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互联网+的老年慢性病管理系统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07-06
/ 2

基于互联网 +的老年慢性病管理系统研究

谢彦婷 刘小倩 黎柳丹 刘建业 袁浩然

江南大学 无锡 214122

摘要:近年来,在人口老龄化程度不断加深的趋势下,老年慢性病患者逐年增长,老年人的健康问题得到了社会各阶层的关注与重视,慢性病相关管理系统急需发展完善。基于以上问题,综合国内外已有文献资料,通过调查问卷、深度访谈等方式,旨在利用互联网优势,设计完善老年慢性病管理系统,做到切实保障老年人的身体健康,帮助老人解决慢性病管理问题。

关键词:慢性病管理,互联网+,医疗健康


引言

2021年5月11日,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结果显示中国60岁以上人口占比超18%,人口老龄化程度进一步加深[1]。中国老龄协会在《认知症老年人照护服务报告》中指出,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快速发展,认知症老年人照护服务需求总量持续增加,将带来长期护理保险扩展覆盖范围、养老服务机构逐步转型、社区增设照护服务项目等相应变化。不断完善养老服务体系,加强日常治疗、健康监控、疾病管理和紧急救治等在这种情况下显得尤为关键。

一、文献综述

近年来,国外在“互联网+”养老模式的研究方面取得巨大进步。提出依赖型智慧养老服务体系,智能医疗等,利用各种高科技手段以及设备为老年人提供服务。Lemlouma提出名为“AGGIR”的依赖型智慧养老服务体系框架,通过对老年人生活能力方面进行评估,进而掌握其基本情况,以便为老年提供更加个性化的信息服务[2]。Majid dadgar和K.D.Joshi提出了一个以理论为基础的框架,用于为慢性病患者的自我管理(SM)系统。Dou Kaili等人证实了智能手机健康应用在慢性病管理中的使用意愿与实际使用之间的正相关关系,提出应该鼓励患者接受和使用智能手机健康技术,支持社区患者进行慢性病健康管理[3]

意识到慢性病管理的重要性后,我国众多学者也在该行业展开了深入探究。段凯基于当时互联网行业的发展,将慢性病监测管理系统与网络技术相结合,设计实现一个不受时间空间约束,患者可以根据自身情况自主选监监测管理的健康系统[4]。王婧婷等提出采用智能手机应用程序帮助慢性病患者进行健康管理[5]。刘新苗等认为如果能够引入“互联网+”技术,将企业纳入养老循环体系,通过制定出部分收费的服务类型,就能够帮助形成一个完整的养老产业链[6]。谢穗雅等人认为调整“互联网+医养结合”模式,有助于充分发挥互联网技术优势,整合医疗和养老资源,提高我国养老服务水平。

二、研究内容及方法

我国目前依旧面临着医护资源少、医护资源分配不合理,缺医少药、部分老年人因患病而生活无法自理等诸多问题。本次调研主要从以下几个问题入手:老年人采用线上医疗所面对的困境 、网上医疗的优劣势以及被研究者的生活习惯。本次研究采用了文献调查、问卷调查及深度访谈这三种调查方法。

1.文献研究法

小组成员通过百度、谷歌等搜索引擎以及江南大学图书馆的数据库搜集大量关于慢性病管理系统的国内外文献资料,并加以鉴别,挑选高质量、高相关的文献,通过二手资料对老年人慢性病管理现状进行初步了解,分析我国现有的老年人慢性病问题以及如今慢性病管理的不足,并在此基础上提出自己的创新性想法。

2.问卷调查法

基于“了解慢性病老人身体状况及生活习惯、线上医疗面临的困境”的调查目的,参考网上已有的相关问卷,结合调查的实际情况,针对老人的子女设置相关问卷问题。为保证问卷的有效性,我们查阅大量文献资料,并实际考察了身边的老人情况后才谨慎地设计出问卷题目。在发放问卷时,由于疫情防控原因,我们采用了线上问卷发放的形式,利用QQ空间、微信朋友圈、问卷发放平台等渠道让尽可能多的人参与进来填写,本次调查共收集到320份问卷,为保证收集到问卷的有效性,对问卷结果进行筛选,得到有效问卷221份,并使用Excel等软件进行数据分析处理。

