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工程暖通设备节能措施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07-05
/ 2

建筑工程暖通设备节能措施研究

陈刚

武汉龙达机电工程有限公司

摘要:在建筑物之中,暖通与空调设备属于一项非常重要的环节,对于与建筑中人员的舒适程度发挥了关键性的功能和作用。为有效降低高层建筑物的实际能耗,建筑设计阶段要科学使用绿色环保的节能技术及相应的建筑材料,实现节能降耗的目的。

关键词:建筑工程;暖通设备;节能;措施研究

中图分类号:TU29文献标识码:A

引言

随着网络信息技术的发展,建筑工程的规模不断扩大,制定一套安全、有效的节能方案成为暖通专业设计人员的重要研究课题。近年来,国家对新建大型建筑工程的节能要求越来越高。

1、建筑工程暖通设备节能的重要性

暖通空调系统已成为建筑工程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受到用户的高度重视,也显示出强大的运行功能价值。从现阶段建筑工程暖通设备的运行效果来看,虽然伴随着暖通设备的不断创新优化,运行功能价值越来越高,但是其中依然存在着较多的问题和缺陷,尤其是能耗损失问题,更是会严重影响到建筑工程项目的可持续发展,针对暖通设备的节能优化极为重要,其必要性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从暖通设备自身运行特点上来看,为了营造出较为舒适的室内环境,往往需要投入大量暖通设备,这些暖通设备在运行中势必会消耗大量电能,成为当前建筑工程项目中能耗较大的一个方面。如果能够针对建筑工程暖通设备进行节能优化,力求在不影响运行功能的基础上,降低原有电力能源消耗量,必然可以促使暖通设备的运行价值得以明显提升,成为未来创新优化的重要方向。其次,从建筑工程项目应用角度来看,绿色节能高效建筑成为当前面临的新要求,这也就需要针对建筑工程项目中存在的大量能耗损失问题进行优化处理。暖通系统作为建筑工程项目中能耗较为突出的组成部分,必然也就需要作为研究重点,以便促使建筑工程暖通设备可以高效节能运行,对于以往存在的不必要能源消耗进行规避,进而在降低自身能源消耗量的基础上,实现整个建筑工程项目绿色节能水平的提升。另外,从现阶段我国社会发展大背景上来看,可持续发展战略的执行要求实现既有大量能耗损失问题的规避,以便缓解现阶段能量短缺问题。暖通设备作为现阶段能量消耗较为突出的代表类型,如果能够实现较为理想的节能优化,必然也就可以较好地提升该方面可持续发展效果,符合社会发展大背景要求。当然,在暖通设备节能优化后,其同样也可以契合当前社会低碳要求,对于暖通设备大量应用带来的热岛效应以及臭氧层破坏等问题,也能够形成较为理想的解决效果,值得引起高度重视。

2、建筑工程中的暖通设备节能技术概括

2.1暖通设备节能技术的基本原则

在进行暖通设备系统设计时,设计人员往往需要依据科学的暖通设备节能技术手段作为保障,促使暖通设备系统在实际运行时达到最佳性能,使其节能效果达到预期。设计人员还可以通过先进的节能技术手段来发现暖通设备系统中存在的问题,并对暖通设备节能系统不断优化,帮助设计人员进行相应的改进。做好暖通设备节能技术工作,对我国建筑行业的可持续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另外,对暖通设备节能技术进行深入研究,还可以有效提升建筑工程中的保温效果,最大限度地减少室内温度的损耗,从而降低暖通设备系统的耗能问题。

2.2暖通设备节能技术的重要意义

随着我国建筑项目的数量不断增多、规模越来越大,建筑行业消耗的能源占全国能耗的1/3以上。如此大量的能源消耗,造成的环境污染和资源浪费问题也在逐步加深。因此,在社会经济发展的过程中,建筑行业除保持自身发展外,还要遵循可持续发展理念。在实际应用中,暖通设备系统要想达到理想效果,需要消耗大量的电能。这就需要相关设计人员树立节能环保的理念,逐步完善暖通设备节能技术在建筑工程中的应用。

