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方案设计方法论述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07-04
/ 2

建筑方案设计方法论述

秦伟

江苏中镁工程规划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云南分公司 ,云南昆明 650000


摘要:建筑方案设计是整个建筑工程建设过程中最基础的一个环节,也是最为重要的一个环节。建筑方案设计的质量,对于整个建筑工程实施的顺利性有着决定性影响。本文重点针对建筑方案设计方法进行了详细的分析,旨在提升建筑方案设计质量,促进建筑工程行业的稳健发展。

关键词:建筑工程,设计方案,设计方法


只有掌握正确的建筑方案设计方法,并细化和完善每一个阶段的建筑方案设计,才能够做好建筑方案设计工作,为后期呈现出一座经济、美观的建筑作品打好基础。在所有的建筑设计工作中,建筑方案设计是第一步。只有一份高水平的建筑方案设计,才能够打动业主,并从业主手中拿到设计任务。而且,通过建筑方案设计,往往可以看出建筑师的水平。与施工图纸设计相比,建筑方案设计的难度更大,对于设计人员的专业素养要求更高。另外,在建筑工程的施工建设过程中,工程组织设计方案和施工技术交底是最关键的两类工程技术资料。显然对这两类工程技术资料进行正确的应用,在保证建筑工程施工建设顺利进行方面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但是,在建筑工程项目实施的过程中,建筑方案设计研究的越早,建筑工程项目的成本控制就越容易,建筑工程项目的经济效益才会越突出。

一、建筑方案设计方法

(一)解读和分析设计任务书

在正式开始建筑方案设计之前,需要先对设计任务书进行通读,了解建筑工程项目的设计目标,明确建筑工程的类型、规模以及周围的施工环境。只有对设计任务书中的内容产生自己的理解,并对设计任务书中的规划要点、设计要求以及其中列出的功能关系图进行全面而细致的分析,并做好相应的标记,才能够在正式开始建筑方案设计的时候考虑周全。

但是,并不是设计任务书中的每一句话都会对建筑方案设计工作的开展产生积极的影响。所以,为了保证建筑方案设计的科学合理性,设计人员需要对设计任务书中的必要条件进行明确[1]。一般情况下,必要条件主要包含以下几类:第一建筑工程的用地概况、第二建筑工程的规划设计要求、第三建筑工程的具体组成要素、第四建筑工程的功能流线关系、第五建筑工程的设计要点等。

(二)建筑方案设计的构思与起步

参照设计进程的规律,建筑方案设计需要经过以下几个过程:第一环境设计过程、第二群体设计过程、第三单体设计过程、第四细部设计过程。也就是说,环境设计是整个建筑方案设计的第一步。只有全面、妥善的进行建筑工程总平面规划,才能够为单体建筑设计提供依据。但是,要想保证建筑工程总平面规划质量,需要同时兼顾外部条件因素和内部条件因素。建筑方案设计过程,是将一个建筑形象从模糊变得越来越清晰、越来越具体的过程[2]。但是建筑物有必然会处于某一特定的环境当中。所以,设计人员在正式开始建筑方案设计之前,必须要对该建筑物处于什么样的空间环境中予以全面的考虑,并形成相应的空间概念。只有这样,才能够保证建筑工程总平面设计的科学合理性。

另外,建筑方案设计的进行还需要立足于全局,对各种影响因素进行综合考虑。建筑方案设计是一个动态变化的过程,即前一项设计成果,需要接受后续过程的检验。建筑方案设计,其实还是一个不断解决设计矛盾的过程,只有在每一个设计阶段,准确把握主要设计矛盾,并找出针对性的解决方案,才能够不断的提升设计成果的科学合理性与完善性。

(三)建筑设计方案的生成与建构

1.环境设计与单体设计同步进行

上文提到,环境设计是所有建筑设计的第一步。但是,在建筑设计中,环境设计与单体设计之前存在着十分紧密的因果关系。所以,在对环境设计展开思考的时候,不仅要考虑影响环境设计质量的各种外界条件,还需要对环境条件受到单体建筑设计要求的影响程度进行评估,并及时调整单体设计与环境设计之间的关系,明确环境设计的目标和单体设计的限定条件[3]。在单体设计阶段,也同样需要对环境设计的成果进行考虑,因为这些设计成果正是单体建筑设计的限定条件,是决定单体建筑特色的关键因素。

