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景园林设计中的植物选择和配置方式探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07-05
/ 2

风景园林设计中的植物选择和配置方式探析

童照明

建德市怡苑风景园林工程有限公司 浙江杭州 311606

摘要:城市化建设进程的大范围、深度化推进,加深了人与自然环境之间的隔阂,也破坏了局域自然生态环境。为了改变这样的情况,应当重视并切实做好对风景园林的植物规划工作,通过科学、合理的植物规划为城市居民营造良好的自然审美空间,让人们能够重新接触绿色、享受自然。同时对地方的自然生态环境起到一定的修复、治理与保护作用,促进生态文明的建设与发展。

关键词:风景园林设计;植物选择;配置方式;探析

引言

为了响应国家建设可持续发展观的发展理念的号召,建设可持续发展的美好城市,进行园林工程的建设是推进城市化进程中必不可少的,以更好地创建宜居城市。通过对园林植物造景施工的建设,更好地满足人们对高品质生活的追求,提升人民的幸福指数,因此,园林工程的植物造景设计问题就成为现代化城市建设工程中重点关注的问题。好的植物造景不仅利于城市整体发展均衡,还能吸引外来投资者和人才,为城市创造更丰富的物质资源财富,形成一个良性循环。

1.风景园林中植物选择和配置要求

1.1人性化

在选择和配置植物过程中,需与地形地势相结合,打造一个良好的微环境。在此过程中,需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综合考虑不同年龄段的人在园林景观生态环境方面的需求,尤其需要对老年人和儿童的安全健康问题进行考虑。例如,尽管柳树与小河可以构成很好的景观效果,但是春季会有大量柳絮出现,加重人们的呼吸道负担,影响人们的身心健康,因此不能大量种植柳树。

1.2生态性原则。

在风景园林设计的植物规划中,更需要遵循生态性原则,要考虑到地方整体的地理环境、气候以及动、植物原生情况,在选择和搭配的时候,应确保植物适应地方的环境、气候,能够与其他的动、植物和谐共生,为其他动物创造良好的生存、栖息条件,对局域生态环境起到修复作用。

1.3经济性原则

设计风景园林植物造景的目的是为了获得更好的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所以政府部门在投入资金时,应明确要求设计团队需要基于园林的经济效益来考虑植物培育的成本和运行期间的管理维护开销,从而尽可能提升成本利用率,利用低成本来获取最多的社会效益。

2.优化选择和配置植物的合理路径

2.1科学配置

选择和配置植物时不能只重视其观赏性,还需重视植物的配置,提高层次感,使风景园林中的景观植物错落有致,并且重视季相之美。植物配置过程中,通过不同花草树木的造型设计,使园林景观在不同季节具有不同的样貌,根据植物的季节变化,使园林在四季的风貌逐步产生变化,体现出自然界的特点,使园林景观具有一种无声的变化之美。各个季节所具有的自然元素各不相同,不同时间段呈现的空间环境也不同,使园林景观具有季节性,给人们展现出多样的景观姿态,以满足观赏者的审美需求,如苏州园林、扬州个园就具有非常明显的季相之美。设计人员需根据当地的环境特点及植物四季的变化和形式,种植适宜的树种,并且在种植时,加强规划,做好植物间的配置工作,也可以种植部分具有典型特色的植物突出每一季的特点,向人们展示出季节的变化,如红枫,使现代景观园林形态更丰富,提升园林景观的质量,给人以美的享受。

2.2风景园林植物的概念性规划

在完成了前期调研,对风景园林及其地方周围各方面的情况都具有了全面了解之后,便可以开始着手实际的植物规划工作,不过最开始的规划需要注重的是整体概念。具体来说,首先需要合理的规划植物空间,即要根据客观的园林空间条件,以及植物的生长空间需求,确定植物的分布、面积、密度以及组合序列[3],使其在空间上保持合理性。其次需要注重突出规划的审美特色,避免与其他风景园林的植物规划趋同,同时要与风景园林自身的设计风格保持一致,增强园林的审美价值。再次需要从植物的季节变化、季节交替角度进行考虑,保证在不同的季节时间段中,园林的植物都可以呈现出相应的景观效果,此外还需要注重远景、近景及分区,使其可以保持一种时间和空间上的审美连贯性。最后是需要合理地选择植物,并应用好植物本身的审美元素。

