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例鸡安卡拉病与细菌混合感染的诊治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07-05
/ 2

一例鸡安卡拉病与细菌混合感染的诊治

杨雪贞

天柱县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 贵州省黔东南州 556600



摘要:为确诊贵州省天柱县某养鸡场的发病原因,通过流行病学调查、临床解剖症状观察、细菌分离培养、药物敏感试验、相关病毒核酸检测进行诊断。结果:病鸡精神沉郁,羽毛蓬松,拉黄绿色稀便,个别出现突然死亡;剖检可见心包积液,肺水肿,肝、肾肿大,输尿管上尿酸盐沉积;组织样品中分离到革兰氏阴性短小杆菌,且对硫酸安普霉素敏感;相关病毒核酸检测出安卡拉病毒为阳性,其他病毒检测为阴性。结论:该病例诊断为鸡安卡拉病毒与细菌混合感染。通过对鸡群隔离、环境消毒、紧急接种卵黄抗体并配合药物治疗,病情得到有效控制。

关键词:鸡;安卡拉病;细菌病;混合感染;诊治


  1. 引言

鸡安卡拉病毒属于禽腺病毒Ⅰ群C种4型(FAdV-4),主要引起心包积液和肝炎,又称为心包积水-肝炎综合征[1]。最早发现于巴基斯坦卡拉奇Angara地区,1997年我国首次报道有该病发生,2011年逐渐在河南、北京、吉林、山东等地蔓延,2016年以来贵州省也有多个禽养殖场出现该病。该病没有明显的季节性流行,常年发生。主要感染3-6周龄肉鸡,可经母源垂直传播也可以通过环境水平传播,一般死亡率在20%-80%。病鸡和带毒鸡是主要的传染源,康复鸡群可反复发病,终身带毒[2]。近年来,该病的流行对禽养殖业带来重大经济损失。

  1. 流行病学调查

2020年5月,贵州省天柱县某鸡场有红瑶15000羽,公母混养,75日龄。大雨后,发现不明原因死鸡逐渐增多。鸡群整体状态没有明显异常,采食量也未见变化,少数有呼吸道症状,甩鼻、呼吸加快、有啰音。个别精神沉郁,羽毛蓬乱,拉黄绿色稀便。

养殖户反应,鸡群受惊后,个别看起来很健康的鸡扭脖踢腿,几分钟内死亡。使用阿莫西林、硫酸粘菌素、氟苯尼考粉等药物治疗。用药第一天,死亡数急剧增加;第二天,死亡数较未用药少;第三天、第四天,未见治疗效果。鸡群已免疫接种传染性法氏囊、新城疫、传染性支气管炎、禽流感、鸡传染性喉气管炎等疫苗。

  1. 临床解剖症状

挑选刚死亡和将要死亡的病鸡解剖观察病理变化。剖检可见心包内积有大量淡黄色液体,划开包膜,有的呈胶冻样。肝肿大,边缘钝圆,质地变脆,色泽偏黄,表面有出血点。肾脏肿胀,成大理石纹样,输尿管上尿酸盐沉积。个别肺脏出现水肿,腹腔肠系膜上有豆腐渣样干酪物,腺胃肿大,腺胃乳头点状出血且有黄色浓稠液体流出。其他脏器未见明显临床症状。

  1. 实验室检测

4.1细菌分离培养

在无菌条件下,采集刚病死鸡的心脏、肝脏和脾脏组织接种于鲜血琼脂培养基,37℃培养24 h,挑取单个菌落再次进行纯培养并观察菌落形态、革兰染色镜检。

结果显示组织样品中均分离到细菌,菌落湿滑圆润,镜检观察为革兰氏阴性短小杆菌,初步鉴定为肠杆菌科细菌(如图1所示)。

62c3fa9d99515_html_46d4df5ada3cbf79.jpg

图 1 细菌分离培养结果


4.2药敏试验

参考有关文献[3],用纸片琼脂扩散法对分离细菌进行药物敏感试验。分离到的细菌100 µL均匀涂布于营养琼脂培养基,将药敏片贴在培养基上,相邻药敏片间隔50mm,37 ℃恒温倒置培养20h。游标卡尺测量抑菌圈直径,抑菌效果判定结果(参照杭州微生物试剂有限公司提供的标准)见表1。

表1 分离细菌药敏试验结果(毫米)



药物名称

抑菌圈大小(直径

mm)


药物名称

抑菌圈大小(直径

mm)

福米特(20%替米考星)

17

硫酸安普霉素

20

联庆(10%硫酸粘霉素)

0

支安(80%延胡索酸泰沙菌素)

0


力奇(10%盐酸多西环素)


7

喘速康(10%盐酸大观霉素+5% 盐酸林可霉素)


15

阿莫西林

0

磺胺甲氧嘧啶

0

新呼畅(50%酒石酸泰乐菌素)

