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服装设计教育与创新人才培养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07-01
/ 2

论服装设计教育与创新人才培养

郑 丹

广州市白云工商技师学院服装系 ,广东省广州市; 510450

摘要: 本文分析了传统服装设计教育中存在的时弊,并从改革教学模式、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三个方面论述了创新人才培养的问题,最后指出要注重创新人才的培养。

关键词:服装设计;教学模式;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创新人才

作者简介:郑丹(1966-),男,江西婺源人, 广州市白云工商技师学院服装系副教授

现代生活方式使人们对着装要求越来越高,都希望通过自身的极个性化着装来展示自我个性,这对设计无疑是一个巨大的新挑战。因此,需要具有现代时尚服装设计意识、现代科学头脑和具有创造性能力的综合性服装设计人才。从20世纪80年代初开始,主要采用传统的、单一的、专门的知识传授型模式,将服装人才的培养完全割裂地划分为服装设计和工程两个方向。这必然导致服装设计与工艺、与管理严重脱节,主要体现在:

1.学生服装知识面窄,缺乏创新能力和综合运用服装知识的能力,学生处于被动学习状态中。例如:每当服装设计课时,学生常愁容满面,感叹所学服装知识太少, 服装文化底蕴不够,从而导致服装设计常常是一个翻版,缺乏灵气和独创性。

2.学生所学服装艺术与技术知识长时间处于与工作岗位脱节状态,不能有效对接,不利于其创造性的有效发挥。长期以来,将工艺与设计割裂开教学,使很多学生虽在制作方面相当熟练,但在创新服装设计方面却显得功底浅薄,而有些学生却无法将服装设计构思付诸实施。

那么,通过哪些具体有效途径、手段和方法,才能完成培养综合性复合服装设计人才的任务和目标?本文试从改革教学模式、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三方面做些尝试性探讨。

从现代社会对服装设计人才的需求来看,建立适应时代需要的新型教学模式必须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确立集服装艺术设计和技术于一体的新教学模式,即任务驱动下的项目化教学。通过对接服装企业集设计与工艺技术于一身的真实工作学习任务。因此, 高等的服装教育应注重培养学生将艺术灵感与现代科学技术相结合的能力,使学生成为具有艺术、技术、市场和管理等多方面知识的复合型新型人才。

2.建立宏观上合作性的、微观上专业分工细的专业教学设置模式;专业平台课加专业方向课的专业课程设置的教学模式。例如:在“服装设计与工程”专业的基础上,采取在第三年分流(2+1)的方式,开设服装设计专攻、服装样板专攻、服装营销专攻、服装管理专攻等专业方向。

3.树立注重培养学生个性、培养探索创新精神的服装教学模式,必须建立在东方精神文化的背景下,培养具有创造性思维和自由个性相结合,而又严谨治学的人才。

二、改革教学内容

1.构建广泛而合理的知识结构

教学内容是培养人才的中介,是教学改革的中心。处在信息时代的今天,新知识、新学科不断涌现而服装样式的更新更短,服装设计的创意与表达及其审美标准也不断迅速更新。因此,设计意识和创造性能力的培养就成为必须。因此,服装教学计划的设置及课程的选择都应建立在市场经济的大背景下。

一、适应时代需要,建立新型教学模式和体系,寻找体现当代人文精神的教学途径,将教学置于一个动态发展的过程中,不断拓宽及更新课程内容。新的教学内容的确定,应该从市场和社会需求中切入,从以往知识窄的专才教育向通才教育发展。例如:服装专业还要增设如电脑绘画、CI策划、服饰包装、市场营销等课程,让学生具备这些方面的技术理论知识并力求扎实和精练地掌握。专业知识应根据职业技术的不断更新而精选。而且,还要特别重视国内外每季的流行主题、流行色及流行面料和辅料等。只有让学生具备追赶潮流的能力,才有可能使他们设计出引领时尚的服装。所以为适应市场的这种多变求新的不稳定性,应引导学生深入社会实践调查考察,及时关注国内外服装发展动态,增强及时进行知识纳新的能力和艺术设计思维的敏锐性。

2.加强学科之间的相互交叉和渗透

21世纪新型服装设计人才必须具备综合广博的知识结构。服装设计是艺术与技术的结合,是形象思维与逻辑思维的结合,因此,只有跨学科学习,才能达到多种知识相互补充与融合的程度。现代社会科学文化的发展呈现出一种网络式的态势,只有与其他学科相互交融,体现多学科知识的交叉和渗透,及时反映科技的革命和革新的新思想、新观念、新成果,才能更有效地促进本学科的发展;也只有切实加强学科之间相互交叉和渗透的工作,才有可能培养出全面发展的创新人才。

三、更新教学方法

1.采用“情境创设”教学方法

“情境创设”是教学艺术的一个方式,它通过创造性地运用各种教学技巧和方法营造一种和谐而灵动的教学气氛,使学生在其中得到全面发展。例如,观摩唐服饰视频,这既直观又活跃课堂气氛,教师再随之点拨,引导学生归纳唐服饰的特征及其制作要领,进一步钻研课程内容,使学生较快掌握相关知识。为了更好地贴近实际、更新知识、解决学与用的矛盾,可以有针对性地创设如下厂参观学习、到服装店作调查、收集资料等大环境,使技术、理论教学与社会实际生活紧密联系起来。“情境创设”可以调动学生探索求知的欲望,给他们以展示智慧的空间,并达到把科学文化知识内化为素质和技能的目的。

2.采用课题研究的方法

指导学生围绕课题把所学知识和技能综合和融化,是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有效途径。课题研究的内容应结合学生自身的学习情况,对某一环节进行调查、研究和实验,应用所学知识技能构思制作服装。部分教学单元可采用与服装企业运作项目结合起来的形式,让学生独当一面,进行服装设计选材,选择表现设计的最佳工艺手段,到具体制作,反复修改调整使学生得到全方位的实际锻炼;教师给予建设性、启发性的指导,这对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极有帮助。

3.重视实践,增强学生的创新能力

实践能客观反映和检验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和运用能力。例如:《服装结构设计》课程中,对学生自己设计的服装效果图应制作成服装,以验证设计作品的可行性和完成度,从中还可以使学生受到启发,增强其创新能力;《工艺》课程中,鼓励学生对某一环节的制作程序多提出问题:是否可以采用其他方式?让学生养成在实践中勤于思考、勇于思考的习惯。教师要加强实践指导,同时要对实践形式和实践时间等作出合理安排,使学生目的明确、动作规范符合标准。

总之,新教学方法注重以启发性思考促进学生思维灵活性、实际技能及个性培养和发展,使学生由被动变为主动参与思考,使学生想学、乐学、善学,懂得学习知识不仅是要能记忆和储存,更重要的是要会灵活运用,而这也正是为了体现服装教学科学性和艺术性相结合的特点。

作者信息:姓名 郑丹,男(1966.12.1),汉族,江西省婺源人,硕士,广州市白云工商技师学副授授,研究方向:纺织服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