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术教学中学生绘画技能的训练方式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07-05
/ 2

美术教学中学生绘画技能的训练方式

杨向军

陕西省延安市延川县 贾家坪镇基教办 717200

摘要:在新课标的引领下,美术教学的目标产生了很大的变化,其已经不仅是单一性的进行美术技能强化训练教学,而是让学生利用自身所掌握的美术知识及技能,更好地表达出自身的内心情感。其所创造出的美术作品可以更好地突显出品位性以及时代性等特征,让学生通过学习美术知识,养成良好的热爱生活态度,关爱生活、关爱社会。基于此,本文章对美术教学中学生绘画技能的训练方式进行探讨,以供相关从业人员参考。

关键词:美术教学;绘画技能;训练方式

引言

随着社会大环境和基础教育人才培养目标的不断变化,美术等艺术类课程受重视的程度逐渐提高,教育愈发关注对美术教学活动的优化以及对学生良好美术素养的培养。但是由于过往教学忽视了美术的课程地位,当前美术教学存在明显的学生参与度不高等问题。

一、美术课的教学要求

美术课注重对学生动手能力、审美能力和想象能力的培养,通过开设不同的课程,让学生建立对美术的兴趣,从而在生活中能够更多地以一种美学角度进行欣赏,这不仅能够提高学生的动手、思考能力,同时,对于学生的品格修养也发挥着极大的作用。提起美术相信很多人会想到鉴赏一词,美术教学不是为了将每名学生培养成美术高手,而是希望学生具备美术鉴赏的能力,这是一种人的内在修养,拥有美术鉴赏能力,就能从生活中发现更多的美,而这样的人往往性格开朗,生活态度积极,所以美术教学更多地需要引导学生对美术的兴趣。

二、美术教学中存在的一些问题

(一)学生美术学习欲望较低

目前学生普遍存在美术学习欲望较低的问题,这一方面是受过往积极性不足的美术课程学习经验影响,另一方面是受较大的“主科”学习压力影响。由于并未在之前充分体会美术学习的乐趣,没有理解课程知识探究的重要意义,学生不由自主地会出现对相关课程“不屑一顾”的表现,认为美术学习可有可无,这导致相应的兴趣教学活动难以落实。此外,由于课业压力过于繁重,他们不得不将更多注意力放在“主科”课堂上,将大量空闲时间放在了对语文、数学、英语等知识点的学习和探究上,因此降低了对趣味美术课程的关注,也影响了相关教学活动的开展。

(二)美术教学内容和形式单一

首先,美术学科的教学内容局限性较强,一些教师在美术教学中主要采用灌输教学模式,要求学生严格按照教材中的指定内容进行绘画创作,教学内容和形式单一;一些教师在课堂上将大部分时间用于讲解美术专业理论知识,学生自主练习的时间较少,难以达到较好的学习效果。其次,不同美术教师的教学水平参差不齐,对教学任务的把握也各不相同,这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教学效果。最后,不同学校的教学计划存在差异,对不同课程教师分配的教学任务和教学目标也不同。

三、美术教学中学生绘画技能的训练方式

(一)创造训练学生绘画技能的虚拟现实场景

如“绘画我们的校园”一课中,提到了视平线、取景构图、平行透视等美术概念。这些概念是学生通过想象能够理解的美术构图方法,也是他们在欣赏美术作品时能够保留想象力的一种思维方式。但怎样把学生的想象用绘画形式展示在现实生活中,就需要他们进一步加强个人的构图能力和应用美术概念的思维能力。教师要以提升学生的思维能力为重点,在美术教学课堂中创造适宜的虚拟现实场景,还原美术课本中作品在各个角度下的成像,让学生理解有哪些内容是他们可以想象到的,有哪些内容是在现实生活中存在的,从而培养学生利用空间场景绘画的基本技能。

