁两用大桥主桥墩身施工技术
(一)混凝土的振捣

规范混凝土振捣操作,选用有经验的振捣工人对混凝土进行振捣。滑动振捣杆应定期均匀移动移动距离不得超过振捣半径的1.5倍,以防止漏振或过振。振捣时,应先在模板周围振捣,再在模板中间振捣,以便将气泡从中间排出,避免在模板处聚集。振捣时应遵循快插慢拉的原则。其中,快速插入是为了防止表面混凝土与下部混凝土分层离析,缓慢拔出是为了填补混凝土拔出振捣器引起的空腔。上层振捣时,应将振杆插在下一层混凝土中约10cm,以消除两层混凝土之间的接缝。每个振捣点的振捣时间约为20s,直至混凝土表面平整、粘贴,无气泡或明显沉降。振捣作业时,振捣器必须与模板保持10-15cm的距离,严禁与模板碰撞,严禁与模板碰撞每个振捣点的振捣时间约为20s,直至混凝土表面平整、粘贴,无气泡或明显沉降。在振捣器振捣操作,从模板必须保持10-15厘米的距离,并严禁碰撞模板,否则模板剂将打相撞的地方,和具体的这个地方很容易被困在模板拆除模板,影响混凝土外观质量[2]
(二)墩身修补方法


混凝土表面接缝台阶的处理,用砂轮角磨机磨掉台阶部分,烧成后用砂纸将表面打磨光滑,用角磨机画出接缝痕迹,保证接缝痕迹纵横有序、平直不间断。表面裂缝(一般不超过3mm宽)先用钢丝刷将混凝土表面磨粗,除去表面附件,用水清洗干净,然后充分干燥,再用树脂填充混凝土表面的孔隙,然后在表面涂抹修补材料。当个别拉杆无法拆除时,应沿拉杆周边切割,切断拉杆,用拉杆孔修补方法填充,强度符合要求后用砂纸打磨。如果出现局部起皮、麻面、砂沟和个别裂缝,应用清水湿润待处理表面,待修补处半干后,将准备好的水泥粉撒在修补处,用泥磨打磨光滑。表面缺陷修复达到要求后,墩身应彻底打磨,直至表面颜色基本一致,无明显修复痕迹。墩面模板台阶不得大于2 mm,修补后的模板接缝线应连续、平直。修正后的表面应平整,无明显划痕、凹陷。用微膨胀剂填充杆孔,修补后进行第二次集浆,避免水泥砂浆收缩填充周边缝隙。个别因套筒嵌死或拉杆过长需割除的应采取措施避免氧化烟雾焖黑砼面,应用铁皮遮隔[3]
三、公铁两用大桥主桥墩身施工控制措施

(一)加强混凝土施工质量控制

首先,在原材料选择方面,要尽可能的选择固定的材料、并保证其质量能够满足工程建设的实际要求,避免由于材料规格不统一等因素的影响,造成外观色差问题。其次,在材料配置方面,要结合区域实际情况和工程建设的具体要求,科学设计混凝土配合比,严格按照配合比设计进行配合比的配制,避免因每批混合料的配合比不同而对工程外观质量产生不利影响。同时,结合以往工作经验和相关试验数据,加强对搅拌时间和搅拌质量的控制,避免因搅拌操作不合理而影响施工质量;最后,混凝土应由专业车辆运输,混凝土进入现场后重新搅拌后才能进行浇注施工。浇筑施工应采用分层、分段浇筑的方法,浇筑过程中应有效实施振动操作。采用快插慢拉的原理,先在两侧再在中间应使用对混凝土进行综合振动,避免漏振或过振,并保证混凝土中的气泡可有效消除。

(二)加强对模板施工的控制

对于公铁两用大桥主桥墩身施工来说,模板工程是影响混凝土外观质量的重要因素。因此,要想有效地控制混凝土的外观质量,就必须从模板工程入手,实施相应的控制措施。首先,要科学地设计模板。保证模板的平整度和刚度;第二是适当增加单模板面积,减少接缝数量。有关节的部位必须紧密光滑。第三、钢模板应结合工程应力和工程结构进行计算和设计,模板生产活动必须由专业厂家进行,保证模板质量;第四、模板加工完成后,进行试装验收,有效检查模板精度,确保模板装配后接缝具有较高的光滑度和紧密性;第五,模板侧面要做好“刨光”处理,并使用工业纱布打磨,然后进行防护油的涂刷,确保拆模以后,混凝土表面能够具有较好的光洁度。其次,合理拆卸模板。模板安装前,表面应均匀涂上脱膜剂,待油剂风干后进行安装操作。模板安装时,必须合理安装相应的支座,以保证支座设置的规范性和稳定性。拆模日期应结合混凝土强度及所在区域的环境温度确定。当空气温度低于15℃时,拆除模板需4小时,当空气温度高于15℃时,拆除模板需1小时。但拆模前必须对混凝土强度进行测试,以确保其强度大于10MPa。模板拆除后,需要有效实施养护作业。养护作业应根据该地区的气候条件实施。不仅要保证保养频率的及时和长时间,还要用干净的薄膜覆盖,避免因干缩或温度应力而引起的外观质量问题。

(三)加强现场管理

对于公铁两用大桥主桥墩身施工而言,混凝土外观质量问题最终是由于现场管理不到位造成的。因此,在控制此类问题的过程中,需要不断加强现场管理。一方面要对现场管理制度进行有效的建设和实施,确保相关人员能够结合各项制度和施工规范严格执行相关操作,避免因操作不当造成外观质量问题。另一方面,要全面落实现场管理措施,包括现场检查、定期检查、现场监督和单工序验收。应采取严格管理,避免违法作业,有效保证工程施工质量。
结束语

综上所述,混凝土外观质量是影响公铁两用大桥主桥墩身施工质量的重要因素。因此,有关单位必须重视这些问题,结合实际合理运用各种控制措施。从而为项目的有效建设提供支持。


参考文献:


[1] 付明武, 张光锋. 浅谈公铁两用大桥主桥墩身混凝土外观的质量控制措施[J]. 价值工程, 2018,14(27):88-88.

[2] 彭小丽. 浅谈桥梁墩身外观质量的控制[J]. 科技信息:科学教研, 2017,25(30):21+89.

[3] 郑再兴, 赵军. 公铁两用大桥主桥墩身混凝土外观质量的控制措施[J]. 工程技术(引文版), 2016,25(7):00133-001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