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水利工程设计中的问题及优化策略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07-01
/ 2

生态水利工程设计中的问题及优化策略

张慧

新疆兵团勘测设计院 (集团 )有限责任公司 新疆 乌鲁木齐 830000

摘要:在我国经济快速发展的阶段,生态理念与水利工程结合不仅顺应了时代潮流,而生态水利工程的设计有着决定性的作用。社会资源有了保障,人与自然协调发展,实现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二者缺一不可。重新审视生态理念的社会地位,不断创新水利工程建设技术,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原则,我国的生态水利工程必将迈进新的阶层。

关键词:生态水利、工程设计、问题、优化策略

引言:生态水利工程设计是一项极具规范性、生态化、综合性的工作,生态水利工程设计质量,对生态水利工程的社会功能、社会效益及安全性都会产生重大影响。目前,生态水利工程设计虽然处在初级阶段,但相关人员已经意识到生态水利工程设计中普遍存在的问题,并积极采取有效措施加以防范,不但协调好了水利工程与周边生态、社会环境的关系,还确保了生态水利工程投资取得了理想效益。

1我国生态水利工程设计的发展现状分析

1.1生态水利工程设计的规程、规范相对不足和缺失

目前绝大多数水利工程的技术规程、规范是以传统水利为基础编写和制定的,由于历史原因和认识上的不足,部分规程、规范没有生态水利设计的相关内容,或缺乏相关的内容,陆续修订的有关规程、规范补充和完善了相关的内容,但是还是不够完整和全面。城市地段的堤防建设多采用耐久性好的混凝土治理方式,值得广泛采用和推广的生态型河流护岸工程的设计规范,尚未编制;河流生态修复的技术和方法也缺乏技术规范和标准的支撑。

1.2生态水利工程设计的目标和标准难以确定

生态水利工程的基本任务之一是维护和保证生态系统的健康,以实现人类和生态系统的和谐。为了完成这样的任务,在生态水利工程设计的实践中,必须事先确定明确的设计目标和维护生态健康的标准,提出生态水利工程要达到的定量化的指标,但是,目前生态保护和恢复的目标大多还是定性描述,缺乏定性的目标和标准,无法设定量化的目标和标准,因此导致设计的目标和标准仍旧模糊不清或不明确,也无法判断工程能否实现设计的预期目的。

1.3生态水利工程设计技术人才匮乏、高水平的设计不易实现

生态水利工程是水利工程和生态学的有机结合,需要生态水利工程的设计人员不仅具备水利工程设计的知识和经验,还要具备生态保护和生态恢复学的理论和知识。以往的人才培养目标和方向,使两者分属于不同的学科与专业,具有两方面综合知识和设计能力技术人才匮乏,加之生态水利工程的实践活动的经验缺乏,可以参考与借鉴的设计项目有限,难以保证生态水利工程的设计水平和质量。

1.4生态水利工程与原有水利工程设施难以协调运行

在一个流域内,新的生态水利工程可能要在原有水利工程设施的基础上进行改造和优化设计。如白洋淀湿地供水工程、扎龙湿地补水工程、洪河国家自然保护区水资源恢复工程等生态水利工程,均要借助原有水利工程设施,合理科学地配置一些分水工程和蓄水工程对区域来水量进行重新分配或对水的去向进行重新调整等。生态水利工程的介入必然会影响原来水利工程设施的服务对象与功能,如原来工程的防洪排水标准、发电效能、灌溉功能等,甚至会给原有水利工程的安全运行带来一些风险。由于原有水利工程与生态水利工程最为显著的差异是服务目标与功能的差异,因此有必要在开发生态水利工程的同时,对原有水利工程的服务目标与功能进行适度调整。

2生态水利工程设计规划的对策探究

2.1全面提高设计人员专业素养

设计人员专业素养与生态水利工程设计质量息息相关。因此,设计单位需重视设计人员专业素养的提高,以此促进生态水利工程设计水平的提高。首先,设计单位需加大现有设计人员的培训力度,借助系统培训工作,提高设计人员专业素养和综合素质。其次,生态水利工程设计人员招聘时,需设定好门槛,重点检查其素质,考虑考试评估和面试方式检查其设计水平,以此保障设计人员专业素养与工作要求相吻合。最后,设计单位需定期组织设计人员参与业务培训活动,以此提高设计人员专业设计素养。同时,加强设计人员职业道德素质考核,保证其职业素质和专业设计素质协调发展。唯有如此,才能保障生态水利工程设计质量。

2.2注重水体生态系统自我恢复能力

生态水利工程和传统的水利工程之所以不同,主要是因为其能够确保水体的自我恢复。生态水利工程在设计的过程当中,应该对当地的自然和生态环境进行详细的调查,充分的掌握相关的情况,在此基础之上进行相应的设计和施工。只有对当地的自然生态环境的详细的了解,才能够采取相应的措施,尽可能的减少水利工程建设给当地的自然生态环境所造成的影响,从而保证当地的生态环境以及水体可以自我恢复。传统水利工程设计规划只是考虑到对自然河流的单一性实施控制,而生态水利工程的构建实施,要求工程师树立科学的理念,以符合自然变化平衡规律为前提,对水质生态系统要全面性的了解,有足够的意识作为引导。人们要掌握、遵循自然的规律。有效利用这种规律、利用生态系统的"自组织、自主设计"的规律,实现人文科技与自然规律的有机巧妙结合。另外,动态施工构建生态水利工程的同时,要考虑用原有本土、乡土的土壤进行动工,保持自然性。

2.3生态水利工程构建规划的整体性原则

整体性的原则主要是从生态系统结构主体出发,掌握生态系统与各个生态因素的相互作用出发,提出修复河流生态系统的整体、综合的系统方法,而不是仅仅考虑水文系统的修复问题。而且生态水域系统本身随着降雨、水文文化及自然规律的变化的动态系统,如若只考虑修复,生态系统有机环境的大整体不去做以考虑,那么只是暂时性的解决问题,不能根本性的构建生态水利工程,达不到生态水利工程所追求的运用效果。规划设计构建生态水利工程,所存在问题较多,只要考虑到整体的水域系统,有几大环境。才能更好的掌握相关信息,为实施部署的最后落实起到促进作用。

2.4生态水利工程与自然生态环境相结合

生态水利工程的建设与我国的未来可持续发展之间联系密切,更是国家经济发展与社会和谐发展的关键内容。生态水利工程设计环境策略的实施能够带来整个生产系统的革命性变化,随着社会经济的迅速发展,人们对水利工程和居住环境的结合也提出了更高要求。为完善生态水利工程建设后的整个生态系统的可持续性,就需要工作人员在设计理念上,始终贯彻生态水利工程设计与自然生态环境相结合的原则,真正达到人为设计与自然环境的和谐统一。当工程建成后,再通过与周围自然生态环境的融合,给群众视觉上带来一种美感。只有达到全面发展,才能真正的为国家的水利工程发展做出应用贡献。

结束语:生态水利工程对于我国的经济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和影响,因此必须加倍重视生态水利设计过程中极容易出现的问题。一般而言,由于生态水利工程设计而导致的一些问题,对于水质的好坏以及水量的变化都具有十分重要的影响,甚至对周遭的生态环境也会造成极大的破坏,严重制约着我国水利工程的长远发展。

[1]潘疆.生态水利工程设计存在的问题及措施探讨[J].珠江水运,2019(09):15-16.

[2]胡海燕,魏杰.浅谈生态水利工程设计中存在的问题及措施[J].陕西水利,2018(06):273-274.

[3]张亚杰.生态水利工程设计中的问题及优化策略[J].科技视界,2017(27):1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