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环境噪声污染与监测技术探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07-04
/ 2

城市环境噪声污染与监测技术探究

谢杲

湖南省长沙生态环境监测中心

摘要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城市化的进程不断加快脚步,城市化的进程与我国经济高速发展相辅相成。城市化的进展给人们带来了更加便捷安全的生活环境和条件,但是随之而来的有关环境保护问题也大幅度提升。噪声作为城市的主要污染物之一,给人们的日常生活带来了诸多不便,人们生活的环境也不断恶化。随着我国政府和社会意识的进步,各行业都喊出“保护环境,用高质量发展代替高速度发展”的口号,因此对于城市环境中的噪声进行检测和处理是很有必要探究的。本文将从城市环境噪声污染的来源、负面影响、监测中存在的问题以及检测技术进行简单论述,希望能够推进我国城市环境噪声污染监测的发展。

关键词城市环境噪声污染监测技术

引言在发达国家,噪声污染被较早的重视,由于其经济发展水平高,政府和工程师们使得噪声污染得到了较好的控制。然而在我国由于城市化的进程十分迅猛,在这过程中出现了很多问题都没能进行及时的处理,导致后患无穷。噪声污染作为重要的问题之一,在近些年来越来越得到城市居民和政府的重视。对于噪声污染的监测在噪声处理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这帮助相关工作人员明白噪声的来源以及如何应当采取怎样的方式进行恰当处理。

  1. 城市环境噪声污染的概述

1.1城市环境噪声污染的来源

噪声污染显然不同于水污染、大气污染、光污染,噪声污染由于无法用眼睛识别、也无法用双手触摸,因此监测噪声的机械设备显得尤为重要。一般情况下,城市环境噪声污染来自以下两大部分:一部分来源于生活过程,一部分来自城市基础设施和建筑工业生产过程。前者中产生噪声的大小、多少与娱乐场所的密集程度、人员的密集程度、城市管理的效率息息相关;后者产生的噪音要明显高于前者,而且其产生的危害更大、治理难度也更具挑战。

1.1城市环境噪声污染的负面影响

首先,我国大部分城市中噪声污染和空气污染问题较为严重。当人们长期生活和工作在高分贝的环境之中,不仅是听觉,甚至包括视觉在内的其他感官系统将会受到伤害,严重的会出现诸如耳朵失聪、走路不平衡等不良症状。虽然当人们离开了这种环境之后,症状会有所减轻甚至消失,但是所需的时间往往会因人的身体素质产生明显差距。除了对感官系统造成危害,根据有关学者的实验研究表明,长期生活在分贝数量界别高的环境之中,即生活在噪声污染严重的环境中,对人们的精神状态也会产生负面影响,比如注意力不集中、容易动怒、心情烦躁等,这些负面情绪会降低人们学习和工作的效率,间接地影响整个城市的各方面发展。其次,噪声污染不仅对人们的生活和生命健康造成不良影响,根据研究表明,其对动物的生长也有危害。当通常生活在自然环境中的野生动物长期生活在低分贝噪声污染的环境中,动物们的消化系统、中枢神经系统以及内分泌系统都会遭受不同程次的伤害。最简单的例子就是当养鸡场建设在机场附近,由于机场的噪声污染,鸡的生长和繁殖都会受到影响,甚至出现不会生蛋的母鸡。再者,噪声污染对于城市经济的建设和发展起到的阻碍作用从钱文忠就可以感受。甚至对于一些长期处在高分贝环境之中的建筑,由于共振甚至会发生倒塌。很多工厂中、实验室中的精密仪器,由于长期处于有噪声污染的环境中,也不能保证正常运行。

  1. 城市环境噪声监测中的问题

2.1监测数据收集与处理技术不完善

在环境噪声监测中对数据进行采集和处理都是非常重要的步骤。然而,由于环境噪声监测与城市发展和结构功能关联性较大,无法对人们的生活和生产进行全面的监控,而且很多噪音的存在时间非常短,我国虽然在环境噪声监测数据的收集和处理技术上取得了很大的进展,但是要实现对于噪音的全面监测还有很长的路需要走。

