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境电子商务人才培养模式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07-07
/ 2


跨境电子商务人才培养模式分析

毛艳琼

云南经济管理学院 云南省昆明市 650304



摘要:跨境电子商务在网络的不断发展与完善之下,得以总体性的健全,并且在时代的逐步演进之下,跨境电子商务也以前所未有的发展劲头腾空出世,但是随之而来的人才匮乏,也成为了有待解决的重要问题之一。其中高职院校在对跨境电子商务人才培育的重要阶段所潜在的相应问题,必须要引起高度的重视。以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方式,结合高职院校跨境电子商务教学的实际状况,谋求出促进其长久教学、高质教学、高效教学、稳定教学的方案。

关键词:高职院校;跨境电子商务;人才培养;模式分析

引言

数字经济时代背景下,社会、经济、文化范式等都发生显著变化,迫切需要高校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与创新以满足社会发展的新需求,“新商科”因新人才需求而生。新商科将新理念、技术及方法融入传统体系,促进现有学科的交叉与融合,为创新复合型高校人才培养提供新的思路。跨境电子商务是数字经济领域中最典型的表现形式之一,但截止目前国内除少部分职业教育学校中设置该专业外,本科院校极少设置,跨境电子商务的人才培养模式成为新商科教育范式改革中的关键一环。2019年习总书记明确指出,探索“区块链+教育”的融合与应用。区块链技术给数字经济带来了持续、创新的发展动力。因此,教学教育、产教融合、科学研究及创新创业四个区块,与以生为本,满足学生需求和特点的链式机制协同创新,形成的“教产科创、以生为本”,跨境电子商务专业人才区块链式培养模式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与实践价值。

1高质量人才培养的内涵

高质量人才是经济发展的第一资源,当前我国高等教育已经由规模扩张阶段进入到高质量发展阶段,部分高校的人才培养模式已经不能适应人才高质量发展的时代要求。《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第四十三章明确提到,要深化教育改革,建设高质量本科教育,推进部分普通本科高校向应用型转变。这为新时代教育改革确立了总体发展方向。高质量人才培养是高等院校为满足新时代要求,通过形式多样、分层分类管理以培育出具有全球视野和创新能力,能够产出高质量科研成果并提供高质量社会服务的人才。推进高质量人才培养蕴含了贯彻党的领导、深化教育评价改革、健全协同育人机制、加强资源建设保障和实现多维发展五个方面,是我国高等教育发展的必经之路,也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然要求。

2高职院校跨境电子商务人才培养模式分析

2.1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打造高素质双师型师资队伍

鼓励教师开展多种形式的教学,积极到企业中进行研究和教学,鼓励专职教师努力教学,取得电子商务专业资格等各类专业资格。还可以聘请行业业务专家作为兼职教师。同时,建立有效的激励机制,鼓励教师积极进行教学改革和研究,推进理论教育体系与实践教育体系的融合。在教育过程中,理论课程达到标准后,拓展对各种电子商务操作流程的实践教育,创建模拟网络公司,并与实际企业建立长期合作关系,贯穿学校体系的全过程。积极探索体现学以致用、理论联系实际的模块化技能培养方式。教学方法应包括使用多媒体软件和电子图书馆、电子课本、电子阅览室、计算机软件等教具。

2.2进一步深化校企合作推动产教融合

首先,在校企合作之前,要进行全方位评估,选择运营相对稳定的行业领头企业或者具有独特发展优势的企业,确立能够达成双方共赢的合作模式,根据学校专业发展情况共建实践基地或者产业学院。建立企业导师制度,结合行业发展及企业用人需求,与校内教师共同制定或修订人才培养方案,明确技能培训目标并制定评价策略,针对本专业学生的学习基础及兴趣特长制定个性化职业规划,形成技能型评价体系。其次,建立人才互通机制,企业为专业教师及学生提供顶岗实习机会,使其参与企业项目;学院安排企业技术或者管理人员到校进行实践课程授课及实习指导,与企业合作开展自媒体宣传、直播、短视频带货,对选品、策划、文案撰写、拍摄、主持等环节进行分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挖掘潜能,一方面可以帮助企业以较低成本实现既定的效益目标,另一方面可以促使学生将日常学习的理论知识充分运用,获得沉浸式职业体验,有助于学生明确学习目标及未来的职业规划,实现双方共赢的可持续化合作。