(二)应用电子白板锻炼学生的识图能力

识图是美术核心素养对美术教学改革提出的新概念,其核心内容主要是指学生对美术作品要素、类型、风格特征的比较、辨别、认知、区分和理解能力。图像识读概念的提出不仅体现了现代美术教学中图像文化的广泛性和多样性,也将多媒体技术与美术课程教学的整合任务提升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教师顺应人类文化传播方式的变迁趋势,借助现代媒介技术培植学生的图像识读意识和能力,已经成为美术教学势在必行的改革举措。与学生美术图像识读能力培养需求契合度最高的多媒体工具就是电子白板,其不但可以实现美术图像文化的多媒介呈现,也具有缩放、循环展示、细节精讲等美术教学功能。因此,教师在将多媒体技术应用于美术教改工作的过程中应该加强应用电子白板教学,使先进的多媒体教学工具与美术教学需求顺利融合。这样的美术教学不仅符合现阶段图像传播方式的变革趋势,也能紧扣学生美术核心素养发展的关键维度,从而促进美术教学模式与时俱进地得到优化,切实锻炼和提高学生的图像识读能力。

(三)引导学生在创作中美化生活美

在美术教学过程中,融入现实生活是最高效的美术教学方法,老师要从重视知识教学,向重视教学内容的生活化转变。在实际的美术教学过程中,老师应该启发学生,充分激发学生的潜在能力。展示生活中的一些材料,鼓励学生充分发挥想象力,应用艺术语言让自身的审美能力得到提升。融入自身情感,创造生活中的美,让美术更加生活化,让学生的应用意识得到强化,将美术知识更好地运用到生活之中,让美术知识和现实生活联系在一起,让学生在美术学习的过程中感受生活的所在。例如,在学生具备一定手工操作水平的基础上,结合实际生活中的物品材料,老师可以组织学生自己设计一个奖杯和奖牌。比如,老师可以组织学生使用彩绳、挂历、塑料瓶等通过捆扎、粘贴以及绘画等方式制作成奖牌与奖杯,从而激发学生对美术的兴趣,提高学生参与美术学习的积极性。

(四)运用实物、情景、语言三位一体的教学模式

美术的教学主要是培养学生的美术基础,但并不是因此就应放宽对美术教学质量以及美术任职教师的安排,在美术教学过程中各项指标的考核应该更加严格,因为对学习美术的艺术类人才的启蒙恰恰是从开始的,这要求美术教师的教学水平以及学科素养能力的提高,教师应采用实物,情景,语言三位一体的教学模式。教育中三位一体的教学模式尤为重要,要求教师要在美术教学过程中讲实物,情景,语言三者充分结合到教学模式中,并加以致用。具体而言,在训练学生美术欣赏技能时,教师要通过运用实物,情景,语言三位一体教学模式,增强学生学习质量与效率,让学生在美术知识探究讨论、学习中逐步提升美术学习核心素养。教师要融合新课改育人目标任务,合理创设适宜性创新性的教学环境,使学生在美术实物赏析过程中,激发美术欣赏探索兴趣,扎实地掌握美术学科基础知识,提升美术知识探索技能。其次,教师要运用美术欣赏教学情景激发学生自主探究学习意识,强化学生创新探究学习能力,提高学生理论知识与实际应用的融合能力,为学生综合性发展奠基。最后,教师要结合标准的美术语言,帮助学生提升美术知识挖掘和学习能力,增强美术艺术表达技能,促使学生在语言感知,语言思考,语言探索模式下全面增强美术学习核心竞争力。

结束语

教师在美术教学过程中,要以课本内容和学生的学习情况为依据,指导他们参与绘画技能训练。教师通过讲解美术作品图片以及传授技能实践方法,帮助学生认真完成课本内容学习提示和作品绘画技能学习,有目标且科学地引导学生完成训练内容。

参考文献

[1]邓凌.升华美术教学美育价值的策略分析[J].考试周刊,2021(A5):148-150.

[2]李林杰.农村美术教学策略[J].流行色,2021(11):99-100.

[3]孙惠.美术课不单单教美术[J].教育实践与研究(A),2021(05):34-35.

[4]班华尚.美术绘画创作过程及影响因素[J].艺术品鉴,2020(27):138-139.

[5]孙记明.影响美术课堂高效的因素及改进策略[J].中华少年,2020(03):142-1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