园林绿化养护管理在园林绿化工程中的应用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07-01
/ 2

园林绿化养护管理在园林绿化工程中的应用

徐加文

苏州益园绿化工程有限公司

摘要:随着这些年我们国家的环境不断的恶化,为了有效的提升人们的生活质量问题,就对园林绿化的养护管理工作越来越重视。建设完成园林绿地不代表对园林景观已经完成建设,有句话说得好“三分种,七分养”,只有优质的养护管理,才能够使得园林景观呈现出最好的景观效果。本篇文章就是对园林绿化的养护管理工作详细的进行了论述,并且也进一步的提出了怎么才能有效的提升园林绿化养护管理的措施。

关键词:园林绿化;绿化工程;养护管理

导言

随着我们国家的城市化进程不断的深入、使得人口飞速的增加,导致环境越来越恶劣,也使得人们对绿化生态的建设工作越来越重视。绿化能够有效的改善气候环境,起到净化空气以及美化的重要作用。在整个生态系统当中,绿色植物是地球上非常重要的一项组成部分,在整个生命网当中,植物与各个物种之间都存在非常紧密的联系。在当今阶段,我们国家多数的地市都已经对道路、广场以及绿化的基础设施大量的进行建设,对城市生态的环境正在努力的进行改善。

1 园林绿化工程的特点

1.1 综合性

园林绿化属于整体景观环境的一部分,需要在景观项目的指导下进行设计,设计和施工要与地形、园路、广场等部分合作,所以要有一个总体的概念,确保设计的园林绿化是符合城市总体设计的。园林绿化在设计和施工的过程中,需要使用各种各样的理论知识,比如最基本的植物学、美学,以及施工管理与施工组织方法等。园林绿化涉及的方面较多,如果有一环出现了问题,都会影响整个园林绿化的质量。

1.2 长期性

园林绿化一定是需要长期维护与管理的,而且是整个绿化工程最重要的部分。这项工作需要工作人员具备较高的技巧和能力,具体的工作内容也比较烦琐,包括对绿化的整体外观维护,对植物进行保护,定期施肥、浇水等。

1.3 艺术性

园林景观是一种艺术,它为人类创造了一个美丽的生存环境,让人们的生活感到舒适和享受。河岸边柔美的柳枝,道路两边美丽的花朵,池塘里的绿波红莲,处处都彰显着这座城市的文化与底蕴,展示着这座城市的美好。在园林绿化设计中,植物的搭配是非常重要的。

2园林绿化养护中存在的问题

生态园林风景的施工不是一蹴而就的,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工程十分庞大,工期特别长。这就导致施工结果有两个概念:一是在施工过程还没结束后已经完成的施工结果;二是施工过程彻底结束后一个整体的施工结果。当前背景下,无论是施工结果的哪个概念,都面临一个共同的问题:对施工成果的养护不到位。前文已经提到,有的施工过程时间跨度大,对于北方一些冬天漫长、天气寒冷的城市,整个冬天都不能继续施工。这就要求对已经完成的施工结果保护一定要到位。因为一旦保护不到位,施工结果被损坏,就要推倒重来,既耽误工期,又给财政带来了巨大的压力。如果施工完全结束后,对施工的成果保护不到位,后果会更加严峻。因为施工结果是静态的,一旦结束后,施工结果就会融入到居民的日常生活。如果被损坏,就不仅仅是浪费人力、物力、财力的问题,还会影响居民的日常生活,降低居民的生活质量,这与进行生态风景园林建设的初心背道而驰。

3 园林绿化工程的养护技术和管理在园林绿化工程中的应用

3.1 病虫害防治技术及其养护

减少病虫害,这也是为了植被健康生长做出的重要举措。病虫害是贯穿于植被养护技术的始终,一般植被在生长过程中都需要喷洒农药,同时还可以维护园林绿化景观的欣赏价值,农药按照一定的比例进行调配,正确把握农药的剂量和浓度,避免出现适得其反的效果,同时还要对园林进行整体评估,对其发生病虫害较高的区域及树种进行调查,有针对性的应用农药,把握病虫害的生长特点,才能从源头解决病虫害的问题。目前许多城市园林还运用了生物防治技术预防病虫害,减少农药的使用剂量。在昆虫繁殖期园林管理者提前做好预防工作,进行昆虫的消除工作,避免幼虫成长对植被造成不利影响。对于化肥的使用研究学者有不同的观点,部分人认为化肥对于幼苗生长需要对使用次数及使用量进行严格的筛选,过多容易造成树苗生存率降低,过少没有发挥化肥的正常效果。所以要针对所在地的具体情况,分析其应该使用的化肥量。

