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工程中深基坑支护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07-05
/ 2


建筑工程中深基坑支护

刘镇玮

新疆路虹公路勘察设计有限公司 新疆库尔勒市 841000


摘要:社会经济稳步增长的同时,城市化进程的步伐逐渐加快,高层建筑项目逐年增多,各种新型施工技术也得到了迅速的发展,建筑项目的施工环境比较复杂,涉及到的方面众多,而深基坑施工技术便是其中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关乎着整个建筑工程项目的施工质量。只有不断优化施工技术并合理应用于施工环节当中,才能够保障施工建设任务稳步有序开展,不断提升建筑工程建设施工进度与质量。

关键词:建筑工程;深基坑支护

引言

深基坑支护属于临时结构,大多并不具备比较强的结构强度,容易因坍塌而出现施工安全事故,甚至造成更为严重的人员伤亡。因此,在建筑工程项目的施工过程中,往往会对深基坑支护技术提出较高应用要求,并进行全面落实动态监测管理,确保能够及时发现深基坑支护存在的安全隐患。

1深基坑支护形式选择的影响因素及应用注意事项

从现阶段建筑工程发展整体情况来看,深入运用地下空间成为了高层房建领域发展的关键趋势,因此合理化运用深基坑支护方案拥有重要价值。绝大部分高层房建工程项目所处的地质条件极具复杂性特征,也在一定程度上对建设结构的平稳性带来了显著影响。在工程项目具体建设中需要整体化分析施工环境等,在了解建设状况后对施工成本开展管控,以获取更为可观的建设经济收益。此外,深基坑项目建设具有整体性、环境效益以及风险性较高等特点。在建设阶段,诸多不可控因素会显著影响施工质量,甚至会进一步引发安全施工事故。在具体施工开展中,设定更为完善的支护结构,挑选标准化的施工技术,可以整体化增强深基坑的平稳性,推动高层房建工程的长效发展。

2深基坑支护施工技术运用分析

2.1钢板桩支护技术

钢板桩支护技术是目前建筑工工程领域应用比较广泛的技术,由于其施工技术简便、工艺简单并且施工成本比较低,已经成为建筑工工程领域业内人士非常青睐的支护技术。大多情况下,钢板桩支护技术适应于软地层,并且基坑的深度在5m以上。钢板桩支护技术以型钢为主要施工材料,型钢材料必须具备足够高的结构强度,而且,为了提升挡土、挡水能力,防止出现坍塌情况,最好使用“梯形”的热轧钢型钢材料,不允许出现形变情况。施工过程中,施工人员先进行测量定位,确定每个型钢材料的具体位置,然后完成定位桩的施工与固定。将大量型钢进行连接,最终形成钢板墙,在型钢材料连接过程中应当采取“正反”的连接方式,即先安装一个正向的型钢材料,然后再紧贴安装一个反向的型钢材料。

2.2土层锚杆技术

首先,要采用钻机钻到一定深度,之后再进行注浆,从而达到加固的目的。土层锚杆技术也是深基坑支护的主要技术之一,具体应用流程如下。要严格按照施工设计图纸,对固定孔的深度以及具体位置进行计算,结合实际测量数据,确定固定孔高度,并对钻杆倾斜度进行适当调整。针对钻孔位置合理开展施工任务,为了保障深基坑整体稳定性,应当合理设置孔间距参数。其次,遵循自下而上的注浆原则,浆液溢出时,停止灌浆,和其他技术相比,土层锚杆施工技术具有成本低、灵活性高等优点,这些是传统技术所不能比的。需要注意的是在进行深基坑支护施工过程中,应当高度重视水泥注浆作业环节。确保灌浆作业符合标准之后才能够继续进行施工。

