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玉章和《论气节》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04-03-13
/ 1
吴玉章是始终战斗在时代前列的老革命家,也是以优秀的民族传统道德和崇高的共产主义道德萃集于一身的党中贤哲。时穷节乃见,越是经历困境,身处重围,迎战着各方袭来的恶势力、恶风浪,吴老赤忱的爱国救民之志和长期养蓄的道德力量,就越是光彩照人,熠耀生辉。少年壮志1894年中日甲午之战发生的时候,甫才16岁的吴玉章正在荣县蔡家埝乡下,本“庐墓三年”之制为母亲守孝。吴氏“庆余堂”在荣县是诗书继业,砥行砺节的耕读之家。吴玉章童稚时,就在家学与塾学中,镇日里习孔孟,读经籍,受着系统的儒学之教。14岁时随仲兄永锟到了成都,仲兄因是新科秀才,入尊经书院深造,并决定节省膏火之资将兄弟带入附读,使少年吴玉章能侧身蜀中最高学府,与正引领着时代风骚的时杰俊秀藏修息游,从而心胸一廓,眼界大开。当时在学院任襄校(山长助理)的是著名的经学家廖平,可是他的治学却一变再变,提倡“素王改制”,为与时俱进的爱国士子托古改制开辟道路。当官府指斥廖“离经叛道”时,又有新繁生员吴虞出而为老师辩护,称赞廖平之变是“秕糠郑玄”,真正的通经致用。从乡鄙之地出来,一下置身在这样爱国忧民,关切时务的学术环境中,吴玉章兄弟神情一震,顿感县中那些空谈性理的儒生猥琐迂执,而这...