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理干预在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的急危重症患者中的效果观察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07-07
/ 2

护理干预在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的急危重症患者中的效果观察

李幼华

赣州市人民医院 江西赣州 341000

摘要:目的:观察在连续性肾病替代治疗的急危重症患者中使用护理干预的治疗反应。方法:选取2020年2月~2021年3月采用连续性肾脏治疗(CRRT)的急危重症患者共60例,将患者分为两组,每组30例。在实验组中采用护理干预手段进行护理,在对照组中仅采用常规护理模式。比较两组患者护理前后的各项指标变化。结果:护理前,两组患者的各项临床指标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护理后,实验组的BUN、Scr、CRP及PCT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CRRT的急危重症患者护理中采用护理干预模式能够减少并发症发生率并提高治疗效果,因此有一定的价值。

关键词:急危重症患者;治疗效果;护理干预

连续性的肾脏代替治疗使用体外循环来帮助危重患者维持血液循环与净化。在治疗急慢性肾功能衰竭中,这种治疗手段有较为显著的作用。运用该种治疗方式患者能够更好的维持机体内的酸碱平衡,减少肾脏的负担从而维持生命。但是该疾病的危重症患者一般存在病情变化快的特点。针对这一类患者,在治疗中需要耗费大量的时间。因此患者在治疗中,风险会较大。为了能够降低患者的治疗风险,增加患者的治疗效果,应当针对患者的病情创新护理方式。本次研究主要观察了护理干预在CRRT的急危重症患者中对比常规的护理模式的差距,主要实验结果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2020年2月~2021年3月,选择在某院进行治疗的CRRT急危重症患者共60例。此次试验对拥有全面的CRRT治疗资料、在治疗中依从性较高的患者以及在院时间大于一天的患者;在临床检查中确定需进行CRRT治疗的患者给予纳入。本次实验排除了肾脏功能出现严重的损伤以及不愿接受本次实验,其他重要脏器严重受损的患者。本次实验所有患者均签署知情同意书,实验经过医院研究同意。在所有的患者中,将患者以每一组30人的方式分为两组。在实验组中共有男性15例,女性15例。在对照组中择优男性17例。女性13例。对两组成员的年龄、学历、患病时间等资料进行对比发现并无明显差异,具有统计学可比性(p>0.05)。

1.2方法

实验组主要采用传统护理程序。其中主要包括包括患者营养管理、用药管理、心理护理等。护理人员需要根据患者的病情给予患者健康宣教,提高患者的用药以及治疗依从性。同时护理人员还需要对患者的心情进行观察,减少患者负性情绪的产生。

观察组制定的护理程序包括:在插管前:透析室小心前倾,每次插管时房间通风30分钟以上,并帮助患者穿上隔离衣、医院和专用拖鞋,这样可以减少感染产生概率并让患者适应自己的角色,减少患者的紧张感。在治疗之前护理人员必须正确评估患者的血流动力学是否足以进行治疗,以确保患者有足够的血液使设备正常工作。首次治疗前1小时内应根据患者病情调整抽速和超滤量。在治疗过程中,医务人员应当着重观察患者的静脉压、血压变化。在此过程中应留出时间,并相应调整血管活性药物的给药和输注速度。治疗前,医疗团队为患者提供支持,这种情况决定了是否需要使用抗凝剂和选择合适的抗凝剂。医务人员将密切监测患者的大便颜色、伤口分泌物、出血或牙龈出血情况,监测并记录活化凝血时间,及时发现异常情况,调整抗凝治疗,或采用替代抗凝治疗方法。处于插管期间时:确保适当的透析液制备、严格的无菌处理,并根据患者个体结果和血气积累不断调整透析液电解质水平。由于CRRT位置和时间表的随机性,受过专业培训的护士和技术人员必须为患者提供个性化的护理,以确保各种透析参数始终正常,并且始终可以使用故障排除机器。可能性。患者通常病情危重,没有测量透析前后的体重,应重点监测中心静脉压、血压、尿流量和导管排出物,或无出血。失水量可以通过皮肤和结膜的肿胀来评估。随时进行调整。仔细检查整个心血管和肺动脉,以避免凝血和空气栓塞。CRRT时间长,容易发生凝血。通常,管子用200ml生理盐水清洗半小时而不用肝素透析,每管2-3次清洗一次。用低分子量肝素透析小时。疾病治疗:发生低血压:立即停止超滤,抬高患者双腿,恢复生理盐水。如果添加生理盐水后血压仍未改善,请按照医生的指示静脉注射50%的葡萄糖。肌肉痉挛:热敷、按压,若效果不明显,可遵医嘱静脉注射葡萄糖酸钙后缓解。

1.3观察指标

比较两组患者护理前后的血肌酐(Scr)、血尿素氮(BUN)、C反应蛋白(CRP)以及降钙素原(PCT)等各项指标。

1.4统计学方法

用SPSS22.0软件对于数据进行分析,采用t检验的方法进行检验,P<0.05时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比较两组的各项临床指标

据表1得知,护理前,两组患者的各项临床指标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护理后,实验组的BUN、Scr、CRP及PCT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

表1两组临床指标比较

指标

时间

实验组

对照组

t

P

BUN


Scr


CRP


PCT

护理前

护理后

护理前

护理后

护理前

护理后

护理前

护理后

27.21±2.44

15.34±1.42

527.31±52.41

321.31±31.42

101.41±10.23

23.34±10.23

10.28±1.28

1.44±0.23

28.01±2.54

20.66±1.74

526.91±49.11

347.24±35.75

106.24±13.44

53.2±15.33

10.45±1.46

4.13±0.33

0.131

10.384

0.020

3.825

0.041

16.432

0.381

24.782

0.912

0.000

0.913

0.000

0.921

0.000

0.831

0.000

3讨论

CRRT技术在多个方面为器官的功能维护中做出贡献。现在临床中连续性的肾脏代替治疗中,很多患者会选择该种治疗方式。但是这种治疗方式的所需时间较长,患者在治疗过程中容易出现电解质紊乱等状况。为了能够提高患者的治疗依从性,减少患者在治疗中遇到的困难。现在需要针对该种治疗模式进行护理方法的创新。常规的护理模式虽然会注意到患者的病情变化,但是针对于该种治疗方式下的患者病情变化快的现象护理效果不甚理想。为了能够提高对患者的治疗效果,应当在该疾病治疗中介入护理干预。这种方式能够有效减少其他疾病的发生并能够改善患者的治疗效果。在本次试验中,针对普通的护理方式和干预性的护理方式进行了对比实验,发现干预性的护理方式针对疾病做出了更加完整的计划以及实施,更加具有专业性和实用性,这样也间接提高了治疗的成果。

综上所述,在CRRT的急危重症患者护理中采用护理干预模式能够减少并发症发生率并提高治疗效果,值得应用与推广。

参考文献:

[1]朱晓霞.护理干预在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的ICU危重症患者中的应用效果[J].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2020,7(19):2.

[2]黄艳.护理干预在ICU危重患者床旁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中的应用效果分析[J].中国实用医药,2020,15(24):3.

[3]陈小梅.护理干预在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的ICU危重症患者中的应用效果[J].中国医药指南,2021,19(3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