3.2 灌溉技术及其养护

园林绿化管理期间要对园林的植物生长习性做好充分的调查,不同植被对成长用水需求不同,在同样的生长环境下,植物每个阶段的需水量也存在差异,在降水量较少的季节,需要进行人工灌溉,将各类植被需要的水量提前做好统计,做到不浪费水资源,定期对植物的生长情况进行观察,对比上一季度的生长情况,将各类植物的生长数据保存好,为以后的园林绿化过程养护管理提供理论依据。灌溉时间也需要具体分析,一些植被的生长习性较为特殊,所以在灌溉时要根据当地的气候条件、昼温差大小对植被进行灌溉,在不同时间段植被的需水量不同。

3.3土壤技术及其养护

园林植物生长状态与土壤密切相关,所以在植被栽种前要对所在园林的土壤情况进行分析,这样才能根据土壤条件选择适合栽种的植被。如果有技术条件还可以对土壤条件进行分析,各种矿物元素的占比也会更加清晰,运用科学的数据对各类植物生长需要的矿物元素进行分析,保证植被栽种后可以满足生长所需,为保证植物生长,尽可能提供必需营养,在坑位低层加施肥料,满足幼苗生长前期的需求,经过一段时间后再根据植被的生长特点补充肥料。各地区的土壤不同,所以在引进植被方面要根据实际情况对二者都要进行考虑,选择出在本地区最适合栽种的植被及能够适应土壤情况的植被。

3.4 排水技术及其养护

园林植被的种类不同、生长年限不同,在强降雨时的防洪能力也不同,制定的防洪政策要根据植被的实际情况来制定,包括园林的给排水系统也是防洪系统中的一部分。在地上和地下建立两条排水系统,这样在应对强降雨天气时,多余的水分对土壤冲刷作用减弱,可以在短时间内快速减少水流量,避免出现植被长时间浸泡在雨水里,特别是地势较低的区域,建立完整的排水系统具有重要意义。在降雨多发季节养护人员在管理植被时要加强防范,只运用地表径流的排水方法效率较慢,在长期实践中还建立了明沟排水、暗沟排水等方面,分散排水压力,多余的水分也可以储存起来,在水资源紧缺时派上用场,实现循环利用,让园林的生态效益最大化。

3.5修剪技术及其养护

园林植物在生长过程中,需要及时修剪,这样也会将一些枯枝落叶及时清理,不影响园林景观的整体美感,不同植被的修剪方式不同,比如针叶类植物在修剪时要对垂落枝进行修剪,根据植被的大小和树叶的大小进行适时的修剪,不要影响到行人及交通的畅通,将一些病枝剪掉,给新发芽的枝叶保留充足的生长空间。还可以聘请专业的景观设计师对园林内的植被进行有层次的设计,这样园林就兼顾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可以成为城市的名片,吸引外地游客来到本市旅游,也为本市居民提供了休闲去处,打造园林景观的不同造型,将一些影响正常生长的枝叶修剪,满足植物本身的生长所需。修剪技术也是在城市园林景观建设中经常运用的手段,在提高植物存活率方面有积极作用,将一些老、弱枝叶剪掉才能在维护中减少成本开支,对于植被要进行定期的修剪,才能保证植被按照修剪的形状生长。

结语

综上所述,园林绿化工程不仅发挥着美化城市环境,改善环境污染问题等重要作用,而且在城市居民生活幸福感以及城市形象的提升等方面也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所以,相关部门必须在园林工程建设施工完成后,制定科学合理的植物养护管理措施,切实做好植物定期的修剪以及病虫害的预防工作,同时为植物生长提供充足的肥料和水分,才能充分发挥出园林工程的积极作用。

参考文献:

[1]张榆平.园林绿化工程的施工管理与养护技术探讨[J].居舍,2021(04):140-141.

[2]李聃.城市园林绿化养护管理现状和改善策略[J].现代园艺,2021,44(02):173-174.

[3]任思红.园林施工管理与后期养护在园林工程中的重要性[J].居业,2021(01):153-1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