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海绵城市理论在现代城市设计中的应用探讨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07-04
/ 3

关于海绵城市理论在现代城市设计中的应用探讨

高典 1 胡鹏宇 2 陈碧娇 1 刘阳 1

1 江苏省规划设计集团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 江苏南京 210036 2 江苏省规划设计集团城市更新规划设计院 江苏南京 210036

摘要: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人类的行为破坏了自然的生态系统,由此带来许多环境问题,例如:全球气候变暖、暴雨灾害、洪涝灾害等,这严重破坏了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不利于城市的可持续发展;目前,我国的水资源较为匮乏,随之而来也产生了许多水污染、地下水位下降等问题,为了保护我们共同的生活家园,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发展,我国大力推行海绵城市的建设。海绵城市是新一代城市雨洪管理概念,在当今高速发展的社会,它有力地推动了城市绿色建筑建设,低碳城市发展,智慧城市,是新时代特色背景下现代绿色新技术与社会、环境、人文等多种因素下的有机结合,海绵城市的运用有效的解决了我国水资源短缺的问题,对城市生态坏境和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基于此,本文简要分析了海绵城市理论的现状,随后讲述了海绵城市理论的现实意义,最后从三个方面分析了海绵城市理论在现代城市设计中的应用,以此来供相关人士参考交流。

关键词:海绵城市理论;现代城市设计;应用

引言:

在现代化城市的建设中,城市规模不断扩大,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人口越来越集中,导致城市的生态系统压力过大,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巨大的压力,严重破坏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目前,我国正处于经济发展的新常态,然而“郑州暴雨“、”山西暴雨“等一系列的洪水、暴雨灾害,表明当下很多城市的资源环境承载能力已达到或接近上限,推动绿色低碳循环发展新方式,重视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刻不容缓。海绵城市原理在城市建设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其能够适应环境的变化和应对自然灾害,可以吸收水、储存水 、下雨时渗水、净化水,在需要的时候释放和食用储存的水;海绵城市遵循生态优先的原则,确保安全的前提下,对自然灾害有效预防,最大限度的积累、渗透和净化雨水,有利于促进水资源的利用和生态环境保护。

一、海绵城市概述

海绵城市是指城市能够像海绵一样,在应对自然环境变化和雨水带来的灾害等方面具有良好的弹性,也可称之为"水弹性城市";在城市建设中,运用海绵城市理论,有利于收集、利用水资源,避免水资源的大量流失,将城市看做海绵一样,在城市下雨时,吸水、储存水、渗水、净水,在需要的时候又将储蓄的水进行释放并加以利用,造福人类。面对复杂的环境问题,我国采取了建设海绵城市的举措,旨在改善城市的环境问题,促进城市对水资源的合理利用。海绵城市建设不同于传统的城市建设,传统的城市建设只注重经济利益,不注重对城市自然环境的保护,而海绵城市则贯彻绿色发展理念,以生态环境保护为主,将人工建设与自然环境相结合,在不破坏环境的前提下对城市进行合理规划,一方面实现了对雨水资源的储存、净化,实现了对水资源的合理利用,另一方面,改善了城市的内涝问题,促进了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在传统的城市建设中,雨水季节主要通过下水道排放积水,如果遇到暴雨或其他自然灾害,雨水往往不能有效排放,因此会导致城市储满积水,不利于人民群众出行,甚至会危害人民的生命安全;海绵城市建设是在传统城市建设的基础上增加了许多排水系统,解决了城市排水困难的情况,海绵城市建设利用渗水砖、雨水花园等渠道对雨水进行排放,从根本上解决了雨水排放的问题,缓解了城市的内涝问题。虽然海绵城市建设目前没有在所有的城市普遍应用,而是开设了部分试点城市,当这一原理在现代化城市中发挥了有效作用,解决了城市的生态问题后,在2016年,又有许多城市陆续加了第二批试点城市,但是海绵城市原理在现代化城市建设中,也存在不少问题,如海绵城市建设技术不完善,经验不足,使用时间较短,这就要求个城市需要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进行海绵城市建设,做好各方面的调研,考虑本城市的地势特点,推广海绵城市建设原理试验,推动城市的可持续发展。

二、海绵城市理论的现实意义

建造合理有效的海绵城市,可以改善城市的生态环境,增加城市抗洪防涝的功能,海绵城市对于现代化城市建设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具体从以下三方面进行阐述,第一,海绵城市对城市生态方面的价值意义;海绵城市对城市的生态系统进行了有效调整,增加了城市的绿化面积,提高了环境质量,减少了城市地面的硬化比例,使雨水得到了科学的处理。第二,海绵城市对城市经济方面的价值意义; 重点保护城市中的水系是建设海绵城市的重要举措,在城市的排水管道建设中,减少排水管道以及混凝土的工程量,采用海绵城市的建设原理,同时。城市可以建设园林、景观等绿地,可以有效降低城市经济成本,提高经济价值。第三,海绵城市对城市建设的社会价值意义;海绵城市的建设可以以缓解城市水资源短缺的问题,有效防止城市内涝灾害,能够大幅度的减少城市面对自然灾害的压力,给人们提供一个健康、和谐的环境。从目前来看,海绵城市的建设前景十分广阔,一方面我们要学习国外先进的建设经验,另一方面,我们要更新我国的城市建设理念,以实现城市建设与自然环境的共同发展。

