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疫情防控对公立医院经济运行的影响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07-05
/ 2

浅谈疫情防控对公立医院经济运行的影响分析

王珏

武汉大学人民医院

摘要本文从政策投入、资源配置、急救物资管理、绩效管理、收入结构优化、有效产出等几个方面,系统介绍了公立医院处理突发公共卫生事故的管理措施.

关键词:新冠疫情影响;公立医院;影响分析

、疫情防控期间公立医院经济运行存在的困难

(1)作为国家公共健康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医院在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时应发挥其应有的作用。在新冠肺炎疫情初期,全国各地的医院都在全力支援湖北抗击疫情,并且在各地的防疫工作中,尽量避免出现交叉感染,造成了大批患者无法就诊,严重影响了医疗工作的开展,而且因为患者不敢到医院就诊,所以门诊和住院人数大幅下降,使得医院的收益大幅下降。

(2)开支控制超过了预算,财政收入出现问题,公共医疗费用下降,但由于疫情的影响,医院的能耗不但没有下降,甚至还会上升。为做好疫情期间的卫生保健工作,确保药物和药品的供应没有发生问题,医院的防护设施、设备和维护费用大幅上升,还有购买药物、医疗用品、一线防控工作人员的临时性工作补助费用以及因工作需要实际出现的误餐费用支出;医院发热门诊、住院病区改造资金;而要想完全避免这些问题,首先要解决的问题是治疗、体检、水电、燃气(重点区域的负压分层净化)。

(3)部分医疗成本构成增加将对医改产生负面影响。因为疫情的原因,大部分的发热患者,包括刚入院的患者,都要做核酸检测和CT扫描,所以患者的花费也是水涨船高。与去年相比,大部分公立医院的平均住院费用上涨超过5%,超过了医疗保险改革的评估指标;同时,为了降低患者的就诊率,在疫情期间,医生会给长期服用的患者开出较多的处方,在一定时间里,药品的用量会有所增加,从而增加了医疗费用。

二、公立医院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策略

(1)优化医疗资源配置模式。各级医疗行政部门要加强基层医疗机构的建设,优化医疗资源配置,规范了专业人才、大型医用设施、经费管理等,以确保资源相对紧缺的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能够有效获得诊疗资源,进一步提升诊疗服务质量,使当地民众在突发病情时期能够就近选择基层医疗机构开展疫病防治与救助,并以此达到及时分流病人,有效缓解卫生防疫站治疗压力的效果,也才能有时间和精力提高自身急救管理与疫病防治的应对能力。

(2)为有效地提高应急物资的使用,必须加强对应急物资的预算管理。在医疗机构中,要强化应急基金的预算管理,建立相应的预算调节机制,建立相应的应急计划,保证基金的正常供应,不会影响到医疗机构的正常采购。加强医院应急管理信息化建设,实现财务、业务、采购、验收、库存、处置、记账等环节的有效衔接,实现资源的有效流通,实现物资的有效流通。利用企业的HRM系统,准确地对各科室的医务人员、管理者进行了准确的数据统计,确保了疾病的控制和物资的合理调配,防止了药品的积压和短缺。

(3)加强金融机构的应急反应能力。财务人员要及时与临床、各职能部门进行沟通,运用财务管理的知识,运用医院的信息系统,及时将运营情况报告给上级部门。其次,结合我国特殊时期的财政收支情况,依据其影响的范围和时间长短,制定一种科学的绩效评价和调节机制,以促进医院的健康发展。

(4)要做好医院品牌建设,就要提高服务品质,要有实际效果,要有好的品牌,要增强医院的凝聚力和影响力。一是提升服务意识,运用其他医院没有我有,其他医院有我更优的经营策略;以病人为本,以家属的态度对待病人,减少医患矛盾,提高医院的软实力,以优质的产品吸引病人,以服务留住病人。二是大力推行各项便民举措,积极开展雷锋服务点、残疾人乘车、自助服务等服务。三是通过优化服务过程,改进服务流程,推行自助服务、医后付服务,改善患者的就诊体验。四是要健全奖惩机制,加强监督,实行全面监督,才能更好地推进工作。

(5)改善服务质量和提高效益。一是要扩大与外部的交往,扩大自己的眼界,采取主动的态度,努力提高医疗服务质量,扩大医疗服务范围。进一步实施“两个深化,两个提升”机制,引进新技术,提高对疾病的应对能力,同时,鼓励各临床科室,根据DRG的要求,提供相应的资源,使DRG的评价提高,提高医院的医疗效率。二是要加强医疗机构的内涵,发挥信息交流、能力支援、快速转诊、技术支援等作用,不断提升医疗服务的质量,争取最大程度地服务病人。

(6)加强财政收支管理,强化财政支出。成本管理是医院经营和发展的关键。一是要强化预算管理,加强预算控制。二是建立规范化、精细化的成本管理体系,明确各部门的责任和权限,明确成本控制的目标,提高成本管理的有效性。三是采用成本管理的基本理念,对企业内部流程进行优化,采用先进技术,从而达到节约成本的目的。

(7)加强绩效管理,绩效管理是医院发展的重要内容。一是在绩效评价、收入分配等方面,从绩效、困难度、贡献度等方面进行优化。二是加强医院投入和产出的关系,做好前期论证和评估工作,为科室创收创造良好的环境。三是调动医务工作者的积极性。

三、常态化疫情防控阶段公立医院经济运行管理工作建议

树立风险管理意识及加强应急管理。尽管从2011年开始,我国的公立医院就把应急管理作为一项管理工作,制定了相应的管理制度、应急预案和应急预案,但是纳入医院的应急管理工作依然存在着巨大的风险。在重大公共卫生时间发生时,要做好对突发情况及时的处置,以保证各单位都能快速高效的处置。在疫病常态化阶段,各个医院都要做好发热检测,对疫情病理学的研究,访视陪护控制,卫生消毒,并做好医院的交叉感染管理。同时,为保证疫病防治捐助资产的按时落实、有序投放与使用,医院要设置专人做好疫情捐助资产的监控与管理。要针对当前的经济形势,统筹安排各项经费,并及时配置好疫病防治专项资金,并出台了具体的管理措施。对防疫期内各种突发事件、经费使用实行严格管理,保证防疫期内经费的合理使用。


参考文献

  1. 盖亚会、李倩、任正旭、丁丽娜. 新冠肺炎疫情对公立医院经济运行的影响研究[J]. 河北企业, 2020(11):2.

  2. 翟铁民, 陈春梅, 张玲,等. 疫情防控常态化下公立医院经济运行及补偿政策研究[J]. 中国卫生经济, 2021, 40(5):3.

  3. 钱红霞. 疫情防控对公立医院经济运行的影响分析及对策——以M医院为例[J]. 经济管理文摘, 2021(2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