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大单元教学的基本要素与实施路径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07-05
/ 2

小学语文大单元教学的基本要素与实施路径

潘妍

无锡市大桥实验学校

摘要:小学语文是学生在学习阶段的重要启蒙科目之一,怎么将语文学好以便学生吸纳,培养学生能力和个性的发展,一直是本课程的关键所在。在进行小学语文教学的过程中,受传统教学的影响,许多小学教师在上课时习惯单课制的教学,但是学习知识是需要进行不断重复和巩固的过程,通过分析和总结课程才能使学生对于教材有系统性、全面性的认知,所以在单课教授完成之后,还需要以单元制的方式来对已学知识点进行回顾。这样不仅能方便学生对于教材的理解,还能借此加深印象。本文章着重讲了单元教学的意义以及小学语文教材对于单元教学的影响和教学的具体实施路径。

关键词:小学语文;单元教学;教育

小学语文课程,其实是一门要求学生学会文字运用,并且在这基础上学习文化,从而增加自身能力的课程。在学习小学语文的课程中,最重要的是提高自身的发展思维能力,形成基本逻辑体系和进行独立思考的能力,全面培养学生德智体美的发展以及三观的塑造。虽然任何教学都有目标,但是学无止境,语文学科包含的内容过多,自然就会进行细分,变成一小类一小节的课文,分开进行教学。而单元教学就是对小课汇聚成类的方式,对所学知识进行总体的回顾,不仅如此,单元教学的目标也决定着本单元的设计和实施方法。

  1. 小学语文单元教学的意义

传统小学语文教学大多采用单课制教授,并不太重视单元制,而单元制本身又区别于单课制。简单来讲,如果单课制的编排方式是按照一个课时一个课时的进行教学,那单元制就是按照由几节小课为一类组成的单元。而一本书又被分成若干个单元。有的可能是按照语言结构来分,也有按照语法点来分的,还有按照内容或者是话题来分组成一个单元,比如日常生活、文化知识、旅游、环境保护等等,这样既避免了课程编排会出现混乱的情况,也方便了学生的学习,从而提高学习的效率。后续再进行复习和总结的时候,也有利于学生迅速记忆。

单课制和单元制都有其优势所在,虽然单课制更适用于初学者,并且也方便教学,可是这并不代表就能忽视了单元制的重要性,要知道单课制话题变换是非常快的,小学生学得快但是忘得也快,并不利于学生掌握和巩固知识点。人的记忆是有限的,在学习新的知识第一步就是要识记,可是更重要的是需要重现和再认,不然就会随着时间而遗忘,只有进入长时记忆才能不忘记所学内容,因此就必须重复复习所学知识点,而采用单元制,比较方便将所学的知识点串联起来,可以让学生能够更好的将所学内容融会贯通,进而重现和再认,避免学生遗忘知识点[1]

  1. 小学语文教材对于单元教学的影响

小学语文教材对于学生学习和教师设计教学方案都起着重要的意义,教师只有对学习教材有充分的了解,才能够顺利的进行教学,而以单元的形式去划分教材,能够使教师在进行教学设计时,迅速确定单元目标。综上所述,接下来将从以下两个方面对小学语文教材简要分析和其对单元教学的影响进行论述:

1.小学语文的整套单元教材分析:小学语文是为了培养学生听说读写的能力,其中教材里每个单元通常以4节课划分,以人教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下册为例,全书总计8个单元,每个单元4课,每个单元的目标都有侧重点和偏向。可以看出小学语文的单元编排是有着规律性的,对于小学生都有着阶段性的学习要求,比如说一年级的时候注重识记汉字和拼音的掌握,所以课文都是浅显易懂的童话和寓言故事等。三年级的时候就要有初步独立识字的能力了,能够认识大多数的常用字,理解课文的中心思想和作者所表达的感情,那么课文就会节选优秀作品的片段。再如五年级的时候,这时候已经扩大了知识面,可以运用所学的知识进行流利的表达和书写,所学课文难度再次加深[2]。