2.3地下连续墙支护

在建筑工程项目建设运作中,施工区域整体客观环境的差别较为显著,在具体施工阶段会遇到具有特殊性质的施工地质结构。特别是在施工中涉及到结构密度较低的土质之后,需要切实关注对支护结构平稳性的整体分析。密度较大地质结构无法实现建筑工程的高品质建设,因此需要针对此类型土质开展专项的施工支护,通常可有效运用地下连续墙支护结构。此类型支护结构在沉降要求标准较为严苛的建筑工程中有着较高频次的运用,与绝大部分的支护结构相比,其应用价值较为突出。可以在类型多样化的土质环境中结合应用,对建设区域周边环境带来的影响也较小,能够使建筑工程项目施工处在平稳的状态。但是,此项施工技术在实际应用阶段也暴露出了一定程度的局限性。如果建设区域土质的硬度数值较高,那么对地下连续墙支护技术便有着更为严格的要求,整体工程建设成本投入也会随之提高。此外,在施工阶段,地下连续墙支护结构所产生的废浆体量较为可观,对此需要制定具有针对性的废浆排放方案,以全面控制对地下施工区域所带来的影响。

2.4混凝土灌浆桩施工技术

在所有的深基坑支护施工技术之中,此项技术的运用频次相对较高,因此对此项技术的运作核心点开展探究极为关键。有关的技术与施工人员需要全面掌握此项技术的规范化运用方法,以保障建设运作的科学性。在开展混凝土灌注的过程中,可依据以下流程开展操作。第一,在开展钻孔操作前,需要严密依据规范化的柱列间隔开展顺序排列,在全面检查无任何问题之后开展混凝土灌注桩的施工,此项施工运作尽管操作流程较为简单,不过对技术的要求却较为严苛,而其可以更好提升地基的负荷承载度,从而为后续的施工操作与建设品质带来基础的保障。第二,在施工运作阶段,结合工程建设实际情况往往也会涉及护坡施工,而此项施工操作的规范化开展也需要众多环节的有效调控与完善,这便需要相关的技术及施工人员具有较强的责任心以及优异的专业水准,在具体操作中依据工程建设的实际情况进行有针对性的调整,以更好保障施工操作的如期开展。

3深基坑支护施工技术质量控制要点

3.1做好施工工艺设计与施工流程管理

在开展深基坑支护项目的施工之前,必须要做好施工工艺设计,并且制定科学完善的施工流程。设计人员需要亲自到建筑工工程项目的现场,对地质类型、地质结构、地下水条件等方面进行确认,并结合工程项目的实际情况,选择最为合适的深基坑支护技术,避免由于深基坑支护技术选择不合理而产生施工安全事故。此外,施工单位应当做好施工流程的设计与管理,一方面保证深基坑施工质量,另一方面有助于保证施工工期不受影响。

3.2增进施工阶段的数字化信息监测

因为工程建设中常常会面对多样化不确定性因素所带来的影响,这也直接导致深基坑在开展开挖运作中时常需要面对不能精准预判的情况。与此同时,地下环境也极具多变性,诸如气候与地理环境等因素都会对深基坑的施工带来显著性影响。因此,倘若想要实现施工运作中增进深基坑施工质量,则需要全面结合全新的科学技术发展,对开挖阶段运用数字化的信息开展监测。如此,便可以动态化地管理开挖效果,规避外部因素所带来的负面性影响。

3.3强化日常管控

相关技术人员需要加强深基坑挖掘阶段的技术优化,保证支护作业的顺利开展。工作人员要全方位管控深基坑支护过程,严格按照标准作业进行施工。首先,要将各个工作岗位的职责明确,保证深基坑施工中各个负责人能够高效配合。其次,各个专业技术人员要到施工现场确认自身所管控技术的内容,只有和建筑行业法律法规相一致才能落实深基坑支护技术,才能开展加固作业。也只有遵守规范标准才能充分发挥出深基坑加固的作用。

结束语

深基坑支护技术增强深基坑的稳定性和安全性。施工单位要对各种支护技术有明确的认识,在开展具体的施工时选择最合适的支护技术,最大化地发挥支护技术的利用价值,提高建筑工工程施工质量。

参考文献

[1]房有亮,卢治仁,王进,等.基于支撑伺服组合系统超深基坑安全支护技术研究[J].隧道建设:中英文,2019(S2):127-128.

[2]郭刚.建筑工程中深基坑支护施工技术的应用分析[J].大科技,2020(7):259-260.

[3]袁向军.深基坑支护施工技术在建筑工程中的应用分析[J].数字化用户,2018,24(18):38-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