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工程高支模施工技术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07-06
/ 2


建筑工程高支模施工技术研究

张伟

安徽文业建设工程有限公司 安徽省合肥市 231699


摘要:在行业竞争越来越激烈的背景下,建筑工程的各项施工技术也迎来更加严峻的挑战。随着建筑工程建设规模的不断扩大,高支模施工技术在得到广泛应用的同时也对其施工质量更加严格。为了能够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获得优势,实现长久发展,建筑企业需要积极引用新技术来确保建筑成果。高支模施工技术就是一种先进的建筑施工技术,其不仅经济成本比较低,而且可以有效增强建筑稳定性,因此在建筑工程中获得了大范围应用。本文对该技术在建筑工程中的应用进行研究,以期为建筑从业人员提供借鉴。

关键词:高支模施工技术;建筑工程;应用

引言

高支模是指在建筑施工过程中,支模高度不低于8m以上的模板施工,需要结合建筑施工的具体高度进行有针对性地选择。通过采用高支模施工技术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建筑施工的承载能力,为安全施工建立良好的基础,进而避免各种安全事故的发生。为了确保高支模施工工艺和技术的顺利实施,就要对其进行系统全面的分析研究,明确其中需要注意的事项,并采取有针对性地调整控制措施,进而确保高支模施工质量符合国家相关标准规范的要求。

1高支模施工技术概述

对于高支模施工技术来说,其本质上是通过建立大型模板支架的方法,对施工过程中的总额和情况进行模拟,有效地提高施工过程中的工作效率,将施工工艺流程在模板支架上模拟,保证施工过程中的安全系数有所提高。一般情况下,施工过程中采用5m左右的高支模模板支架。在实际施工过程中危险系数较高,需要相关管理人员对整个施工流程进行详细的规划设计,保证施工过程中的各个环节不会出现纰漏。严格把控施工过程中的综合质量,降低后期施工的综合难度。

2高支模施工技术在建筑工程中的应用问题

2.1高支模施工技术应用缺乏规范性

在建筑工程施工中,施工人员需要规范应用高支模施工技术。然而,当在建筑工程施工中应用高支模施工技术时,一些施工人员并没有熟练掌握高支模施工技术的应用要点。高支模施工技术的应用要点包括检查、安装、验收、拆除四个方面,这四个方面缺一不可。只有保证这四个方面的工作质量,才能保证建筑工程施工的顺利进行。另外,在建筑工程施工前,工作人员需要严格检查施工材料、机械设备的质量,避免因质量问题而影响建筑工程施工的安全性和可靠性。2.2施工人员的操作技能、业务能力等不达标,也会降低高支模技术的应用效果。施工人员的业务技能和操作技能从很大程度上决定了高支模体系的稳定性和可靠性。在实际施工中,很多施工人员的安全和技能培训不到位,没有进行严格的考核,导致一些技术不达标、工作责任心不强的人员进入到施工现场,影响了高支模体系安装的效果,甚至威胁整个高支模体系的安全。

3高支模技术的实践

3.1方案设计

在进行高支模施工之前,需要结合实际情况要求对施工方案进行科学合理的设计,进而为模板施工质量提供可靠保障。设计人员需要对施工现场情况进行系统全面地了解,尤其是其中容易出现问题的位置更要予以充分的关注,确保高支模施工方案能够与现场的真实情况相匹配。在进行施工方案的设计过程中,需要对高支模施工过程中所采用的各种施工材料的具体规格、性能以及不同结构的设计标准进行筛选,确保其能够满足安全施工的需求。同时,对于有条件的施工企业而言,还可以通过构建相应的数学模型对高支模施工的整个过程进行模拟计算,明确其施工工艺的具体技术参数,这就能够为实际施工提供科学合理的指导。数学模型还能对模板的承重情况进行计算分析,明确其中的薄弱位置,并提出相应的改善措施,为高支模施工的安全实施提供可靠保障。

