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课例研究,深化专题教研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07-07
/ 2

基于课例研究,深化专题教研

尹海英

山东省平阴县实验小学 250400

减负而提质是教学永恒的追求。双减背景下让学生有时间自主发展,就要

提高课堂学习效率,这就给学校、给教师提出了更大的挑战。山东省平阴县实验小学立足教学中的突出问题,将之提炼为大家共同关注和研究的专题,以课例研究为基础,深化专题教研,推动双减落实落地,提高了课堂教学质量,提升了师生综合素养,促进了学校内涵发展。

一、实施背景

2003年至今,平阴县实验小学在集体备课的基础上,开启了校本教研的新

探索。根据学校实际,发挥学科组集体智慧,开展了课例式备课活动。用课例式校本教研打造教师学习共同体。《中国教育报》曾经报道过学校课例式校本教研经验。

为进一步提高课堂教学质量,提高教师的教研水平,促进校本教研深入开

展,在课例式研究的基础上,教研组尝试打破学科、年级等界限,寻求教学中共同的困惑点,把问题汇集起来,教师一起研究探讨、交流提升,在实践中探索了一种新的教研方式,即基于课例研究的专题式教研活动(简称专题教研)。

二、方法步骤

每次专题教研分为三个阶段,一是征集问题,形成专题;二是确定目标,

集体备课;三是课例研究,反思总结。

统编语文教材双线组织单元,重视人文主题和语文要素。教师如何把握教

材,实施教材,利用好教材这个例子凸显人文主题,落实语文要素,这对语文教师是一项不小的挑战。语文教研组把专题教研作为提升教学能力和教研能力的有效载体。以三年级语文上册“预测策略怎么教”为例,对具体操作过程中的方法步骤阐释如下:

(一)征集问题,形成专题

统编版语文三上第四单元是策略单元,也是小学阶段第一个阅读策略单元。

在主题页中鲜明的提出了单元教学重点:“一边读一边预测,顺着故事情节去猜想。学习预测的一些基本方法”。这对于多年担任人教版的老师,面临很大的挑战。课文旁批怎么运用?有的学生已经把课文读了,还怎么预测?在什么地方预测?单元教学任务如何落实?大家满是迷茫。

根据新教材使用中的教学困惑,三年级语文教研组商讨确定围绕“预测策略

怎么教”这一专题开展研究。大家潜心阅读编写意图,进行教材分析,解读每一课的课文和课后题,知道三篇文本由教扶到放,由教到用。

(二)确定目标,集体备课

教研组齐心协力,集思广益,确定了本单元阅读策略的教学目标:激活原

有知识,产生阅读期待;促进阅读理解,提高阅读理解水平和阅读速度;采用自上而下的阅读模式,通过“猜测—证实”建构意义;提高分析、判断、推理能力;引导阅读时关注文章的重要内容和细节;丰富学生的认知图式。最终目标是使学生爱上阅读,成为积极主动的阅读者。

(三)课例研究,反思总结

接下来就是借助三上两备一反思的课例式深入研究了。教研组共有八位教

师。每一次试讲,其他七位老师都跟进研究。根据教学效果及时进行评课,大家畅所欲言,评出本课的优缺点,重点探讨改进措施,思维的火花在交流中碰撞。

三、教研特色

我校的专题教研始终围绕“基于需求、典型带路、以生为本、凝聚共识”

的思路,有序开展活动,彰显专题教研的校本特色。

(一)基于需求——以问题为驱动,以课例为载体

课例式校本教研是平阴县实验小学独创的校本研究方式。专题教研是围绕

一个专题开展的研究,是对课例式校本教研的补充和发展。专题教研一定结合具体课例进行深入研究,教研组内围绕一个研究专题,对同一个教学课题和研究专题通过至少三次上课、两次课例式备课、一次异构课比较反思,使之达到理想教学效果。


(二)典型带路——立足学科特点,突出年段重点

关注课堂教学改革,解决典型问题是专题教研的重点。自2016年学校实

施“三真”学导课堂教学改革以来,语文学科探索实施了三真学导课堂“单元一体化”教学模式。该模式和现行部编教材理念一致,以一个单元为基本单位,加强教学内容的整合,统筹安排教学活动,探索出了“通读明标、领悟学法、领会表达、拓展阅读、习作实践”五大课型。

(三)以生为本——着眼核心素养,促进能力提升

着眼于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提升是专题教研的又一重点。

为进一步了解学生的学习成果,充分发挥评价的诊断、导向、反馈和激励

的作用,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我校低年级探索实施“我能行”欢乐游考通关活动。“我能行”欢乐游考方案确定以后,一、二年级语文教研组多次进行专题教研,围绕游考内容、游考形式、游考组织、游考结果的运用等专题进行研究讨论。

四、实施要点

专题教研实施中,精心落实“小、真、实”三个字,即:求小——解决实际问题;求真——真正参与研究;求实——扎实有效开展。

(一)求小——解决实际问题

所确定的研究专题是贴近教学实际的小问题,问题虽小,却不容忽视。例如,2021年9月份,各年级语文组的专题是“双减”背景下家庭作业设计的研究。

(二)求真——真研究,研学研教

无论是研究教师的教还是研究学生的学,一定突出一个“真”字,真研究,真参与。每次专题教研都做到五突出,即:主题突出明确,解决教学中存在的实际问题;有中心发言人,有的放矢,突出专业引领;突出校本教研集中活动时间,周四教研时间不少于1个小时,其他时间课随时进行;教研形式丰富多彩,课例展示、观课研讨、交流反思,不拘泥于形式,突出实际效果;学校分管领导参与研究,突出专家指导。

五、研究成效

(一)促进了教师专业发展

专题教研中,“研”解决的是教学实践中急需解决的问题,老师们在教研中

获得了智慧,获得了策略,是自己需要的,老师们参与热情高,认识到进行有效的教研是工作的切身需求。在专题教研的深度参与中,促进了教师专业化发展。考庆梅、展叶青等教师在“一师一优课一课一名师”评选中荣获省部级奖励;郭召云、付衍凤等23名教师被评为市县学科带头人;王英茹、刘言等教师被评为县教学能手。

(二)打造了学科教研团队

学科组专题教研活动的开展,不仅增强了学科之间的沟通借鉴,加强了学

生良好习惯的培养,而且促进了课堂教学质量新的飞跃。非学无以启智,非思无以成长。在一次次专题教研中,随着一个个问题的解决,切实提高了教师的课堂教学和教研反思能力,加快了教师团队精神的形成。

综上所述,专题教研基于教学需求,为了教师发展,从一个个小问题入手,

逐渐做细做深做大。专题教研以“小切口、短周期、平常态、见效快”的特点,切实推进教师在教学中边实践,边思考、边提升,让教研更贴近了教育教学工作实际。扎实有效的专题教研,促使教学改革不断向深层次发展,同时又提升了学校内涵发展,推动全校各项工作迈上了一个个新台阶。自2018年以来,学校先后被评为全国文明校园培育校、山东省文明单位、济南市首批领航学校、济南市首批优质教研联盟校,学校逐步走向品质办学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