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CUS技术与中国煤基能源低碳发展的关系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07-01
/ 2

CCUS技术与中国煤基能源低碳发展的关系

周云宇 1 王帅 2

浙江菲达环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浙江 诸暨 311800

摘要: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我国的气候不断变化,推动了国内外煤炭减排工作的发展,为了有效做好节能减排工作,改善全球气候环境,国家加强了对二样化碳捕集、利用、封存技术(CCUS技术)的应用力度。并研究了CCUS技术的特点,我国煤基能源体系的主要问题和未来发展情况,面临的各种困境等,以此提出了需要进行经济转型、能源改革、气候环境治理等发展策略,以此更好的发挥CCUS技术优势,进一步为明确CCUS技术和中国煤基能源低碳发展关系提供指导,对此本文主要浅谈CCUS技术与中国煤基能源低碳发展的关系。

关键词:CCUS技术;中国煤基;能源低碳发展;关系

引言:

只有把握全球气候变化特点,低碳减排工作进展和现状,才可以为研究和明确CCUS技术与中国煤基能源低碳发展的关系提供依据,才可以有效面对气候环境变化带来的一系列发展问题,能源利用问题。将CCUS技术和中国煤基能源低碳发展工作进行融合,可以促使两者相互促进,在改善全球气候环境的同时,也可以保证我国能源安全和稳定。

  1. 中国煤基能源发展现状和影响因素

我国经济规模不断扩大,能源消费和煤炭消费需求不断增长,煤炭资源作为我国化石能源体系中储量最大的资源种类,在促进我国经济发展,保证能源安全、能源经济性方面都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有着其他能源无法代替的作用。且媒体也是我国工业发展的主要原材料,但是我国媒体资源的开发和利用也会导致一系列环境问题、生态问题、资源问题。进入到现代化,中国面临着经济转型、能源革命、环境整治、气候变化应对等一系列战略性发展问题,而这些问题的解决依赖于能源产业的转型。据相关统计我国也是碳排放量大国,对此能源低碳发展逐渐成为了以上战略问题解决的主要方向,且我国在未来也需要明确自身的能源结构地位,创建清洁煤基能源体系,实现煤基能源的低碳发展,以此有效应对各种压力,解决各种问题。

当前我国煤基能源战略规划合发展趋势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煤基能源产业结构在空间分布上主要集中在西北地区能源资源密集区;第二,媒体转化主要以燃料和原料为主向着电煤比重不断提高的方向转变;第三,煤电装机、煤化工从规模化向着集约化方向发展。以上发展趋势也导致了煤碳排放量的提升,排放源更加集中,也带动了煤炭产业中水资源需求的增长。另外,我国煤基能源体系的未来发展也面临着供给侧改革压力问题,其中水资源的需求增长,碳排放的增加是影响煤基发展的主要因素。在早期我国煤基生产能力和安全问题、运输问题等一直是制约煤能源供应的主要问题,但是在煤炭产业的不断发展下,各种技术装备也不断发展,推动了铁路运输的发展,有效解决了供给侧问题。但是当前碳排放导致的雾霾问题越来越严峻,对此需要加强大气环境的治理,需要积极利用各种先进的低碳排放技术,并优化媒体资源消费结构,重点解决媒体开发利用的污染物排放问题。对于以上问题、解决方向也促使我国煤基能源基地建设不断向着西北地区迈进[1]

  1. CCUS技术的低碳减排潜力和综合效益

考虑到中国煤基能源体系减排潜力大,因此二氧化碳捕集、利用、封存技术逐渐成为全球气候环境治理的主要减排技术和未来发展目标,也受到了国际的关注,一些学者在早期就已经提出了该技术,将作为作为降低大气温室气体浓度的主要方法。且国际能源协会也曾指出该技术是一种低成本、低碳技术的组合体,可以有效降低全球碳排放量,可以有效提高低端能源利用率,促使低端能源利用向着可再生能源减排转变。后期国际上多个国家也大力倡导利用该技术,进一步指明了该技术的重要性和作用,并提出需要在全球推广和利用,对此我国也创建了第一个CCUS技术示范基地,并加强了一系列研究。