3.2施工材料准备工作

对于高支模施工过程来说,需要在施工前对施工过程中所需的建筑材料进行准备。主要包括钢筋、混凝土、木材、铝板等等。对于施工过程中,需要对不同的材料进行相应的分类,保证施工过程中的综合性能不会因材料的选择而受到影响。对于钢筋来说,钢筋结构方面设计是剖面设计方法,因此钢筋的整体结构相对简单一些。对于钢筋的尺寸形状、公差大小标注的较为清晰。在进行设计过程中,一般采用平法设计的方式,可以使整个钢筋设计工作中的工作量降低。对于专业人员来说,需要在日常工作过程中选用正确的节点位置,通过对钢筋工程当中所需的工料进行计算,对整个施工工程中的材料进行购进对应的材料规格。

3.3安装搭建模板

进行模板安装操作首先要进行门架安装,确定安装位置一般需要用墨线标出安装地点,之后在该地点进行安装。安装时一定要严格按照设计方案进行,同时还要对门架位置进行及时更改,确保其间隔距离能够达到设计方案要求。此外,模板安装搭建要进行纵横方向施工,为了确保模板结构稳固性,还需要借助扣件对模板进行稳固,以确保安装质量。其次需要安装梁模板,先了解施工方案,然后根据方案要求进行安装施工,如确定标高支架尺寸。最后则是要进行楼面模板安装,按照从两边到中间的顺序,而且需要固定好整体结构,一般使用线钉即可。等到这一环节施工完成后,需要对安装施工质量进行检查测试,主要检查楼面模板的标高、平整度、尺寸以及稳固性等,同时还要对预留孔洞位置是否合理、孔洞数量是否足够、孔洞尺寸是否合适等进行检查。

3.4高支模施工质量检测与验收

在完成建筑工程中高支模的搭设后,应对其进行后续的质量专项验收,并将验收结构统计成表格。在此过程中,应明确高支模质量记录应至少涵盖支撑架体验收记录、模板安装过程验收记录、模板拆除工程验收记录、隐蔽项目验收记录。在开展系统性检验工作前,应调派工程施工方监理人员与技术负责人,对加固的基础地基进行稳固性验收,在完成对相关资料保存的基础上,对施工现场的承重类杆件与连接件等产品,采用随机抽检的方式进行质量检验,包括材料的使用许可证书、生产许可证书、第三方机构认证的鉴定报告,在确保支模施工材料符合工程生产标准的前提下,对其外观件进行物理指标检验(包括观感指、重量等指标)。在质量检测与验收过程中,应控制高支模结构中的承重杆件检测数量高于搭设用量检测数量的30%,一旦在检测过程中,发现高支模结构中存在不符合质量标准的结构,应对剩余结构进行100%的检测,同时将检测中不合格的构件送到地方专业检测机构,进行质量复核。

3.5高支模拆除

第一,施工人员在混凝土浇筑后进行养护,对混凝土构件强度加强监测,明确是否达到设计规范要求。第二,在高支模拆除阶段要严格遵守拆除顺序,按照基层拆异形选择分层拆除方法逐次拆除测量、测量模板,然后拆除柱模板。第三,搭设专门的高支模拆除平台从而保证拆模工作便捷,减少拆模的安全风险和难度。第四,拆除模板后需要分类堆放,并且清理干净模板上的杂物,做好防腐处理,及时修复模板缺陷,保证模板质量,提高模板重复利用率。

结语

综上所述,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建筑工程规模日益扩大,建筑的高度也逐渐增高。目前,高支模施工技术已经成为建筑工程中的关键技术。因此,在建筑工程中,施工企业需要加大高支模施工技术研究力度,掌握这项技术的应用要点,充分发挥这项技术在建筑工程施工中的作用,从而为建筑工程施工的顺利进行创造有利条件。

参考文献

[1]张明辉.高支模施工技术在建筑工程中的应用分析[J].广西城镇建设,2021(10):72-73,78.

[2]郭韬.建筑工程中的高支模施工技术探讨[J].房地产世界,2021(20):91-93.

[3]杨红普.高支模施工技术在建筑施工中的应用[J].建材发展导向(下),2021,19(10):120-121.

[4]主小军,王家栋.浅谈建筑工程中的高支模施工技术[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21(5):95-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