3、建筑工程暖通设备节能措施研究

3.1准确计算负荷

建筑工程暖通空调系统的节能优化首先要从负荷计算入手,确保冷热负荷计算更加准确合理,避免可能出现的严重能量损失问题。在负荷准确计算时,相关人员需要综合考虑多方面影响因素,从冷热源容量、输送管道、设备性能以及环境因素等入手予以详细把关,进而确定好最优的负荷,力求在不影响暖通设备运行功能的基础上,尽可能降低负荷,以便规避后续运行可能出现的严重能耗损失问题。为了促使相应负荷计算结果具备更强的参考价值,设计人员往往还需要深入考虑到建筑工程项目的内部空间,促使建筑物内的各个空间都能够得到细化计算,以此更好明确各个冷热负荷需求状况,进而也就可以计算出相应的暖通设备运行要求,随之选择出最为适宜合理的设备型号以及数量,确保其运用较为匹配适宜,避免出现暖通设备运行方面的大马拉小车问题,杜绝能耗损失。因为现阶段建筑工程项目的复杂性较为突出,暖通系统运行涉及到的负荷计算难度也比较大,除了要求设计人员能够具备相匹配的能力外,还可以积极引入运用一些先进辅助手段,比如借助于BIM技术就可以高效完成负荷计算工作,且不容易出现较为严重的偏差问题,值得高度关注。

3.2提高空调系统运维管理

在暖通空调系统的总能量损失中,很大一部分能耗由运维管理人员的操作问题造成,而这部分能耗损失可通过加强管理避免。为提高管理水平,运维团队应熟悉建筑图纸、规范所有设备操作流程,严格执行机房运维值守制度,按规范和计划对设备进行例行巡检和维护保养,监测设备运行状态,处理告警信息。暖通专业人员应具备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颁发的制冷与空调设备运行操作作业证或安装修理作业证,暖通团队可进行注册公用设备工程师专业培训等,全方位提高运维人员的管理水平[1]

3.3融合环境温度控制技术

在建筑的周期性运行过程中,其室外的环境温度也会呈现出周期性的变化,这种周期性的变化可以为不同季节中的周期性气候变化,也可为不同时段中室外气温的周期性变化。在面对此类变化时,建筑内部的环境温度调节机制也应进行适应性的变化,从而能够促使建筑中的暖通系统能够表现出良好的系统调节性能,进而适应不同季节、不同时段的温度变化。首先,技术人员需要为建筑暖通系统加装自适应温度传感器。此类温度传感器会在不同的时段、不同的机械之中表现出不同的温度检测状态。例如,在夏季,此类传感器的温度感应状态就会处于高位,从而能够对夏季中的温度变化进行及时感应。在夏季夜晚,北方室外温度会降低,并且此时室外的温度往往会降低到室内适宜温度左右。此时,自适应温度传感器就会根据室外温度与室内温度的实际温差,对温度的调节范围进行预估。之后,自适应温度传感器会将这种温度调节数据传输到暖通系统的能耗控制单元中,能耗控制单元在接收到相应的温度调节数据之后,就会自行调节温度阈值。在这个过程中,需要注意两个方面的问题是自适应传感器的响应效率问题。实际上,在建筑传统系统的运行管理中,应用的自适应温度传感器往往为自适应温度传感系统,其包含着较多数量的温度传感器,并且不同传感器之间的数据可以互相分享。这就建立了联防联控的温度响应机制,响应的暖通系统节能调节性能也会更好[2]

结束语

总之,建筑工程中的暖通系统节能措施在实际的技术应用过程中相对复杂,其不仅需要考虑到建筑外部环境温度的变化,会需要兼顾系统自身的结构化运行要求。更为关键的是,需要促使暖通系统具备自适应的温度调节能力,而这也是暖通系统节能措施的应用方向之一,也是新时期建筑暖通系统节能技术的创新方向[3]

参考文献:

[1]罗春雷.高层建筑物暖通空调节能及降耗技术[J].中国科技信息,2021(09):62-64.

[2]杨忱.建筑工程暖通设备节能措施研究[J].大众标准化,2021(06):113-115.

[3]康红林.浅谈暖通空调节能新技术优点及存在问题[J].中国建筑金属结构,2021(03):37-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