3.深度访谈法

小组的5位调查员走访了共10位有着不同职业、来自不同城市、目前家中有慢性病老人的子女,询问了他们家中老人的健康情况、慢性病管理措施、是否采用了健康管理软件等问题,并听取他们关于慢性病管理方面的想法和建议。

三、调查结果及建议

1.调查结果

(1)线上医疗的困境

据调查发现,不管是看病还是买药,大多数人都选择在线下进行,大多数人觉得线上问诊存在些许偏差,病人与医生不直接接触,就医容易出现安全隐患,人们还担心在线上买到假药、劣药,另外线上购买虽然可以配送到家中,但仍然存在配送时间长,不及时等问题。

(2)部分老人饮食作息不规律

调查显示老人的自我监控由于种种因素效果并不佳。具体表现为运动频率不高、饮食不规律等。由于子女不在身边,无法时刻监督、提醒老人,老人作息长期处于不规律的状态,这种不规律的饮食、睡眠状态不利于慢性病的疗养。

(3)老人使用智能手机困难

通过访谈,我们了解到随着智能手机的普及,不少老人已经用上了智能手机,但是他们会的手机功能十分有限,老人使用最大的难题在于功能界面复杂,操作失误等方面,部分老年人愿意尝试接纳使用智能手机,但受限于视力下降,记忆力衰退等身体原因,他们学习使用一个功能往往需要反反复复,长时间记忆才行。

2.结论建议

综上所述,我们发现大部分老人都患有慢性病,且部分老人并不注重自己的生活方式,甚少有人知道或了解老年慢性病管理系统,没有相关正规的渠道全面了解。因此针对上述问题我们对管理系统提出以下几点修改建议:

(1)开发老年患者及家属适用的慢性病管理app:在线问诊配备专业的医生进行解答看诊;线上购药配备专门的送药快递员,同城送药上门,一天内必达;app中设置社区供子女交流病情、发布话题,平台有常驻医生解答。在app中推出饮食搭配小视频,并推出适合老年人运动的小视频,帮助老人改善生活习惯,让老年人进行日常自我监控。

(2)智能设备助力管理:利用智能设备与社区以及医院联合,借此全面保障老年人慢性病管理。可以在社区内配备自动感应危险警报器、自动抽测血糖血压的智能血糖仪、智能采集分析老人各项身体指标的智能座椅等。

(3)建立一体化管理服务网络:在各级卫生健康委的指导下,各大医疗机构可以通过横向和纵向的联合,形成上下联动的医疗合作模式,建设出一个一体化慢性病管理服务网络,有效调动优质医疗共享[7],实现基层医疗机构与上级医疗机构在医疗服务体制中的分工合作。


参考文献:

  1. 李韬,高琴,冯贺霞.互联网医疗在老年人健康管理中的应用及启示[J].医学信息学杂志,2021,42(09):2-

  2. 傅萍婷,王可,黄诗韵,麦家明.智慧社区养老服务体系建设问题研究:基于中山市社区的实证分析[J].经济师,2019(06):144-147.

  3. 林颖. 基于服务设计理念的慢性病健康管理系统设计研究[D].辽宁科技大学,2020.

  4. 段凯. 基于Web的慢性病监测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D].大连理工大学,2010.

  5. 王婧婷,王园园,刘砚燕,袁长蓉.智能手机应用程序在慢性病患者健康管理中的应用及展望[J].中华护理杂志,2014,49(08):994-997.

  6. 刘新苗,姜瑞莹.“互联网+”养老服务模式探析[J].理论研究,2020(06):75-80.

  7. 王睆琳,李景宇,谭明英,我国互联网+慢性病管理模式应用前景分析[J],中国卫生信息管理杂志2020,17(02),168-171+1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