CCUS技术的低碳减排潜力较大,将其融入煤基能源低碳发展中可以表现出一定的耦合性,是煤基能源系统中实现碳零排放的主要路径,基于我国对地质封存能力的评估数据来看,可以在渤海湾、松辽、塔里木、厄尔多斯等盆地中创建二氧化碳封存地。这些地方主要集中在西北地区,其封存容量大,可以有效容纳我国一年排出的二氧化碳,可以满足一个世纪的封存需求。但是考虑到我国媒体排放较为集中,因此CCUS技术类型多样、分布广、利用率高,为我国创建煤基能源体系奠定了一定的基础,且随着一系列封存地的创建,我国煤基能源基地也向着规模化、集中化的方向发展。对此,需要将煤基能源基地建设和CCUS技术进行融合,在科学规划、统一部署下可以有效创建二氧化碳输送管网,以此降低二氧化碳封存成本,提高封存效率。另外,考虑到我国当前的煤基发现阶段和国情,我国还需要不断提高CCUS技术减排效益,积极利用综合捕集技术,确保减排综合效益的实现,从某种程度来说,二氧化碳利用是一种商业价值产品,在CCUS技术下可以有效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另外,二氧化碳利用技术在产生各种商业价值产品的同时也可以实现减排效益,其传统的咸水封存技术相比较经济性强,可以有效推动CCUS技术的商业化、规模化发展。以此为二氧化碳封存技术提供科技和经验支持,且利用二氧化碳利用技术也可以降低捕集、运输、封存过程中的成本,促使广大发展中国家有效利用该技术

[2]

  1. CCUS技术和中国煤基能源低碳化转型发展的关系

CCUS技术和我国煤基能源体系进行融合的过程中也面临着技术不成熟、成本高、风险高的问题,但是其自身的特点和作用优势也可以有效适应我国煤基能源未来的发展趋势,他们之间的关系具体表现在几下几个方面:

  1. 拓宽我国煤炭开发和利用空间

促使我国煤炭开发空间向着西北地区集中趋势和二氧化碳排放源、封存场地建设工作需求相一致,以此加强CCUS区域管网建设,推动CCUS的产业化发展,有效发挥聚集效应,在管网建设下,也可以有效满足大规模、长距离的二氧化碳输送需求。随着我国煤炭开发区域地的改变,我国煤基和二样化碳封存场地也会进一步靠近排放源,便于人们更好的规划建设二氧化碳输送管道,最终降低输送成本[3]

  1. 转化我国媒体利用方式

为了进一步满足我国煤电站碳捕集技术的市场需求,提高煤化工二氧化碳高浓度占比,减低捕集成本,需要加强捕集技术研究,充分利用市场优势选择低成本的碳源,促使煤炭转化由燃料向着燃料和原料相结合的方向发展。在我来我国煤电在媒体消费结构的占比会不断增加,考虑到不断增加的捕集技术成本,不完善的碳减排政策等问题,需要推动煤制油产业的规模化发展,以此有效推动我国媒体利用方式的转变。且随着CCUS技术的应用,低成本碳源逐渐向着下游市场转变,有效推动了CCUS技术体系的发展和商业化应用水平的提升。

  1. 结束语

总之,想要实现CCUS技术和中国煤基能源低碳系统的融合发展,还需要科研基地、政府部门、社会、商业领域都不断努力,加强支持,对于科研基地,需要加强研发和设计,提高CCUS技术水平,明确碳达峰目标,将CCUS技术发展融入到煤基能源基地建设、可持续发展战略中。对于政府需要加强财政投入,加强CCUS示范基地的建设,明确两者融合方向,积极借鉴国外发达国家经验,有效解决制约煤炭产业发展的问题。对于社会需要加强和其他行业的合作,以此完善、优化CCUS系统,并加强和国际的合作,在推动媒体产业转型的同时,也可以共同应对全球气候变化。

参考文献

[1] 聂立功, 姜大霖, 李小春. CCUS技术与中国煤基能源低碳发展的关系[J]. 煤炭经济研究, 2019, 35(3):5.

[2] 刘元媛, 陈露露. 碳中和目标下氢能与CCUS技术耦合研究[J]. 能源与节能, 2022(2):3.

[3] 聂立功, Nie, Ligong,等. 气候目标下中国煤基能源与CCUS技术的耦合性研究[J]. 中国煤炭, 2017, 43(1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