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图书馆数字资源优化管理策略探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07-05
/ 2

高校图书馆数字资源优化管理策略探究

刘礼坤

广东南方职业学院 529000

摘要:资源建设是图书馆开展一切工作的基础。图书馆是信息、知识、数据高度集中的场所,丰富的馆藏资源可用于为用户提供多样化的创新服务。为了满足用户的信息需求,国内外高校图书馆不断加大数字资源的建设力度。对于高校图书馆花费大量资金购买的数字资源,需要思考:如何应对紧急情况下知识内容的风险管理?如何确保随着时间的推移,用户能永久访问数字资源?面对日趋丰富的数字资源,高校图书馆数字资源在收集、存储、数据及优化管理工作上面临着巨大挑战。

关键词:高校图书馆;数字资源;优化管理

引言

高校图书馆作为高校图书、杂志、期刊、文献情报等文化资源的聚集地,始终是服务高校教育与科研的重要阵地。近年来,随着互联网信息技术与数字技术的快速发展,信息化、数字化的新时代逐步迫近。书籍、文献等文化资源线上化进程提速,以电子书、数字期刊、数据库出版物为代表的数字化出版方式迅速崛起。加之移动智能终端的广泛普及,便利的入网条件使得我国网民数量大幅增长。第46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数据显示,截至2020年6月,我国网民规模达9.40亿。在此基础上,高校师生群体对信息检索、内容获取的需求逐渐被更加快捷、丰富、多元的线上渠道满足,囿于纸质介质束缚的传统高校图书馆藏资源一度备受冷遇。在新形势倒逼下,为响应国家数字化发展战略,同时将教育部对高校图书馆文献信息资源建设的要求进一步落到实处,全面满足新时代下人才培养与学术科研需要,我国高校图书馆纷纷进行数字资源建设转型升级。

1数字资源特性概述

文献资源数字化是图书馆馆藏文献信息保存的重要方式之一。数据是信息的表现形式和载体,信息和数据是互相依赖、不可分离的共同体。数字资源的特性包括:依赖性、脆弱性、多样性和复杂性等。数字资源的依赖性是指数据对元数据、数据对存储介质、数据对标准化的依赖。数字资源的脆弱性表现在:数据具有易修改性、易破坏性、网络信息的传输与存储等风险。数字资源的多样性表现在:语种具有多样性,信息资源结构形式(结构化和非结构化数据)也具有多样性。数字资源的复杂性表现在:内容规范、检索策略、数据结构、不同的数据库有不同检索平台等。数据的多种特性导致数字资源呈现脆弱性、多样性。为了更好地开发利用数字资源,满足读者用户需求,数字资源的优化管理工作显得尤为重要。

2利用数字资源的优势

数字文献的储存方法和呈现形式集图像、文字、声音等多媒体形式于一体,用户在使用时,可以运用互联网技术自行调节书页画面或字体,遇到不懂的或难以理解的词汇时也可以运用信息技术进行查找。相比于传统的纸质文献,数字资源不受复本量的制约,还具备数据结构,其存储容量大、密度高,且占用空间小,打破了时间和空间的限制,用户可以通过互联网平台随时随地查阅信息。在检索相关信息资料时,数字图书馆的检索功能齐全、速度快、信息较全、查阅渠道很多,如果用户需要也可以自行下载或打印,这体现了数字文献的便捷性。传统的纸质图书印刷需要耗费大量资金,数字资源拥有价格低廉的优势。数字资源的储存容量大、密度高、价格低和占用空间小等特征,可以让高校图书馆花费较低的成本采购信息含量大且具有较高价值的图书。并且相比于纸质版图书,数字资源的保质期较长,一般情况下可以存储50年以上;同时,小体积光盘也为图书馆节省了很多存储空间,由于多个用户能共用一张光碟,数字资源成为用户获取信息最便捷的渠道,它的使用率远远高于传统的图书。当高校图书馆文献信息的储存形式发生变化后,整个信息结构和组织形式都得以简化,这大大提升了信息共享的程度,也提升了信息传递和反馈的速度。数字图书馆为用户提供了更加全面的检索功能以及更直观的人机界面,让用户获取资源不再受时空限制。这样的信息获取渠道具备良好的开放性和时空性,提高了数字资源的传递和利用标准,达到了资源共享的目的。高校图书馆数字资源建设完成后,可以无形中引进大量的数字文献和其他信息,以丰富图书馆资源,让高校学生获取更加多元的资料。数字化图书馆不仅收藏了大量的纸质文献资料,还包含很多数字形式的印刷品,以及临时流动的数字化信息、数字产品等海量资源。