2.各层平面设计同步进行

针对建筑各层平面的设计,也应当使用同步思维。尤其是垂直交通体系的定位、建筑结构类型的选择以及卫生间系统的配置等,都必须要上层与下层同步进行。另外,针对室内空间效果,也需要使用同步思维,在设计一层平面的时候,要想保证公共空间大厅、大堂的上下空间流通,必须要对其余几层的平面形式、面积等进行同时考虑。只有实现二者的同步设计,才能够通过科学合理的设计调整,达成最终的设计目标。

3.建筑设计与结构选型的同步进行

在建筑方案设计中,建筑设计与结构选型的同步进行,具有一定的难度。一般情况下,在确定了建筑平面设计的功能布局之后,就可以以这一平面框架为基础,创建相应的结构网格体系。只有同步进行建筑设计和结构选型,才能够创建一个合理的结构支撑体系,然后参照结构逻辑进行平面关系的整理,房间面积的调整,进而提高建筑方案设计质量,提升建筑平面与结构系统的协调性,使建筑物中各个方面的平面形态更加科学、合理、有序。

(四)建筑设计方案的优化

解读和分析设计任务书,是为了准确的理解与建筑方案设计的相关要求与条件,进而高质量的开展建筑方案设计工作。在建筑方案设计工作中,需要借助图示思维,在进行建筑功能分析的同时,思考建筑方案中的平面布局。但是,这一思考过程,需要运用徒手草图的方式[4]。因为在思考过程中,设计人员的头脑中会出现各种一闪而过的设计灵感,虽然这一设计灵感可能只是一种分析符号,或者粗线条的图形,但是在设计问题思考逐渐深入的同时,设计人员的设计思路也会越来越清晰。只有及时捕捉到这些设计灵感,并将其以徒手草图的方式呈现出来,才能够帮助设计人员梳理出一条方案设计思路,甚至给出大体的建筑平面功能布局,为后续的设计效率、设计质量的提升打好基础。

二、建筑方案设计的注意事项

为了提升建筑方案设计的科学合理性,在建筑方案设计的过程中,需要注意以下几方面。首先,要以建筑设计师为主导。因为在实际的建筑方案设计过程中,建筑单位领导的主观意见、政府部门的规划要求等,均会干扰设计人员的设计思路,影响其设计理念的正常发挥。为了提升建筑方案设计的科学合理性,设计人员应当对各方面的意见和建议进行综合性考虑,然后借助自身的专业能力进行逐一落实,突出自身的主导作用。其次,建筑方案设计的核心,是通过对建筑潜在信息的分析、整理以及优化,来提高建筑工程的文化层次,丰富建筑工程的使用功能[5]。只有这样的建筑方案设计,才能够突出建筑工程的建设风格,满足使用者对于建筑物的使用需求。最后,针对建筑方案设计,应当使用自顶而下的设计策略,即先从宏观上进行考虑,再对细部设计进行考虑。


三、结语

建筑方案设计,其实就是以专门的设计任务书为参照而编制出来的文件资料,是建筑工程从无到有、从粗到精、从抽象到具体的表现过程。只有对设计任务书进行解读和分析、做好建筑方案设计的构思与起步、生成与建构,才能够为建筑工程后期的施工建设打好基础,才能够实现最终交付的建筑物结构安全、功能齐全、使用方便等要求。


参考文献:

[1]张影涛.建筑方案设计过程中的设计原则及要点探讨[J].绿色环保建材,2021(12):81-82.

[2]杨秀勇.建筑设计方案优化的必要性与对策研究[J].中国建筑装饰装修,2021(12):118-119.

[3]王鹏.论建筑设计方案优化的策略与方法[J].居舍,2020(34):75-76.

[4]黄智豪.浅谈建筑方案设计方法[J].江西建材,2015(01):34.

[5]向慧,张雯雯.建筑方案设计方法研究[J].城市建筑,2014(04):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