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传统体育项目开展情况的浅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07-04
/ 2

高校传统体育项目开展情况的浅析

商国华

单位:皖西学院 —体育学院   单位邮编  237005

摘要:传统体育是中华文化的组成部分,也是体育教学的重要内容之一。本文基于高校体育教学现状,分析传统体育项目开展的实际情况,得出项目开展存在被现代体育项目冲击、学生认识与参与度偏低、师资力量薄弱及场地器材配备不足等问题。最后有针对性的提出改革传统体育项目、加大学生传统体育的认识程度、培养传统体育师资队伍及优化传统体育场地器材配备的对策和建议。

关键词:传统体育项目;高校;发展

近几年来,我国高校体育教学内容多以现代体育为主,而具有浓厚文化底蕴的传统体育项目却被忽视。面对传统体育教学“边缘化”的现状,如何才能提高传统体育项目的地位是当前体育教育教学活动学术研究的重要问题之一。本研究立足于现阶段高校传统体育项目开展情况,提出项目开展和发展的对策及建议。

一、传统体育的概念界定

学术界对传统体育的理解并未达成统一,部分学者认为传统体育是体育活动项目,如马球、投壶等;部分学者认为,传统体育项目是在历史发展过程中积淀的体育文化、媒介以及形式等的综合。本文的传统体育主要从狭义的角度,将传统体育界定为不同类型的体育项目及开展项目所需环境、器械及设备等的综合。

二、高校传统体育项目开展现状

(一)现代体育项目的冲击

伴随着经济全球化进程的不断推进,现代体育已逐渐成为高校体育教学的主要内容,如羽毛球、足球、篮球等体育课程,课程性质多为必修课,课程时长安排比例较大。部分高校开设有传统体育项目,但仅有武术、剑术等为课程,课程以选修为主要形式,教学时长较短。通过高校不同类型体育项目开展情况的分析,与现代体育相比,传统体育内容和形式较为单一,该项目仅能通过娱乐性吸引更多的学生。因此可见,现代体育项目对高校学生形成的冲击较大,传统体育项目“边缘化”现象存在严重。

(二)学生对传统体育认识与参与度偏低

通过对各大高校传统体育项目开展情况的调查来看,学生主要通过选修课、查阅书籍及浏览网络资料等形式了解传统体育项目,对其内容仅存在于理论层面的了解,学校对该方面的知识宣传和教育力度相对较小,特别是传统体育项目中文化及内涵的推广和教育重视程度偏低,导致多数学生产生“传统体育课程学习不重要的错误观点”。对比学生参与传统与现代体育项目的热情程度,后者是备受大学生喜爱的项目,参与热情较高,而传统体育项目因难度较高而不被学生看好。

(三)传统体育师资力量薄弱

教师是传统体育项目的教育者,也是影响教育教学重要主体之一。目前我国高校体育教师中有传统体育背景的教师数量相对有限,其中大部分以研究理论知识为主,对传统体育中的文化知识、专业技能的研究人数比例较小。如目前仅有民族体育院校设立有专门研究传统体育的教研室或相关学术部门。近几年来,随着现代体育在教学、科研等方面冲击力不断加大,传统体育在高校教学、科研等方面均遭到边缘化,越来越多的教师投身于现代体育教学与研究之中,传统体育师资力量薄弱化现象愈演愈烈。

(四)传统体育场地器材配备不足

基于高校人才培养方案的设置现状,传统体育项目的课程类型以选修课为主,教学时长相对较短,因此,多数高校在配套相关场地器材时,重视程度相对偏低。绝大多数高校均建设有篮球场、足球场、羽毛球馆等场地,但适宜于武术、剑术训练的场地和相关的设施设备大多处于缺位的状态。场地器材配置配备不足将会成为传统体育项目发展的制约因素之一。

三、高校传统体育项目发展的对策

(一)深化传统体育项目的改革

基于目前传统体育项目开展过程中受到现代体育的冲击力较大的现状,因此,还需要提高传统体育项目开展的重视程度,从高校人才培养方案及课程建设的角度,转变课程性质、增加课程时长、转变单一的教学方式等多方面进行调整,使得越来越多的师生对传统体育传统文化有更为深入的了解和认识,转变师生的传统观念,认识体育项目开展的重要性和内在价值,为加大传统体育项目开展力度提供宏观层面的指导和引导。

(二)加大学生对传统体育的认识程度

加大学生对传统体育项目的认识程度,还需要学校以多元化的形式进行宣传和推广,如组织体育社团、开展体育兴趣班或者训练营等方式,邀请传统体育项目的专业教师进校园进行传统文化的宣传,教师进行技能训练的展示与演示,师生在传统文化交流中转变学生传统观念,使其对练习传统体育项目产生兴趣,由此投入至项目训练中,由此来看,不仅通过体育训练达到强身健体的目的,而且为弘扬传统文化和推广体育项目做出一定的贡献。

(三)培养传统体育师资队伍

针对现阶段高校传统体育师资队伍短缺的情况,还需要通过引进和培养两个方面进行强化.一是大力引进传统体育专业教师,调整原有的教师队伍结构,使得传统体育教师比例有所增加;二是加大对现有教师师资队伍的培训,应注重对传统体育项目背景的教师进行理论和技能方面的培训,为其提供研究和培训的机会以及交流的平台,使其在教学和科研领域都有深入的研究,以此提高师资队伍水平,进而提升教学质量和科研能力。

(四)优化传统体育场地器材配备

目前,我国高校在传统体育项目场地器材配置方面仍处于较低的水平。结合现阶段的实际状况,有经济条件的高校可根据项目的特点进行场地的建设和器材的配备,若经济条件有限,可在现有场地基础上进行补充和完善,使得场地器材配备更为完善,使得传统体育项目开展有环境、设备等的全面保障。

通过上文对我国高校传统体育项目开展情况的分析得出,目前项目开展现状仍不乐观,高校的重视程度相对偏低。扭转当前的现状,要从思想观念上加以转变,学校应做好顶层设计和宏观性引导,特别是对学生认识、师资队伍的培养和场地器材配备等方面要进一步的强化,才能推动传统体育项目在高校的进一步推广和应用。

参考文献:

[1]付俊杰,王振洲.刍议民族传统体育项目在西北民族院校的开展与价值[J].当代体育科技,2019,9(35):220-221.

[2]郝家春.我国民族院校体育课程项目开设的检视与优化研究[J].哈尔滨体育学院学报,2019,37(06):9-15.

[3]戚孙恺.健身健美项目在普通高校中开设的可行性与驱动力探析[J].商丘师范学院学报,2019(12):54-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