2.2监测频率过低

如今在我国部分的城市都采用人工进行噪音监控,而非采用机械化的自动监控,这导致我国的城市环境中的噪音监控频率过低。一般情况下,我国的噪声监测频率是对交通干线进行一年一次时长为20分钟的监测。区域环境的白天噪声采取一年监测一次的频率,夜间噪声则在五年中的第三年进行一次监测,每个测量点的监测时长为10分钟。功能区域则在每个季度进行连续24小时的一次监测。从数据中不难发现我国由于大多采取人工方式进行噪音监控,而导致监测频率过低,数据科学性和代表性差。

2.3监测技术体系不健全

不同于发达国家,我家对于环境的监测与防治工作起步较晚,监测技术体系不够科学先进,普及范围低。所谓监测技术体术,不仅包括噪音检测技术,还包括监测人员的技术水平、监测管理人员的管理水准,是设备和工程师们的结合体。先进的设备缺少了正确的使用方式,也不能够得出科学的监测数据,对于噪音的治理更是南辕北辙。

  1. 城市环境噪声污染与监测技术

3.1 GIS信息监测技术

在当下的城市发展和建筑行业之中,智慧城市和智慧建筑不断出现在我们的视野之中。智慧城市的关键就在于信息的收集,一座座数字建筑构建而成的数字城市,让工程师们利用GIS信息检测技术对城市环境相关的数据进行乐及时的监测、收集和处理。在这一方面,新加坡吉隆坡可以看作是环境友好建筑群的优秀范例。新加坡位于热带地区且地少人多,自然环境一方面要求着城市设计以解决人口过多、自然资源不充足的问题,另一方面又为新加坡提供了充足的太阳能源,加上政府和社会各层人士的帮助,新加坡已不再是原先的模样,反而成为全世界都为之向往的“花园城市”。新加坡接近“零污染”的建筑群规划设计离不开数字建筑的帮助,城市规划师和建筑师们利用设备收集城市的各项指标,例如与风、光照、降水、噪音、灯光等相关的各项指标,而后利用软件处理分析数据,实现对于噪声的实时监控。而且监测设备的准确率和效率要明显高于人工。

3.2 智能检测

智能检测技术通常配有分配式范围监测和定位监测系统,以更好地对噪声进行智能化的监测。尽管如此,该项技术自推出以来并没有在各个国家实现大范围的推广应用,也许是因为前期投入成本过大的原因,很多地区城市依然选择采用人工监测方式。智能检测的优势在于,对噪声数据进行收集处理过后,能够通过计算机对噪声进行识别和分类,这样大大降低了监测人员的工作负担,只需要根据相对应的分析结果进行整理,即可实现对于噪声污染的监测工作。如果能在城市中大量应用该技术,监测人员的工作量将会显著降低,而且从长远角度来说,监测成本也可以得到减少。

3.3 CDMAIX信息检测技术

该技术的特点是能够提供可靠性高、快捷的监测数据。依靠该技术,监测数据可以凭借144 Kb/s 的传输速率提供给相关的监测人员。而且该技术的无限IP网络接口协议使用了开放度和成熟度高的IETF,再加上Intranet/Internet 的接入方式,使得该技术能够实现包括语音视频、电子商务等在内的动态业务。

结束语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不断推进,包括噪声污染在内的各种污染肯定会对城市环境造成更大的威胁,对于城市居民的生活、学习和工作造成不便,进而抑制社会的经济文化发展,生态环境也遭受不可逆的打击。所以,政府和社会各层人士应该提高对于噪声污染的管控,工程师们应该重视对于噪声污染监测技术的提高和完善,从而提供更加真实、准确、快捷的监测数据,降低城市对于噪声污染处理的成本,实现城市环境的优化。

参考文献:

  1. 张小三. 城市环境噪声污染与监测技术探究[J]. 低碳世界, 2020, 10(10):2.

  2. 王剑平. 城市环境噪声污染与监测技术研究[J]. 环境与发展, 2022(3).

  3. 张精志. 城市环境噪声污染与监测技术探析[J]. 华东科技:综合, 2021.

  4. 黄宗星. 城市环境噪声污染与监测技术探讨[J]. 区域治理, 2020(4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