2.3完善实践教育基地

在对高职院校跨境电子商务的学生群体进行知识教学时,如果只是拘泥于课本知识是远远不够的,必须要加强对相关设备仪器的引入,积极的结合课程内容的实际所需,选取特定的时间场地,供跨境电子商务专业的学生群体展开学习。与单纯学习理论知识相比,采用实践性的教学方式,主要目的是让学生获得感性认识,并掌握基本的学习技能技巧,养成理论联系实际的学习习惯和独立工作能力。俗话说知识来源于实践,又应用于实践,想要令当代的高职院校跨境电子商务的学生群体,真真正正地理解相关理论知识的实际含义,必须要做到从生活走进课堂,又从课堂走向生活。将相关的学科内容与学生的学习实践、生活实践、社会实践进行紧密结合。按照学生的实践内容对整个跨境电子商务的课程体系进行全面性的规整,在具体的实验中能够更为直观的检验学生的学习成果,为后续教学工作人员的查漏补缺奠定坚实的发展基础。相关的教学工作人员在对学生开展实验教学的重要阶段,要以两头抓的方式,对课内实践与课外实践两种不同的教学方法引起同等的重视。在校内引导学生到所构建的教学基地之内展开具体性的学习实践,在校外引导学生积极地参与到各大企业的实习之中,以此能够令最终的教学效果与水平得到显著提升。

2.4推动人力资源共享,打造高质量双师型师资队伍

高质量的双师型师资队伍是高校与行业企业最宝贵的人力资源,是推进产教融合成功实施的重要保障,是跨境电子商务专业学子的领路人。跨境电子商务师资队伍的建设要坚持高校与企业共同选拔、共同培育、共同使用的原则。行业企业要精心选拔职业道德高尚、业务精湛、有教育情怀、有育人追求的业务骨干进入高校担任兼职教师,以确保教学内容的专业性和实战性,提升学生的应用能力;高校要从相关学科中选拔师德高尚、理论知识扎实、勇于创新、敢于挑战的教学骨干进入到行业企业中,熟悉跨境电子商务学科前沿动态和行业实际人才需求情况,以确保高校人才培养与现实社会需求紧密衔接。同时,高校要建立健全双师型师资的激励机制,通过职称评聘政策倾斜等措施激励专兼职教师提升自身业务水平和实践能力。对于本校的专职教师,可以设置专门的职称评聘名额以激发教师前往企业获得实践机会的动力;对于来自企业的兼职教师,可以制定政策为其开辟单独的职称评定体系,拓宽他们的职业生涯发展路径。

结语

加强对高职院校跨境电子商务人才培养方案的探讨与分析所呈现出的实质性作用显而易见。相关的教学工作人员必须要清晰地认识到当前工作的重点,呼吁学生群体积极的融入到对各项不同问题的分析与研究之中,提高当代高职院校培养先进人才的质量,使其能够适应社会发展的实际所需,根据具体的培养目标,制定规格,制定相应的培养方案和措施途径,在增强高职院校教育综合实力的同时,为跨境电子商务行业注入新力量。

参考文献

[1]侍颖辉.高职院校跨境电子商务人才培养模式分析[J].现代营销:创富信息版,2019:19-20.

[2]陈志华.高职院校跨境电子商务人才培养模式探讨[J].延安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7.

[3]刘永伟,杜薇.高职院校跨境电子商务人才的培养模式研究[J].现代经济信息,2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