3高校图书馆数字资源优化管理策略

3.1优化图书馆门户网站数字资源布局

目前,高校图书馆门户网站的多个数据库是相对独立的系统,文件格式和信息源使用的检索技术也不同,导致出现了一座座“信息孤岛”,未将有相同类型、相同特点的数据库分类与整合,降低了用户检索效率及操作体验感。为了提高用户获取信息资源的效率,坚持以用户需求为导向,就要加强对图书馆门户网站数字资源的优化布局。首先,将图书馆数字资源在网络环境中进行分类,如馆藏书目信息查询系统、电子图书平台、网络学术数据库导航、特色数据库、中外文期刊导航、课程教参平台、视听资源、多媒体资源等。其次,将具有相同类型及属性的数据对象的功能结构进行交互、集成、聚合,重新组合成新的有机体,实现数字资源种类间的有效链接,使读者能够通过统一的搜索平台查找和浏览相关信息和服务,打造新型服务模型,建立数字资源导航系统。最后,为购买的各个期刊数据库建立网络数据库与期刊导航,还可以根据学科进行期刊分类,建立学科资源数据库,以便不同学院、不同学科的师生使用。图书馆网站还需提供各类文献检索指南、数字资源远程访问指南等,方便用户自行阅读使用。

3.2从存储资源向智慧资源转化

在移动智能终端和智能穿戴设备日益普及的当下,融合各类信息的资源将被数字图书馆感知、吸纳。但这只意味着数字图书馆汇聚了智能信息资源,而并非已经承载智慧化服务。要实现智慧化服务,数字图书馆需要从存储资源的仓库向智慧资源的响应协同中心转化。在媒体融合背景下,数字资源的存储数量不再是考量数字图书馆资源建设成效的唯一标准。在面对众多数字资源的分类和存储过程中,不仅需要重视数据化的数量,更应重视数据的关联性,即数据资源在结构和语义上的相关性分析工作。同时,面对思维转变带来的用户生产模式(UGC),馆藏数字资源还应与用户生产的数字资源相融合,构建大数据、关联性、智慧化的数字图书馆资源体系系统,这将解决数字版和印刷出版同样高密度发行的当下,印刷出版物聚合为数字出版物,以虚拟数据的形式呈现在数字图书馆中,并以结构化、语义化的方式关联各个数字出版物之间的链接,形成“知识网格化信息链”,在传统图书馆中可以增加更多的线下数字资源交流空间。这从某种意义上也淡化了数字图书馆与传统图书馆在资源建设与服务上的边界,更有利于复合图书馆向数字图书馆过渡。

结束语

随着师生对图书馆数字资源需求的不断增加,研究数据的采集、储存、利用、分享成为图书馆不可缺位的工作。做好馆藏文献数据化元数据的存储、元数据体系建设、数据的结构化管理等工作,不断增强数据服务能力,成为图书馆数字资源管理工作的重要内容。

参考文献

[1]魏述兆.浅析高校图书馆管理服务系统的构建与创新[J].新西部,2019(03):129+167.

[2]东京.图书馆数字资源管理困境与创新思考[J].办公室业务,2019(01):151.

[3]李明.图书馆数字资源的优化管理初探[J].智富时代,2018(08):144.

[4]戴俊娟.探讨网络环境下学校图书馆信息资源的管理[J].教育现代化,2018,5(31):247-248.

[5]刘文文.新时期高校图书馆期刊数字资源管理实践方法[J].散文百家,2018(07):1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