2.小学语文一个单元的教材分析:一个单元的分析以单元目标为导向,主要包括了,课文回顾,重点知识巩固,以及内容分析总结三个方面。进行课文回顾就是对于本单元所学的几个篇课文进行一一回顾,加深所学内容;重点知识巩固是对于课文中要求重点掌握的知识再次进行复习;内容分析总结是对于所学课文的概括和点明中心思想,通过这三个部分,先对课文进行理解。其次以单元目标为主,将课与课之间连接起来,让学生更好的理解课文之间的联系,将所学知识吸纳,从而融会贯通。

  1. 小学语文单元教学的具体实施路径

小学语文单元教学实施要双管齐下,先设计教学简案,再次是学习方案,针对单元的每个课程进行分层,以及重点内容的标注[3]

接下来以人教版教材小学语文三年级下册的第二个单元为例,进行一个简要的说明,这个单元总共包括了四篇课文,目的是想让学生知道保护环境、爱护动物的重要性。不难发现,这个单元里面的几篇课文,都不是独立存在的课文,而是相互之间存在一定联系的。设计简案时就可以以单元目标为指向,将《翠鸟》《燕子专列》分为一类,因为这两课都是关于动物的文章,如果说《翠鸟》是单纯在讲动物的话题,那《燕子专列》就是在着重描绘保护动物的重要性,都是在讲动物,却表达出了截然不同的思想,前者引申,后者升华。另外两课又是一类,《路旁的橡树》是对于植物的保护,《一个小村庄的故事》却是由于砍伐树木,破坏生态环境所带来的严重后果,前者是保护,后者是破坏,同样是关于植物的,又是两种区别。这四篇课文是两两相对的,也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通过这种方法,进而决定学习方案,着重在《燕子专列》和《一个小村庄的故事》上进行讲述,与另外两课再进行一个对比,引导学生发现其中的重点所在,之后还可以将单元里的几篇课文全都联系起来,让学生明白保护环境和爱护动物之间所存在的关系。环境离不开植物,同样也离不开动物的存在,在自然界中,这两者都起到不可忽视的作用,是整个生态链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们之间是相互依赖相互依存的关系。通过引导,使得学生形成这样一整套的逻辑思维,找到课文与课文之间的关联,然后将四篇课文完整的衔接上,也让学生从侧面进一步理解课文所要表达的意思,从而让学生更好的掌握知识点。以上本单元的目标,都在四篇课文里依次体现出来,教师引导学生一一分析,最后再进行重点提要和总结,将单元教学贯彻到整个单元的学习中去,提升学习效率的同时也增强了学生联想能力和思维逻辑。

四、结束语

小学语文中,教材对于教学有着重要的影响,决定着教学方案的设计和教学目的。在进行教学时,单元教学是常用的方法之一。受传统教学影响,多数教师采用单课制,只是在一篇篇讲述课文,虽然很适合学生学习,但是也很容易使其忘记所学内容,只限于短时间内能记住。可单元教学是从整体出发,从始至终都贯彻着一个目标,在分散的课文当中找到之间的共同点,然后连接起来,使得课文与课文之间不再是独立的篇幅,不仅方便学生从更深层次的角度去理解知识点,也对于学生的思维散发进行了一定的延伸,从而更好的把握所学知识的重点。单元教学可以让学生融会贯通所学内容,方便学生进行巩固和重复记忆,将知识点进行划分,层次分明,概括所学知识点,让学生对于内容和文章所表达的中心思想记忆深刻。

参考文献:

[1]李璐君. 小学中高年级说明文单元结构整体教学设计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20.

[2]祝明媛. 基于核心素养的统编版小学语文单元教学研究[D].天津师范大学,2019.

[3]卜彩丽. 深度学习视域下翻转课堂教学理论与实践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