15

泰利达

10

由表1中数据可见,分离细菌对硫酸安普霉素敏感,对替米考星、泰乐菌素、喘速康(10%盐酸大观霉素+5%盐酸林可霉素)中敏,对硫酸粘菌素、延胡索酸泰沙菌素、阿莫西林、磺胺甲氧嘧啶等不敏感。

4.3相关病毒核酸检测

无菌操作,分别采集2只病死鸡的心包积液、肝脏、肺脏、脾脏和气管组织,加入适量的 PBS,剪碎、研磨、混匀,离心取上清。用核酸提取仪及核酸抽提试剂盒(杭州博日)提取病毒核酸(DNA/RNA)。

参照相关文献[4、5]中描述的方法对腺病毒(FAdV-4 366bp)、鸡传染性喉气管炎病毒(ILTV)进行 PCR 检测,结果显示:病死鸡样品中仅有1只检出腺病毒(FAdV-4 366bp)目的条带,其余病毒核酸检测均为阴性,说明病鸡存在 FAdV-4 感染(如图2、3所示)。

按照试剂盒(青岛立见)使用说明书,用荧光 RT-PCR检测新城疫病毒(NDV)、禽流感(AIV)病毒,检测显示新城疫病毒、禽流感病毒为阴性。


62c3fa9d99515_html_612de663c47dbaa4.jpg 图 2 M: 2000bp 分子质量标准;-: 阴性对照;

+: 阳性对照;1-2: 送检样品




62c3fa9d99515_html_24464a586e191f70.png


图 3 M: 2000bp 分子质量标准;-: 阴性对照;

+: 阳性对照;1-2: 送检样品

  1. 诊断

根据流行病学调查、临床症状、病理变化和实验室检测,诊断该鸡场病例为鸡安卡拉病毒与细菌性疾病的混合感染。

  1. 治疗

该鸡场采用的治疗方案如下:(1)对鸡群紧急隔离、环境消毒、淘汰病残弱鸡,加强鸡群生物安全防控。(2)紧急注射卵黄抗体,为鸡群提供被动免疫。(3)使用硫酸安普霉素、替米考星、泰乐菌素等限时饮水,治疗鸡群感染的细菌病。(4)大青叶、牛磺酸、多种维生素配合拌料饲喂,增强机体抗病毒能力。(5)肝胆颗粒、黄芪多糖、葡萄糖兑水一天一次保肝护肾,增强鸡群抵抗力。

连续用药2天后,死亡数开始下降,5天后停药,死亡数3只。停药后病死鸡逐渐减少,病情得到有效控制。

  1. 讨论

(1)安卡拉病发病症状不够典型,临床上易忽略或误诊。该病还易与球虫病、鸡传染性喉气管炎、传染性法氏囊病等混合感染,或者继发大肠杆菌、禽霍乱等细菌性疾病。混合感染时,相应内脏器官均会出现病变,且极易出现误诊情况,错过最佳治疗时机。

(2)禽腺病毒血清型众多,我国当前市场上还没有正式用于预防该病毒病的疫苗,也没有针对该病治疗的特效药。大量文献提出注射高免卵黄抗体效果明显,也有报道复发率较高[6]。实际生产中应结合临床症状综合用药,以抗病毒、保肝护肾、强心利尿、控制继发感染为治疗原则[7]

(3)临床上治愈鸡安卡拉病的案例很多,但死亡率大,成本偏高。鸡群一旦发现感染FAdV,应及时确诊并隔离治疗发病个体,防止疫情扩散蔓延;而对于发病中晚期的鸡群,建议直接淘汰。除良种繁育场外,对于商品养殖场来说,该病的治疗意义不大,最主要的防控措施是前期疾病预防和科学的管理措施。

参考文献:

[1]李梅1,杨鹏1,岳筠2,宋春1,成虹松1,陈静1,尹德晶1,张双翔2,程振涛1,李凤龙3.鸡毒支原体与鸡安卡拉病毒混合感染病例的实验室诊断[J].贵州畜牧兽医.2021,45(3):36-38.

[2]卢永娟.鸡安卡拉病毒与球虫混合感染病例的诊治[J].中兽医学杂志.2021,(3):74-75.

[3]马光强1,刘丽娟1,文明1,2,程振涛1,2,周碧君1,2,岳筠3,李毅3.一株猪丹毒杆菌的分离与鉴定[J].黑龙江畜牧兽医.2017,(1):186-190,297.

[4]汪忠荣1,杨通莲2,杨秀江3,陈正林3.一例瑶鸡安卡拉病的诊治[J].贵州畜牧兽医.2020,44(6):53-55.

[5]王秀东1,刘昊1,李波2.鸡传染性喉气管炎的防治[J].兽医导刊.2021,(3):33.

[6]李军霞1,吴立佳1,于迎芝1,郑红军2.鸡安卡拉病的流行病学调查与诊疗分析[J].中国畜牧业.2021,(2):80-81.

[7]费强,王春蕾,苏晓轶.近期吕梁地区鸡安卡拉病的发病特点及防控措施[J].家禽科学.2021,(11):12-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