2.3分析风景协调设计方法的应用

风景园林体系中最为关键的就是植物系统,其在一定程度上能够直接关系到风景园林系统环境功能的发挥。所以要想将其环境功能得以充分发挥,最为重要的一点就是要做好土壤的选择。在进行土壤选择这一过程中,需要将土壤的自身因素和保水因素充分考虑到其中,通过对土壤的采集和检测分析,确定该区域土壤是否适合植物种植。如果不适合,则需要通过换填处理方式来满足种植要求。除此之外,在进行风景园林设计开展的过程中同样还需要做好植物种类的合理选择,根据周围环境情况,确保园林植物的健康生长。另外,在对土壤进行处理的过程中还可以采用生物疗法,所谓的生物疗法,简单来说就是将相应的腐殖质添加到土壤当中,以此来增加微生物种类,这样就可以有效吸收土壤中所含有的污染物质,实现土壤成分的改变。基于生物疗法这一方式的应用下,不仅能够使土壤环境更好地满足植物生长需求,同时还可以有效提高资源的循环利用效率。

2.4将所在地区的实际情况和环境条件作为设计基础

在景观规划方案制定过程中,设计团队应当对植物造景的整体规划给予足够重视,而不是随意地配置植物。设计团队必须做好充足的实地考察工作,对风景园林工程所在区域的实际情况进行勘察,了解关于土质、水文、土壤、气候条件等方面的信息,并以这些信息作为依据挑选适宜的植物品种;设计团队需对所在地区的人文风情和历史背景进行了解,并据此挑选植物品种,从而使得风景园林中的植物造景能够有效展现出本土文化特色;设计团队可以通过调查走访等方式对人们所喜爱的植物品种进行了解,从而根据实际情况挑选相应的植物品种;明确公园绿化景观工程整体植物造景设计理念为四季有花、多彩缤纷,在活力集散区、活力渗透区、活力互动区、休闲漫步区4大主题区,选择各自主题植物来营造各区主题氛围,活力集散区主题植物榉树、美国安酷杜鹃“康乃馨”,活力渗透区主题植物刚竹、百子莲,活力互动区主题植物娜塔栎、蓝花鼠尾草,休闲漫步区主题植物香樟、八仙花“无尽夏”,营造出丰富多彩的体验空间。

3.风景园林设计的未来趋势发展。

风景园林设计作为一门景观类科学,其中所涉及的方面内容较多,包括社会学、生态学和设计规划学以及经济学等等。当今人们对风景园林功能要求的越来越多,这也为风景园林设计带来了一定复杂性,在这种情况下,必须要将上述所提及的各类学科综合应用到风景园林的设计当中。从风景园林的生态学这一角度来看,虽然已经有清晰的一般性原理,但如何将其有效应用到真实的风景园林设计当中成为当前所面临的一个有待解决问题。除此之外,从风景园林管理这一角度来看,各部门之间必须要做好有效沟通交流和协作配合。就当前的很多景观模型,还仍然处在理论水平这一状态下,必须要将传统意义上的风景园林生态学与不同学科有效结合到一起,以提高风景园林生态学在规划设计、管理和决策执行中的实效性。

结束语

风景园林景观建设过程中,加强植物的选择和配置具有重要意义,不仅需要与实际情况相结合,分析当地的环境特点,做到因地制宜、因时制宜,还要考虑植物的季相变化,做到以乡土树种为主,合理配置植物群落,保证安全引种的情况下,构建丰富完善的园林景观,确保植物景观能够与周边的环境融为一体。

参考文献

[1]赵晶.风景园林施工的植物选择和配置探讨[J].住宅与房地产,2020(36):55-56.

[2]宁悦星.探讨风景园林施工中的植物选择及配置[J].城市建筑,2020,17(02):113-114.

[3]谢朝霞.浅议风景园林施工中的植物选择及配置[J].城市建筑,2019,16(36):124-125.

[4]许永明.风景园林的植物选择及配置策略探讨[J].风景名胜,2019(07):2.

[5]王文静,王攀.风景园林建设中植物的选择和配置研究[J].乡村科技,2018(08):66+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