三、海绵城市理论在现代城市设计中的应用

  1. 雨水花园设计

20世纪90年代,美国马里兰州的雨洪专家最早提出雨水花园的概念。雨水花园是指人工挖掘或自然形成的浅凹绿地,被用来汇聚和吸收来自地面的雨水,通过植物、沙土的综合作用使雨水得到净化,并使其渗透到土壤里,涵养地下水或补给景观用水、厕所用水等城市用水;是一种生态可持续的雨洪控制与雨水利用设施。在这种雨水渗透的系统下,通过合理的疏导雨水径流,对雨水进行收集、涵养、净化,最后提供给人们使用,在一定程度上治理了雨水和洪水问题,有利于降低水污染;雨水花园的基本操作原理是将一些自然雨水转变为地表径流,部分雨水会直接渗入到地底,还有部分雨水会通过水蒸发的原理,变为云,以降雨的形式下降到地面上来,如此循环,从而达到净化水资源的效果。人们运用这些专业技术去开发海绵城市建设,治理雨水和洪水,去除地表径流中的污染物质,达到保护环境的作用,雨水花园的设计加强了城市排水功能和蓄水功能的作用,采用专业化的技术手段,有利于健全和改善城市排水系统,满足人们的正常生产生活需要。

  1. 景观设计

景观设计在城市规划中必不可少,城市在进行规划设计中,可以将景观与“海绵”有机结合起来,使景观与绿化、道路一起承担城市降水带来的问题。要想将景观与海绵城市建设有机结合,可以从以下方面入手:第一,城市公园海绵生态;在城市构建公园时可以利用部分土地进行海绵建设,设置排水和蓄水系统,在地底部填充海绵体,增强公园土地的吸水能力,一方面,有利于实现土地资源合理利用,另一方面,在为人们提供娱乐活动区域的同时缓解城市内涝灾害。第二,加强绿化;通过对城市进行合理规划,科学配制绿化资源,增加城市植物种类的丰富性,保护生物的多样性,提高城市海绵效果,建设海绵城市示范区。按照海绵城市的原理建造公园绿地,大大增强了公园蓄水的海绵功能。国外的一些国家对海绵城市的建设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我们要转变传统的城市建设理念,借鉴国外的先进经验,对城市生态环境保护提出有效举措,比如美国采用将城市与农村的雨水收集处理与处理,此后在流入城市,如此反复循环,实现了城市的和谐发展,我国在建设城市景观的过程中,充分利用了有效的空间资源和水资源,促进了城市生态系统的生态可持续发展。

  1. 海绵城市的道路设计

海绵城市道路采用了先进的科学技术手段,力求从源头储对雨水径流处理,有效控制着雨水的径流量。海绵城市道路可以在一定程度上保证道路的通行能力,解决道路的排水问题,防止雨水对道路的稳定性造成的危害。海绵城市道路与传统道路的设计不同,传统道路的设计的目的是为了尽快排水,降低地面的雨水径流,而海绵城市则是利用了再循环的原理,实现对水资源的有效利用。传统的路面采用的是非透水性的路面,表面为立缘石或平缘石,雨水口也多设置于路边道路的绿化带,均高于路面渗透性差,并没有起到净化和储水的功能。而海绵城市建设的路面,不同于传统坚硬的路面,它具有吸水性和渗水性,这样下雨时就可以减少雨水的积聚,实现水资源的循环使用。我国正处于快速发展阶段,城市发展与土地之间的矛盾问题越来越突出,城市道路问题有效的解决了土地资源问题,有利于城市协调发展,在实际工作中,城市总体规划与土地利用规划两者之间存在着一定的差异,因此,做好城市总体规划与海绵城市原理的有效结合,缓解城市内涝问题,提升城市的居住环境,

  1. 结束语

我国不同位置的城市在环境方面存在着较大的差异,所以出现了部分城市在雨季时降水量过大,导致洪涝灾害问题,传统的城市排水系统有一定的局限性,因此我们要运用海绵城市的建设理念,从全局出发,对城市的河道进行清理,重新建构城市的生态系统运用现代化的技术手段,科学有效的解决雨水排放的问题,建造合理的城市环境。我国部分城市汛期暴雨,一部分内涝严重,另一部分又严重缺水,大量的用水需要从外部调水,种种城市环境问题要求城市改变排涝抗洪的思路,把雨水这个包袱变成有效的资源,实现城市的海绵建设要与城市的规划设计统筹配合,采用多种生态化技术影响和开发雨水系统,使过量的雨水径流排放与城市雨水管道有效衔接,提高城市排水系统的标准,缓解城市内涝压力。海绵城市建设是在传统城市建设的理念上发展而来的,在现代化建设过程中,城市建设主张对雨水进行回收利用、综合处理,进而实现环境保护与城市发展齐头并进;目前,我国在建设海绵城市的过程中,还面临着许多问题,这就需要政府的大力支持以及专业人员的不断努力,加强对海绵城市的建设,充分利用水资源,采取生态化的城市建设,在一定程度上改善我国的环境问题,走出一条可持续发展的创新性道路。


参考文献:

[1]王伟强.海绵城市理论在现代城市设计中的应用浅析[J]建材与装饰. 2018,(01):125.

[2]陈秀云.海绵城市理论及其在风景园林规划中的应用[J].住宅与房地产. 2021,(04):83-84.

[3]汤韡翔.“海绵城市”理论在城市规划建设中的应用[J].中华建设. 2021,(06):88-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